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從不同角度剖析兩道高考概率題,總結了解答概率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并對新教材人教A版數學必修第二冊概率的教學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概率問題;多解分析;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9-0091-04
收稿日期:2023-04-05
作者簡介:張軍偉,中學高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研究.
5 教學啟示
通過對兩道高考真題的剖析和解答,我們知道破解這類題型的關鍵是突破試題的情境、理解題意,然后建立正確的概率模型,結合概率計算公式,就能順利求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落實好以下幾方面內容:
5.1 依托實例,完善體系
在概率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結合實例展開.教學中應提供豐富的、典型的隨機現象實例,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概率問題,使學生經歷隨機現象—隨機試驗—隨機事件的學習過程,真正搞清楚不同隨機事件的區別與聯系,進而建立對高中階段概率學習的知識體系.體現在解題中,學生往往對試題中涉及的隨機試驗下的隨機事件分析不清楚,不能準確地轉化為相應的概率模型. 因此教學中要加強訓練,使學生積累解題經驗,完善概率認知體系,提高分析隨機現象的能力.5.2 掌握模型,熟練方法
概率的基本性質是概率論的重要理論基礎,它直接給出了概率的計算方法,一是由互斥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直接求,二是由對立事件的減法公式間接求.類型上古典概型的特點是樣本點有限、等可能,相互獨立事件常以概率不變為標志,再結合具體的隨機試驗可以梳理出拋硬幣、擲骰子、取球、比賽等模型.教學時可篩選高考真題講練,引導學生的解題思路——隨機試驗有哪些情形、樣本點是什么、是否有限、是否概率不變,使學生掌握不同事件概率的求解思路以及相關的運算技巧,從而轉化為相應的概率模型進行計算.同時計算較復雜事件的概率,要使學生養成利用二維表或樹狀圖表示試驗結果的好習慣,輔助學生全面地把握題意.
5.3 提煉思想,提高能力
概率是研究隨機現象規律的學科,它為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關注:(1)關注學生審題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與直觀想象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2)滲透培養數學建模能力,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構建概率模型,分析數據,提升學生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重視數據計算,規范學生的解題習慣和思維訓練,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概率素養是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實踐與反思而后逐漸深化形成,于是在教學中需要滲透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學習概率的興趣和提升其概率素養[2].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促進發展學生認識不確定現象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成為善于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曉英.細分析,巧解題:2020年全國Ⅰ卷(理)第19題[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9):34-35.
[2] 李亞瓊,徐文彬.高考課標卷概率統計試題的特點及其教學啟示:基于2011-2020年全國課標卷的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21,30(6):13-19.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