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謹
摘要: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深入鞏固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地位的現實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基本遵循,致力于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應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為依托全面加強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深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深入總結和運用好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歷史經驗,大力培養適應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馬克思主義政黨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3)02-0016-08
基金項目: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建設創新型執政黨研究”(17YBA040)。
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必須深入解答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長期執政建設,對共產黨執政規律進行深入探索,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要堅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1]62,并對新時代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概括了“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2]26。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3]63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時代課題和長期歷史任務,探究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主要緣由、目標要求和路徑選擇,對于我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勇氣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奮力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其緣由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取得的根本成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主張走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積極探索,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二十大報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列為十年來我們經歷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取得的根本成果。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只有深入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才能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使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關系比以往更為緊密,在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四者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只有建設好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確保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才能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根本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還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首要內容,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只有不斷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才能有效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
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3]70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不僅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而且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和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存在緊密聯系,對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在新時代新征程的集中體現,“五個必由之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鞏固長期執政地位與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的深刻把握。只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確保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前進。
(二)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鞏固執政地位的現實要求
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是執政黨建設的根本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建設歷史,就是一部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探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解決了當時影響黨長期執政的各種問題,從而不斷鞏固了黨的執政地位。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更好鞏固了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所概括的“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2]26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來看,長期執政是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關鍵詞。探索和回答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直接目標是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奮力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是要有效解決影響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各種問題,不斷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
建黨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走過了光輝的歷程,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使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國際影響力在不斷增強。然而,時代發展會不斷提出許多新課題,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依然會不斷面臨各種風險和考驗。只有持續加大力度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使黨經受住各種考驗,確保黨長期執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奮力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有效解決了影響黨長期執政的突出問題,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黨內政治生態明顯改善,獲得全國人民的廣泛贊譽,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更加牢固。但是,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黨內仍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存在影響黨長期執政的各種問題,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永遠在路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過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我們解決了黨內許多突出問題,但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3]63-64只有積極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成功經受這些考驗并有效克服這些危險,從而有效化解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此外,在新時代新征程,黨內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比如,“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3]14只有持續加大力度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深入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為黨在新時代新征程長期執政掃除障礙,持續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
(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的社會條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使我們日益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過程,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歸結為黨百年奮斗的鮮明主題,對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和總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已充分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才能順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3]63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途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3]22黨的二十大報告還特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3]22,并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第一條。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式現代化得以成功推進和拓展的根本保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安排是“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24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安排的順利實施,才能戰勝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六個重大原則之一,強調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3]27-28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任重道遠。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只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使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領導核心,才能更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3]64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蘊含著新時代黨的建設目標,即“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1]62這個黨的建設目標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問題,為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指明了目標和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黨
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3]15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就是要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長期執政的黨,必須是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一個不先進的政黨,很難獲得執政地位,即使取得執政地位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執政績效,更不可能長期執政。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過去能長期執政,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保持了自己的先進性,走在了時代前列。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黨,使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進性,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顯著優勢。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還必須具有高超的執政能力。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應是執政能力高超的政黨。一個黨要長期執政,就必須擁有高超的執政能力,否則,就不能有效履行執政使命,就不可能鞏固執政地位,更談不上走在時代前列。黨只有執政本領高強,才能鞏固執政地位,才能確保長期執政。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應不斷提高黨的長期執政能力。
(二)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的黨
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人民衷心擁護的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1]61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鮮明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人民是社會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三個務必”的第一個,強調全黨要堅守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人民選擇的結果,人民的衷心擁護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底氣。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黨就會一事無成,就可能失去執政地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準確把握人民與江山的關系,切實把人民作為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力量源泉,切實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人民始終衷心擁護的黨,不斷夯實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
(三)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勇于自我革命的黨
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勇于自我革命的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3]14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重要保障。只有堅持自我革命,才能有效解決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也曾經犯過錯誤,但中國共產黨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糾正了錯誤,使黨執政回到了正確軌道,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輝煌的詩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致力于建設清正廉潔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切實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獲得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廣泛贊譽,深入鞏固和加強了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勇于自我革命的黨,深入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永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為黨長期執政打下堅實基礎。
(四)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黨
