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宜 劉勇權
德國思想家康德在啟蒙運動時期最先提出了“超驗主義”一詞,最初是作為哲學術語使用,19世紀20年代美國興起了超驗主義思想運動,而愛默生、梭羅是超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們認為每個人應重視發展自己的特點,不要被世俗定義。他們還關注自然,認為自然能夠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她清秀美麗,但常常從事農活,可見她柔美的外貌下有著強健的體格和堅定的心志。她在田園生活中自給自足、積極進取、發展自我,表現出與超驗主義相同的特點,塑造出一個柔美和堅毅并存的中國女性形象。
天人合一的超脫意向。1863年,愛默生發表《論自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自然觀。在文中愛默生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認為自然有其自身的靈性,能幫助人們提高道德修養和審美水平。李子柒的短視頻展現出中國田園生活的美好景象,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景,還有人情包含其中,這種天人合一的超脫意向有著超驗主義自然觀的特征。
李子柒的短視頻中展示自然景色的鏡頭有很多,如春意盎然的大山、山間氤氳的云霧等,這些自然場景都為視頻奠定了靜謐和諧的基調。有時,視頻還會展現植物的生長,運用延時攝影技術把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植物生長過程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表現時間的快速流逝,營造出奇異精彩的景象。這樣的拍攝手法不僅起到了敘事的作用,還讓受眾對自然產生無限遐想,生出萬物有靈的感悟。這種對田園環境的展現,讓受眾跟隨鏡頭一同進入這個古樸自然的世界,獲得一種放松平靜的田園生活體驗。
李子柒短視頻中也有很多她在自然中勞作的場景,如在竹林間背簍采筍,爬上樹摘花。在作品《辛夷花酥》中,開場便是云霧繚繞的大山,隨著清脆的鈴鐺聲,馬蹄踏過落花,人物進場,就算處于薄霧中李子柒一身紅色的披風也極為亮眼。她勒馬停下,此時視角變成主角的后方,她側身下馬后拿起竹筐。通過鏡頭的拼接組合,講述了李子柒騎馬到達辛夷花樹林的事件。一個中國古典俠女的形象呈現在大眾眼前,伊人紅妝清影去,馬蹄踐得落花香。在畫面中,人、動物、自然和諧共生,具有天人合一的超脫意向。
沉浸式的敘事風格。超驗主義強調精神或超靈,而梭羅就是一個重視精神思考、不在乎物質欲望的思想家。他減少對物質欲望的追求,認為這樣就能減少干擾,將主要精力花在思考與感受自然上。他曾在瓦爾登湖獨居兩年,以此為素材寫出了名作《瓦爾登湖》。在《瓦爾登湖》中,梭羅專門描寫過聲音,星期日的鐘聲、黃昏時分的牛叫、不同鳥兒的叫聲、樹枝折斷的聲音等,這些再自然不過的聲音都能給他帶來心靈上的滿足,體現出他寧靜致遠的心態和敏銳的感受力。李子柒的短視頻同樣在通過聲音給人歲月靜好的感受,盡管其內容多為普通的日常勞作,但同期聲的融入很容易使受眾沉浸其中,與她一同感受心靈上的寧靜,能靜下心來對生活小事產生更多的思考。
同期聲即同期錄音,拍攝畫面與錄音是同時進行的,這種錄音方法比后期的配音更加真實、自然,也更有現場感。如在作品《種土豆》中,開場便是李子柒在院中切土豆,刀切開土豆砸在案板的聲音與切好的土豆砸在籃子中的聲音清晰可聞,配合著后院的貓狗叫聲,一幅冬日勞作的圖景呈現眼前。同期聲的使用增強了視頻的真實性,傳達出了更多的信息,受眾也仿佛就在李子柒的身旁。如此安排可以引導觀看者將注意力集中到事件本身,增強對生活小事的感受力,讓普通的勞作不再乏味,進而體會到農耕之樂、勞作之美、飲食之道,實現對現實的超越,回歸生活本真。
內容生產題材。李子柒短視頻的主要題材為鄉間的日常生活,包括田間勞作、美食制作、生活用品制作等,可以說衣食住行都是李子柒短視頻創作的素材,以此展現了李子柒自給自足、節儉樸實的生活狀態,構建出一個心靈手巧且精神世界充盈的中國女性形象,而這種反對功利、回歸自然的狀態正是超驗主義所追求的。
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她常常自己制作生活用品,不追求高檔珍貴的原材料,而是注重對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又或者自己從自然中取材。在作品《小被子》中,她從種植棉花開始自己制作過冬棉被,從采摘棉花到彈棉絮再到最后的縫制都由自己親手完成。在《東方生活家》系列作品中,李子柒自己設計服裝并親手染制、裁剪。