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中,中暑是三伏天特有的季節病。然而現實并不盡然。
以上海仁濟醫院急診就診情況來看,極端高溫下,中暑未出現發病高峰。原因很簡單,知曉極端高溫的天氣預報后,無論個人還是單位都會加強防暑降溫措施,從而減少了中暑的機會。根據臨床觀察,中暑的峰值大多發生在氣溫30℃至35℃(甚至還不到30℃)的悶熱天氣。
眾所周知,熱量的傳遞有傳導、輻射、對流和蒸發等方式??諝馐菬岬牟涣紝w,熱傳導散熱基本不起作用;當氣溫大于體表溫度時,人體向環境的熱輻射基本停止;當環境無風時,對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蒸發作為人體散熱主力軍,當相對濕度大于75%時,也基本停止。而黃梅天恰恰滿足“高溫”“無風”“高濕”這三個致中暑的要素。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