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羽
2023年6月8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大國有銀行再一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而上一次集體下調發生在2022年9月。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從此前的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2.5%。在六大國有銀行的本輪調整中,存款利率告別“3時代”。
從國有大行啟動的這輪存款“降息潮”迅速傳導到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村鎮銀行。2023年6月16日,本刊記者來到某大型城商行位于上海的一家網點,發現該行2年期定期存款(5萬元起)利率為2.60%,3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85%。另據《北京商報》6月18日梳理發現,包括雷州農商行、惠來農商行、鶴山農商行、新鄉中原村鎮銀行、雅安雨城惠民村鎮銀行、陽城三禾村鎮銀行、扶綏深通村鎮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當下,我國銀行存款利率正步入“2時代”。獨立經濟學者張竹然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央行勢必會調整貨幣政策。當然,央行會適時適度控制節奏,不至于“大水漫灌”或“大手大放”。但利率走低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商業銀行為了維持自身利差的存在,也會持續降低存款利率,未來的存款利率可能會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如何認識金融機構利率下行?資深財經評論家、金融作家羅攀對本刊記者表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方面,降成本、化風險,助力市場主體發展。從國內形勢看,我國經濟面臨著重大調整和轉型升級,從國際形勢看,地緣沖突加劇,全球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美國不斷制造和挑起貿易摩擦。在此形勢下,國內企業發展面臨較大的挑戰。引導金融機構利率下行,將有利于降低市場主體資金成本,化解財務風險,進而實現金融助力企業發展的目標。另一方面,從宏觀儲蓄—投資關系來看,降低利率,將有利于引導儲蓄資金向消費和投資端轉移,從而進一步提振經濟,以獲得更大的發展動能。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居民個人正尋求資產配置的“更優解”。羅攀認為,在優化個人資產配置前,應該正確理解銀行存款和股票、基金、保險理財等產品之間的區別。
“銀行存款和其他投資產品之間是存在顯著差異的,這一點尤其要重視。”羅攀介紹道,銀行存款是唯一保本保收益的產品,這是存款產品的性質決定的。除此之外,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保險理財產品,它們都有風險,收益是不固定的。投資者在考慮投資產品的選擇時,應當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資金性質、收益要求等綜合評估,切不可一味地追求收益而忽視風險。
鯨平臺智庫專家何權津也認為,個人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如股票投資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但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
同時,何權津建議,投資者應注意流動性,如果希望隨時能取出資金,可以選擇流動性較高的投資方式,如貨幣基金等。投資者還應了解稅收政策,不同的投資方式有不同的稅收政策,如股票投資的收益需要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和個人所得稅,而債券投資的收益則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不確定如何規劃資金,投資者可以咨詢專業的理財顧問或投資機構,以獲取更好的建議。
由于定期存款收益回報率持續降低,有的人選擇將部分資產投入到金融產品中。擁有10余年香港及境外財富管理經驗的財經專家李夢認為,個人應根據風險偏好和資金需求來規劃資金。如果能承受一定風險,可以考慮配置合理比例的高收益、中長期的理財產品或者股票、基金等中高風險產品,以達到資產穩健增值的目標。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高股息個股(年度用于分紅的股息較高)開始受到股民的關注。李夢向本刊記者表示,高股息個股在當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其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較高的股息收益率,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收益保障。
羅攀介紹道,高股息個股此前并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究其原因:一是上市公司分紅積極性并不高。按理說,企業在盈利后,就應向股東分紅,但是,有些上市公司不愿意分紅,因為分紅會導致公司現金流出、管理層控制資金減少,或者不利于上市公司進一步開展資本運作。不論何種原因,我國上市公司分紅并不積極。加之相關規定不夠完善,這就導致愿意分紅、高分紅率的上市公司不多。二是有的股民熱衷于賺取價差。在股市投資中,股民的收益來自股息分紅和資本利得(即價差),但目前較多的上市公司不分紅、少分紅,在這種情況下,股民要想獲利,就只能靠炒股價來賺價差,忽視企業真正的分紅能力,最終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反而導致股價異動,也不利于企業發展。
尋求資產配置“更優解”
同時,羅攀指出,從我國上市公司來看,部分板塊和公司分紅并不低。以2022年數據為例,A股上市公司合計派現規模首破2萬億元。2022年股息率超過3%的公司有530多家;在部分板塊里,股息率超10%的公司有7家。他建議股民應更加專注于選擇那些分紅穩定、分紅率較高的企業進行投資,其獲得的收益并不比銀行存款利率低。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王瀅波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高股息股票暗藏陷阱,風險往往在看不到的地方。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是那些效率能夠持續提升的行業,長期而言,這些行業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回報。
李夢向記者分析了高股息個股的優勢和劣勢。從優勢來看,一是穩健回報,這類股票通常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較高的股息收益率,為投資者提供可預見收益來源;二是風險較低,這類股票多數在多領域上有較長的品牌歷史,具備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優勢,經營相對穩定;三是防通脹,長期持有高股息股票能更好抵御通貨膨脹的壓力,有效規避通脹風險。從劣勢來看,一是流動性不足,因受制于機構和大股東的持有量,交易量相對較少;二是收益率下滑,市場的歷史數據表明,有的股票股息率逐漸上升,收益率反而下降。
高股息個股投資選擇的要點有哪些?羅攀認為,在選擇高股息率個股時,應當注意對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發展性進行評估和權衡。一般說來,能夠穩定分紅且分紅率較高的上市公司,其往往是一些成熟型企業。這些企業未來是否能夠得以持續發展,還得取決于行業趨勢及公司自身經營的能力,產品創新、管理能力、人才隊伍等都是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投資者忽視企業未來的發展潛能,只重視其當前的分紅水平,也可能導致后續股價缺乏支撐,出現大幅下降,甚至會面臨退市風險。
李夢表示,在投資高股息個股前,首先應了解公司是否擁有品牌歷史優勢及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其次應注意股息率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以避免公司股息隨著營收下滑而被迫減少。此外,還應注重持倉時間策略,選擇投資高息股票是價值投資策略,建議長期持有,以享受其帶來的穩定現金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