超驗主義代表人物梭羅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也同樣自己制造家具,親手伐木搭建房屋,他認為人維持健康的生活,其實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其實是很少的,服裝也只需要能保持身體的溫暖舒適即可,他甚至認為花費大量的精力在衣服、床鋪上的那些奢侈的有錢人是在被“不自然的高溫炙烤著”,[1]只有脫離了對物質的追求,才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在李子柒的視頻內容中,美食制作所占比重相當大,在《油菜的一生》系列作品中,李子柒從打菜籽開始,并演示制作菜籽油和菜品的全過程,不僅展示了田園風光,還有很多特寫鏡頭展示了熱氣騰騰的缽缽雞、流油的蛋黃小龍蝦球、鮮亮的油潑辣子等美食。這些美食滿足了人們的“視覺味蕾”,激發受眾的觀看欲,符合中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雖然生活平淡,但李子柒對細節的講究與把控,表現出她內心對于生活獨特的熱情。
此外,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也有許多對山間景色的特寫,林間無名的花朵、后院中種植的玫瑰、山間剛剛生長出的竹筍。這些鏡頭都展現了萬物有靈的自然之美,這也是李子柒短視頻的魅力之一。真實淳樸的視頻內容引發了觀者對鄉間生活的美好想象,沒有過多的修飾,生活本真和自然本真得以真實展現。與城市的繁華擁擠相比,鄉間生活的簡單與原始反而有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意境,無形中迎合了都市人群返璞歸真的愿望,為受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內容生產主體。我國對外宣傳的短視頻一般由國家主流媒體負責,由專業機構拍攝制作,偏向于宏大的敘事視角,主要是展現我國波瀾壯闊的奮斗歷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這在塑造國家形象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新媒體時代,這種敘事視角的弊端也更加突出,比如宣傳內容程式化,脫離個體,沒有趣味性,敘事視角單一,無法激起國外受眾的觀看欲望。
李子柒的短視頻成功走出國門后,自媒體作為內容生產主體開始發展起來。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方式向外發布信息的傳播方式,與國家主流媒體相比,自媒體敘事視角下沉,一般是普通人從微觀視角講訴日常生活,因為自媒體沒有固定的規范和標準,內容由自媒體人決定,所以自媒體給了個體充分的發揮空間。基于此,李子柒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作出了一個又一個內容精良的短視頻。超驗主義強調人的個性,提倡人應該尊重自己個性,不隨波逐流,可以說李子柒的短視頻充分反映了她的個性,她的創作透露著她的真情實感,這充分體現了超驗主義代表人物愛默生在創作上的思想觀點:讓創作回歸靈魂。
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蘊含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小細節中,比如在視頻中常常出現她與奶奶的互動。她們會進行親密的交流,奶奶會關心李子柒,李子柒也經常關心著奶奶,如彈棉絮為奶奶制作過冬的棉被,吃飯時給奶奶夾菜,讓奶奶品嘗新鮮的水果等,這些都是對中華傳統孝道的傳承。視頻內容中祖孫之間的溫馨親情,可以跨越文化與種族的差異,讓海外受眾產生共鳴,甚至聯想起自身的親情時刻。
由此可見,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在堅持主流媒體輸出的同時還應該發揮民間力量,鼓勵民間創作,讓內容生產主體多元化,拓展敘事視角,增強故事的感染力,讓國外受眾自然接受,以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內容生產機制。在新媒體時代,交流已經不止于文本,短視頻中的人物符號、聲音符號等都可以構建起表意語境,促進創作者與受眾間的交流。超驗主義代表人物愛默生將自然作為人的精神家園,提倡人們從自然中學習,[2]這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也多有表現。
從視覺上看,青山、綠水、田園這些場景符號直觀展示出李子柒原生態的生活環境,奠定了其視頻世外桃源的氛圍基調。在李子柒的短視頻中,常出現沒有人物只拍攝風景的空景,再通過蒙太奇的剪輯方式和多角度的運鏡,展現李子柒穿行其中的過程,通過鏡頭的拼接完整流暢地敘述事件。李子柒作為主角穿梭于這些自然風景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呈現的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
