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數學教材立體幾何中線面角、面面角的定義為例,結合兩道立體幾何高考題,闡述對教材知識內涵進行深度挖掘的必要性.
關鍵詞:高考題;教材;內涵;幾何法;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9-0071-04
收稿日期:2023-04-05
作者簡介:俞新龍(1976-),中學高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
4 教學啟示
高考題以解答對得滿分為原則,但教學卻應該以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為目的.回顧兩立體幾何高考題常規方法的解答過程,無疑給我們數學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4.1 研讀數學教材永遠都不過時
數學教材是師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藍本,大多數知識都是顯性呈現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知識是隱性呈現的,需要師生一起去努力挖掘找出來,雖然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但數學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絕對是不能缺失的,因為“一個專心備課的教師能夠拿出一個有意義的但又不復雜的題目,去幫助學生挖掘問題的各個方面,使得通過這道題,就好像通過一道門戶,把學生引入一個完整的理論領域”(波利亞).上述兩高考題的命題者連續兩年提醒教師,要重視教材知識發生的核心要義,即知識的內涵與外延,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通過同伴互助、教研組協作、專家引領等各種方式認真研讀數學教材.
4.2 數學學習需要跳出題海研究問題的規律性
茫茫題海扼殺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發展,使他們缺少了用自己獨特的解題眼光去解題的機會,十分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獲得.對同一個數學問題,不同水平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最好的方法肯定是明了問題本質、掌握問題規律的獨特方法,但現在學生囿于刷題,無暇思考,缺少了探究問題間存在聯系的能力,也就缺少了發現問題背后所隱藏某種規律的機會.數學的最大魅力就是變化之中往往含有不變性,這才應該是師生著重探究的.
參考文獻:
[1] 俞新龍.數學教師一定要用好教材習題[J].數學通訊,2021(12):43-46.
[2] 童繼稀,周威.一道立體幾何調研題的命制思維與探究歷程[J].理科考試研究,2022,29(19):28-31.
[3] 陳姍姍.多元表征: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路徑:以“一節立體幾何習題課”為例[J].理科考試研究,2022,29(13):22-2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