本刊記者 張博|文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我國各項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政策舉措靠前發力,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消費、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國GDP為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近日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整體疲軟,但中國將是例外,預計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超過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2%,將產生積極外溢效應。
從有色金屬行業來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9%,在26個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行業中居前列。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7282億元,同比增長5.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10.8%。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7.8%。3月份,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628萬噸,增長6.9%。
投資穩定增長保障有色金屬消費。今年以來,我國積極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資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隨著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行業創新發展持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投資增長。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7%,快于全部投資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8%,快于全部投資增長。下階段,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我國還將積極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同時隨著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房地產銷售出現積極變化,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有望逐步企穩。
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有色金屬產業活力。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促進產業升級發展,5G網絡、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展,新產業不斷涌現,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3%,產業技術密集程度穩步提升。同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綠色產品需求擴大,有色金屬工業節能降耗改造增多,帶動作用也在增強。一季度,有色金屬及相關產業如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美歐通脹水平比較高,貨幣政策持續收緊,近期美歐一些銀行流動性危機有所暴露,加劇了經濟運行的不穩定性。同時地緣政治風險猶存,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加劇全球經貿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約依然明顯,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回升基礎還需要鞏固。
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但是我國外貿韌性強、活力足的特點明顯,在各項穩外貿政策作用下,全年有望實現“促穩提質”的目標。一是我國的產業體系比較完整,市場供給能力比較強,能夠適應外需市場變化。二是我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外貿空間。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8%;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進出口增長7.3%,其中出口增長20.2%。三是我國外貿新動能的形成與釋放對于支撐外貿增長的作用逐步顯現。近期,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66.9%。從中長期發展來看,我國目前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正處在消費快速升級階段,有色金屬的長期消費前景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