從聽覺上看,李子柒短視頻的聲音符號以同期聲為主,除了風聲、動物的叫聲這類自然聲音外,還有她與鄰里的對話聲、勞作時發出的聲音。淳樸的景物與這些不加修飾的聲音,散發出最純粹的鄉間氣息,還原了真實的鄉間場景。愛默生認為美的實質在于道德,而自然是道德和圣潔的化身,他還倡導自然的道德美和人的道德美的有機統一。而李子柒的短視頻通過展現這些鄉間真實的生活場景,使人的道德美和自然的道德美得到了統一。
從人物符號看,李子柒在短視頻中的角色是超越俗見的女性,超驗主義追求靈性自然和個體突破,提倡追求自由,不受傳統規制,而李子柒正是突破了封建時代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這個觀點,她勤勞聰慧但并不柔弱。在作品《翻修池塘》中,李子柒一個人鋸木頭、運石頭,工作量之大讓男性都為之佩服。她的身上不僅有中國傳統女性能干孝順的優良品質,還兼具了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在《東方非遺傳承》系列作品中,李子柒還展示了自己對于傳承文化遺傳所做的努力,進一步體現了她作為“中國女性”的傳統性,這樣一個兼具傳統性與現代性的女性自然讓人欽佩。
保持平和心境,提升精神追求。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劇增,人們愈發渴望回歸自然,向往寧靜平和的慢生活,而李子柒的短視頻就迎合了人們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心理。在視頻中,盡管內容都是普通的生活日常,但李子柒所塑造的傳統與個性兼具的女性形象、故事中所展現的友愛和諧的鄰里關系都打動著觀者的內心,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極大程度地引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
觀看李子柒的短視頻能讓受眾撫平現代生活壓力所帶來的煩躁感,進而培養和提升精神追求,而超驗主義所倡導的發展真實的自我、在自然中尋求精神支柱的觀點正是李子柒短視頻中所反映的主題。李子柒短視頻所打造的積極進取的女性形象正是愛默生所說的“自我培養”,丟掉不良的習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價值觀才是人生奮斗的目標。另外,李子柒還會積極與受眾互動,發表視頻后會在評論區補充視頻內容的制作過程,表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這種創作者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也讓受眾的情感在視頻之外得以延伸。
傳播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超驗主義追求自然的精神價值和道德的審美價值,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李子柒的短視頻通過視覺符號、人物符號、音樂符號等建構出獨特的“古風中國”語境,打造了中國獨特的和諧美、自然美,視頻內容呈現出濃厚的東方意蘊。不僅國內受眾能在視頻中尋求到文化認同感,就連國外受眾也會對李子柒短視頻中淳樸寧靜的生活狀態產生向往,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向往。
李子柒的短視頻為國內受眾展現了一幅田園牧歌的美好生活圖景,受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會觀照自身,達到理念我和鏡像我的統一。鏡像理論是法國精神醫生拉康提出的,他通過實驗發現嬰兒首先要通過鏡子認識“他人”是誰,然后才能對“自己是誰”有所判斷。將嬰兒放在鏡子面前,最初嬰兒會以為鏡中的是“他人”,隨后在“他人”的目光中,嬰兒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將鏡像內化為“自我”。受眾在觀看李子柒短視頻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李子柒所展現的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也會混淆現實與想象的情景,產生鏡像體驗,最終自我意識與李子柒這個角色達到鏡像統一,進而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3]
另外,李子柒的短視頻通過展現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觸發了人類共同的情感。在視頻中,大多是李子柒作為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其中有鄰里鄉親間的友愛交流,也有李子柒與奶奶的相依相愛,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些樸實動人的場景與情感傳達著普世的價值觀,能夠跨越種族與文化,獲得海外受眾的認同。李子柒短視頻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