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本周重要會議召開,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隨著穩增長政策加碼,穩健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有助進一步釋放信貸需求;疊加會議提到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包括地產和地方債務等,銀行面臨基本面改善契機,壓制估值因素預計會逐步釋放。
此外,會議明確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針對資本市場發聲超出市場預期,對資本市場發展意義重大。由此,證券、保險等板塊業績預期向好,非銀板塊有望成為受益方向。周五,同花順證券行業憑借7.36% 的日漲幅排名第一。
本周高層會議召開成為關注焦點。此前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市場一直在期待相應政策的出臺;同時A 股市場處在震蕩階段,但有利因素也在不斷積累,比如匯率逐漸穩定,海外加息預期有所減弱等。
宏觀政策方面,會議提及“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預計下半年財政政策有望發力,除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外,下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有望加快。貨幣政策角度,預計下半年降準、降息等有望推出,結構性工具會繼續聚焦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關于地產,首次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上半年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3%,降幅較1-5 月擴大4.4 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降24.3%,竣工面積同比增19.0%。整體看我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短期需求不足的問題,之前房地產市場過熱時出臺的部分政策或將優化調整。
另一方面,會議提到“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籃子化債方案”。今年以來,部分城投債務降息展期,關于地方債務風險存在較多擔憂,成為壓制銀行板塊估值一大因素。隨著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市場對地方債務風險擔憂有望緩解。
此前披露的6 月社融信貸數據亦有所好轉,新增社融4.22 萬億元,高于3 萬億元的市場預期值。6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24 萬億元,同比多增1825 億元。特別是6 月新增居民貸款9639 億元,同比多增1157 億元;其中,新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4914 億元和4630 億元,同比多增632 億元和463億元。居民信貸投放改善,預計受益于按揭提前還款減少和消費貸、經營貸投放增加。
周中,銀行業保險業上半年數據發布會召開,初步統計6 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406 萬億元,環比穩步增長2.3%,同比增長10.5%;上半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3 萬億元,同比增長2.6%,較一季度提升1.3個百分點。重要會議定調積極之后,配套政策落地,銀行板塊基本面有望持續穩定提升。
重要會議后,證監會召開年中工作座談會,強調將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確保大政方針在資本市場領域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其中提到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統籌好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進一步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質效,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等內容,后續更多活躍資本市場的利好政策有望加速出臺,推動證券行業整體盈利改善。
從近期部分券商披露業績預告看,在低基數效應下,預計板塊中報業績將維持較高增速。截至7 月28 日,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有20 只成份股,披露了2023 年半年報預告。其中有19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增速中位數達到80% 以上。
但是7 月市場震蕩影響,成交活躍度明顯回落,截至7 月27 日,單月市場日均成交額僅8271 億元。而證券板塊PB 估值僅為1.34,位居近歷史的14.12% 分位,安全邊際和性價比較高;從配置比例來看,二季度公募在證券板塊持倉比例僅為市場策略2.51%,低配0.67 個百分點,同樣處于極低位置。
此前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推進,全面注冊制、退市機制完善、機構投資者培育、引導長線資金入市等多措并舉,疊加本輪“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開啟,有望為證券公司帶來新一輪的業務發展和機會。資本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市場情緒低位情況下,證券板塊布局機會值得關注。
對于保險板塊來說,此前資產端受累于股市、債市、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的拖累,半年報承壓、市場預期較低。但是重要會議表述分別釋放針對性利好,包括活躍資本市場,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保險資產端全面受益。
負債端來看,據媒體報道,監管近期已窗口指導各家險企,要求7 月底前下架定價利率高于3% 的人身險產品,8 月起新產品定價利率普遍下調,其中普通型和分紅型預定利率上限為3% 和2.5%,萬能型保證利率不高于2%。此前保險公司大量銷售3.5% 定價利率產品,導致負債端成本高企,監管通過下調產品預定利率干預手段,引導行業降低負債成本。
預計新老產品切換,定價利率下調后,8、9 月保險行業負債端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加。但考慮到當前保險公司對于全年業績完成度較高,預計將不會改變全年增長態勢,板塊同樣具備較高投資價值。
(文中基金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