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黨必然面臨著各種風險的考驗。如果黨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就可能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長期執政,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具有高強的應對風險能力,任何困難和風險都沒能把黨壓垮。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在成功應對各種風浪考驗中更加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支持,不斷鞏固了黨的執政地位。當今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3]26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黨,使中國共產黨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帶領全國人民戰勝各種風浪考驗,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五)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朝氣蓬勃的黨
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朝氣蓬勃的黨。保持蓬勃的朝氣,是黨長期執政的必備條件。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長期執政,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了蓬勃的朝氣。保持蓬勃的朝氣,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1]70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完善管黨治黨體制機制,把黨建設成為始終朝氣蓬勃的黨,使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永葆生機活力,以良好的風貌和精神狀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一)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為依托全面加強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蘊含著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即“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1]62。這個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重要作用。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為依托,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一是要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優化黨內政治生態。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3]64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黨長期執政提供良好條件。二是要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點開展思想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組織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3]65要加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充分發揮這一思想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引領作用。要持續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積極增強黨性,自覺踐行初心使命,為黨長期執政提供良好思想條件。三是要深入推進黨的組織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3]66黨的干部是黨執政的骨干力量,要確保黨長期執政,就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按照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把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為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良好的干部隊伍支撐。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切實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黨長期執政夯實組織基礎。四是要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3]68要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決反對“四風”和其他一切不良習氣,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為黨長期執政掃除作風障礙。要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確保黨取得實實在在的執政績效,以執政實績取信于民。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黨執政全過程和各方面,使黨執政的過程成為更好維護人民利益的過程。五是要深入推進黨的紀律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督促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對違反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3]68要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確保全黨步調一致,為黨長期執政提供政治紀律約束。此外,還要加強其他方面的紀律建設,為深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創造良好條件。六是要深入健全黨的各項制度。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依靠健全的制度。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積極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推進黨的執政體制機制創新,完善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為黨長期執政提供可靠保障。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保障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順利進行。七是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2]32-3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姑息。”[3]69要堅持以零容忍反腐懲惡,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健全反腐敗制度體系,為黨長期執政消除嚴重隱患。
(二)持續解決好大黨獨有難題
深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是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途徑。2023年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用“六個如何始終”對大黨獨有難題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明確概括。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深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緊緊圍繞“六個如何始終”來展開。一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獨有難題。要深入引導全黨增強黨性,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供堅強的黨性保障。要深入引導全黨大力踐行“三個務必”,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要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并提高該制度的執行力。要堅決防止出現黨脫離群眾、忘記初心使命的危險。二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這一獨有難題。要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既充分發揚民主,又堅決維護集中。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高度統一。三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這一獨有難題。要繼續堅持以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大力提高黨的長期執政能力。要不斷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并全面、系統、整體地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要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領導能力。四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這一獨有難題。要大力解決一些黨員、干部斗爭本領不強、擔當精神缺乏、實干精神不足的問題。要引導全黨堅持艱苦奮斗,堅決反對驕傲自滿、不思進取。要在全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五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這一獨有難題。要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使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和妥善解決。要堅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充分發揮其對發現和解決黨自身存在問題的利器作用。六是要深入解決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一獨有難題。要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堅決執行黨章規定,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要大力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以優良的黨內政治文化涵養黨內政治生態。
(三)深入總結和運用好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歷史經驗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百年光輝歷史,具有長期執政的歷史經驗,這些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大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經驗,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入堅持和借鑒。一是要充分運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主要有十條,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十條歷史經驗,為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了重要遵循。這十條歷史經驗體現了黨對長期執政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科學把握這十條歷史經驗,能使我們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對新時代新征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深刻啟示。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充分運用這些經驗。比如,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要通過加強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持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又比如,要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再比如,要堅持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3]16要積極推進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執政理論,更好地為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理論指導。另外,要堅持黨的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內的精神大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二是要深入總結和借鑒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執政建設具體經驗。首先,要深入總結和借鑒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執政的具體經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跳出歷史周期率進行了積極探索,并適應黨執政的需要號召全黨大力學習執政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堅決開展反腐敗,堅持黨的根本宗旨,為黨長期執政積累了初步經驗。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注意總結和運用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執政的歷史經驗。其次,要深入總結和借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執政的具體經驗。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對長期執政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比如,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積極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強調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培養合格接班人,等等;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積極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實行依法執政,等等;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大力推進執政理論創新,等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總結和運用好這些黨長期執政的歷史經驗。最后,要深入總結和借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執政的新鮮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新的經驗。比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等等。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積極總結和運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黨執政的新鮮經驗。當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也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對我們新時代新征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同樣具有重要啟示,需要我們深入總結和借鑒。
(四)大力培養適應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推進。從黨的長期執政歷史來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斗的結果。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共產黨對長期執政和黨的建設進行初步探索,為后來黨長期執政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長期執政和自身建設進行接續探索,深入加強了黨的自身建設,推動了黨長期執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長期執政進行了新探索,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和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進一步鞏固了黨的執政地位。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這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問題。”[5]他還將培養接班人視為百年大計,強調“要注意培養人”[6]380,“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6]380。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2]74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把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作為年輕干部培養的重要途徑。”[3]67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積極培養合格的接班人。要著眼于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干部,教育引導青年黨員在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要通過大力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為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強大的后備軍,確保黨長期執政,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總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國家之福、民族之福、人民之福。建黨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執政成就。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黨要積極投身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大力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積極探索黨長期執政的規律,不斷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韋榮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