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煒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提出,商業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行業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規范長期護理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等業務發展的通知,并提出了單獨核算的要求。單獨核算可以反映特定保險業務的經營情況,為建立業務長效發展機制提供了高水平的支持。本文對單獨核算的含義進行了介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難點問題,并結合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建議,以資借鑒。
一、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條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真實、完整。這是對公司整體全部業務核算提出的要求,公司必須設立符合法律規定的會計賬簿,不得違反規定再私設賬簿,形成賬外賬或小金庫。現行《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中未專門就“單獨核算”“獨立核算”做出定義或解釋。沿用會計主體的概念,“單獨核算”“獨立核算”一般是針對公司內不同業務而言的,即將不同的業務分開核算,分別反映經營成果。因此,本文分析時不再區分“單獨核算”與“獨立核算”概念。
二、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趨勢
《“健康中國2030”規劃剛要》提出要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點舉措。近年來,商業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行業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規范長期護理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等業務發展的監管政策,并提出了單獨核算或獨立核算的監管要求。
下表整理了近期發布的單獨核算相關監管通知,單獨核算或將成為趨勢。
項目 制度名稱 制度規定
1 《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1〕108號) 保險公司應具有滿足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開展所需要的財務系統,對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實行獨立核算。
2 《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服務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1〕65號) 保險公司承辦長期護理保險項目,應強化業務風險管控,規范產品管理與回溯,注重經驗數據積累,加強經營情況分析,對長期護理保險業務單獨核算。
3 《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1〕57號) 保險公司應對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單獨核算,設立單獨投資賬戶。
4 《關于進一步規范健康保障委托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0〕13號) 保險公司開展健康保障委托管理業務,應當科學合理使用管理費,獨立核算。
5 《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銀保監辦發〔2019〕179號) 保險公司委托商業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產品,應當建立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的財務獨立核算及評價機制,做到新業務價值、利潤及費用獨立核算。
6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銀保監發〔2018〕23號) 保險公司應當對稅延養老保險業務進行單獨核算,單獨出具利潤表等財務報告。
三、保險業務單獨核算舉例及難點分析
(一)保險業務單獨核算舉例
單獨歸集特定保險業務的收入、成本及利潤,反映特定保險業務的經營狀況,實現保險業務單獨核算。按照財政部發布的保險公司報表格式,保險公司利潤表主要項目構成為:
假設一家保險公司只經營兩項保險業務,這兩項業務占用及消耗的企業內/外部資源成本、取得的經營收益等各方面均相同。公司按照會計相關制度編制整體利潤表,對該兩項業務單獨核算并單獨出具利潤表,可按整體利潤表中各項目的50%簡化處理。
(二)保險業務單獨核算難點分析
1.單獨核算具體要求及執行規則沒有統一規定。目前監管體系并未對單獨核算做出明確指引,各公司實際執行時涉及大量職業判斷,可能導致執行差異,影響行業可比性。實現業務單獨核算,最直接的方法是通過“物理”分隔,將需要單獨核算業務相關的人力、財力、物力與其他業務徹底分開。但這類方法在實際執行時難度較大,公司行政管理費用、固定資產、廣告費等往往無法分隔,此外,如果就單一業務的保險資金開展資金運用,因資金體量較小,往往投資收益較差,影響業務發展。因此,實際執行時,一般公司采用的是間接分攤法,將業務納入公司整體,采用分攤的方法得出該業務的收入、成本及利潤,實現單獨核算。該方法不需要對業務經營作出較大的改變,但是涉及大量分攤工作,具體分攤方法的選擇包括了許多保險公司自身的判斷,可能導致各公司之間存在較大的執行差異。
2.保險公司業務經營范圍較廣,成本及收益分攤難度較大。大型金融保險集團業務范圍涵蓋保險、再保險及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多領域。保險業務包括壽險業務、健康險業務、意外險業務及其他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投資領域包括基金、信托、衍生金融資產等各項投資資產。公司利潤來源主要為“三差”:死差、費差、利差。因保險業務類型復雜,對特定業務執行單獨核算,成本及收益分攤難度較大,包括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業務及管理費、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他業務收入、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收支等項目,需要分攤的項目眾多且分攤動因難以確定。
3.保險公司信息化程度影響單獨核算準確性。根據《保險公司費用分攤指引》(保監發〔2006〕90號),費用分攤時,一般將費用分為專屬費用和共同費用。專屬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該業務,共同費用需要通過費用調查等方法分攤確定。實際執行時,保險業務費用分攤可能存在:直接費用和共同費用的認定不夠清晰,共同費用采用的分攤標準不恰當,上級公司管理費分攤至下級公司時不夠準確等問題。保險公司的信息化程度越高,數據顆粒度越細,某項費用更容易判定為直接費用,進而減少共同費用的分攤,提高單獨核算的準確性。
四、關于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建議
(一)明確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處理方法。正如前文所分析,保險業務單獨核算過程中,對于同一項費用或收益,不同保險公司可能存在動因認定、分攤方法選擇的差異,導致得出不同的經營結果。建議行業監管部門出臺指導性規則,發布一些典型案例分析,進一步細化報送要求,明確單獨核算的處理方法,解答一些共性問題,進而減少各公司的自行判斷,增強單獨核算結果的行業可比性。
(二)保險公司應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及加強信息系統建設。成本、收益分攤的前提是基礎數據完整、準確,分攤結果的準確性高度依賴于信息化程度。結合近期的制度,保險業務單獨核算或將成為趨勢,但單獨核算技術方案復雜,實現難度大,面臨的監管檢查風險較高。現代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如ERP系統)為單獨核算提供了便利條件,保險公司需加大信息技術投入,建設一套高效的適合自身的財務信息系統,開展精細化管理,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完善基礎數據的收集、記錄、傳遞、匯總和整理等計算功能,不斷提升成本及收益分攤的準確性。
(三)財務人員應加強對業務及專業知識的學習。為建立一套更加科學、準確、合理的分攤體系,提高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實際應用效果,財務人員首先應注重對保險業務流程的學習,包括產品開發、業務承保等各環節,客觀分析各環節的資源消耗及分攤動因。此外,財務人員應加強關于會計核算、企業財務及成本管理等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職業判斷能力,探索采用作業成本法等管理工具,滿足外部監管及內部管理要求。最后,建議加強與同業公司的溝通交流,積極參加行業研討會議,學習前沿理論和先進的實踐經驗。
五、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的意義
公司按照外部監管機構和企業內部管理要求,開展單獨核算,反映特定保險業務的經營狀況。對公司內部而言,有利于管理層決策分析,制定戰略目標和業務發展策略,確定公司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配置。對公司外部而言,有利于監管機構及時掌握特定業務行業整體發展情況,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政策,促進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