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大寨曾經是中國農村發展變化的典型,是引領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20世紀六七十年代,周恩來三次陪同外賓視察大寨,這是對大寨的關心與支持,表達出他對中國農業寄予厚望。
啟發阿方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
20世紀60年代,阿爾巴尼亞向中國求援,并列了長長的清單。當時中國剛剛度過三年困難時期,面對這份清單,周恩來決定邀請阿國代表團去大寨參觀,讓他們接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教育。
1965年5月21日,在周恩來等陪同下,阿爾巴尼亞政府經濟代表團來到大寨。周恩來一下飛機,就向時任山西省省長衛恒、大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交代,他陪阿爾巴尼亞同志是來接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教育的,要給客人準備可口實惠的“大寨飯”,不許鋪張浪費。
在陳永貴等人陪同下,阿爾巴尼亞貴賓和周恩來首先參觀了大寨展覽館。講解員向來賓詳細介紹了大寨人堅持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貧困的舊大寨建設成為新大寨的過程。展覽館里還陳列著大寨貧下中農梁便良、牛國棟、石桂林等人在舊社會穿過的衣服、蓋過的被子、用過的枕頭、討飯的籃子等實物,周恩來拿起牛國棟一家三代人枕過的一個木枕頭,囑咐攝影的同志把這些實物一一拍下來,用以教育廣大青少年。
接著,周恩來和外賓們參觀狼窩掌、麻黃溝等地。在麻黃溝,得知大寨專門留下一塊沒有修整的地,用于對青年人進行艱苦創業和愛國主義教育,周恩來對此表示贊揚。
中午吃飯的時候,按照周恩來的吩咐,為阿爾巴尼亞客人準備的是大寨的家常飯:玉米面窩窩頭、小米稀飯等當地主食,還有四菜一湯,喝的是大寨自釀的高粱白酒。周恩來香甜地吃著窩窩頭,喝著小米稀飯,滿意地說:“這個飯很好吃。”他在席間以大寨精神為話題,介紹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啟發阿方應走“以自力更生為主,依靠外援為輔”的道路。
在賓主互贈禮品后,阿爾巴尼亞貴賓表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一定要學習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建設自己國家的寶貴經驗。”
把半個窩窩頭帶回去吃
1967年4月9日,周恩來與陳毅一道陪同越南總理范文同等視察大寨。這是周恩來第二次陪外賓來到大寨。周恩來踏上大寨土地,發現大寨山坡上種滿了樹木,梯田整修得更加平整,還修了蓄水池。他由衷地贊嘆道:“變化真快呀,同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大不相同了!”
上山時,陳永貴要攙著周恩來,他怎么也不肯,還意味深長地說:“大寨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寨社員每天挑著重擔子上山,我要用大寨精神參觀大寨,自己走!”
周恩來等人照例到社員家里吃玉米面烤餅、窩窩頭。尤其令人感動的是,周恩來還把自己吃剩下的半個窩窩頭用手帕包起來,裝在衣兜里,準備回去吃。
第三次來大寨,一刻也沒休息
1973年4月23日,周恩來、鄧穎超陪同墨西哥總統路易斯·埃切維里亞·阿爾瓦雷斯和夫人來到大寨。這是周恩來第三次陪同外賓訪問大寨。
在軍民池畔,周恩來指著大寨的七溝八梁一面坡和新農村,向外賓介紹大寨的工程、大寨的變化,講了幾十分鐘。墨西哥貴賓說:“大寨人民的勞動精神是你們國家的榜樣,也是第三世界的榜樣,還是墨西哥的榜樣。”周恩來說:“第三世界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的長處、自己的榜樣,我們要向墨西哥人民和第三世界各國人民學習。”
周恩來這次來大寨,雖然已經得了重病,但他從山上回來后,讓貴賓都休息,自己卻和陳永貴、郭鳳蓮以及大寨黨支部的其他支委談話。午飯后,周恩來又抓住機會,跟山西省革命委員會的負責人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并作了重要指示。那天,周恩來從上午8點半來到大寨,到下午4點10分離開大寨,一刻也沒有休息。
(摘自《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