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川
(新疆灌溉排水發展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農田水利工程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可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維護農業生態平衡、增加農民收入等層面。同時,通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可以有效保障飲水安全、排澇泄澇,以及改善水土情況,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節能灌溉技術在保障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揮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節能灌溉技術應用,科學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能力,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和提升用水效率,將有效促進我國更好向前發展,推動農村走現代化建設道路。
節能灌溉技術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在農田生產中,通過合理運用節能灌溉技術,并對此進行科學監測,可以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用節能灌溉技術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2方面。
農業生產需要足夠的水資源予以保障才能實現農作物產量的提升。相比傳統灌溉技術,節能灌溉技術的優勢可以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傳統灌溉技術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而過度強調節約用水則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因此,在遵循農作物生長規律的前提下,通過節能灌溉技術與傳統灌溉技術相結合,可以減少水資源浪費,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從而有效地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保障農業質量和產量。
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合理應用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優化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2]。節能灌水技術是對農村地區現有水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利用,可以有效減少灌溉用水的無效損耗。節能灌水技術兼具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多重效益。應用節能灌水技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氣候、水文循環、地表水環境以及地下水環境等多方面。以對氣候、水文循環等的影響為例,通過采用節能灌溉技術可以增加區域土壤的濕度,提高土壤熱容量,如在夏季借助節水灌溉可以較好地降低溫度,改善濕度,保護農作物;通過采用節能灌溉技術可以合理調節水資源,幫助改善局部水文循環情況,如結合豐水期和干旱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灌溉策略,豐水年份采用較少的水量,不僅可以減少水分過分蒸發,也可以防止土壤沼澤出現鹽堿化問題,干旱時選擇合適的灌溉策略,以較少水量緩解干旱問題和農作物缺水問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總之,合理的節能灌溉技術應用策略可以保護和改善水體質量,促進水資源循環能力提升,利于優化生態環境。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用節能灌溉技術,有效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而要合理應用節能灌溉技術,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不同區域農田種植類型、水資源分布以及用水需求等存在差異。在采用灌溉技術時不可一刀切,需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情況靈活選擇合理的灌溉技術。
2.1.1 加強對區域內農田實際情況、水資源分布進行調查
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要想更好發揮節水灌溉技術的價值,就要從當地實際地理環境情況出發,應用和推廣適合的節水灌溉技術,從而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實際分析當前區域灌溉情況,了解水資源利用是否合理,對于不合理情況要進行水資源分配調整,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相關部門應在充分了解水資源分布和農田實際情況基礎上,針對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節能灌溉技術,明確灌溉目標,核算灌溉成本,以科學的數據做支撐,科學合理開展節水灌溉工作,確定選擇的灌溉技術,通過充分運用灌溉技術,實現灌溉集約化。因地制宜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前,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區域土壤類型和特點,從而選擇最佳的節水灌溉技術,能提高節水灌溉效果和水資源利用率;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經濟情況,因此要從當地實際經濟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
2.1.2 充分考慮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點
每種農作物都有其自身生長特點,對水資源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在推廣節能灌溉技術廣泛應用時,要從不同農作物的自身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節能灌溉技術,從而體現出節能灌溉技術的價值。發揮高效節能灌溉技術的作用不僅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而且利于促進農作物健康成長。水稻生長需要大量水資源,因此,面對如水稻這種需水量大的農作物時,要選擇合適的節能灌溉技術,從而使農作物在灌溉到位的情況下,還能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有些農作物需水量較少,如花生,當對這些農作物進行灌溉時,可以延長灌溉的時間間隔,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農作物良好生長。
2.1.3 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
靈活選用灌溉技術可以滿足農田的灌溉需求,同時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其中,噴灌技術主要是利用管道壓力將水送至噴頭,再通過噴頭將水灑向農作物,使農作物能夠均勻接受灌溉,促進了農作物生長,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取得較好的灌溉效果。滴灌技術主要是利用低壓管道對灌溉水進行轉換,水滴緩慢滲出,在這個過程中對農作物的根部進行澆灌,避免造成地表水分流失和土壤破壞,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微灌技術是一種新的灌溉技術。微灌技術在于灌溉周期較短,能使用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當給農作物施肥時,使用微灌技術能使肥料和水分進行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植物根部。此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灌溉節水技術也日漸成為一種有效的節能灌溉技術。這種灌溉技術主要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農田灌溉和地理信息技術等相結合,使灌溉變得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4]。在開展農田灌溉工作時,就能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判斷農作物是否需要灌溉,需要灌溉的水量,進而科學合理開展灌溉工作。
要充分做好節水灌溉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使節能灌溉技術發揮出最大作用,可以從前期建設和后期管理2方面出發。具體應注意3方面。
2.2.1 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人員開展節能灌溉技術培訓
節水設施建設完工后,相關工作人員要將節水技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內容交接給使用者或管理者,并指導其在今后更好地開展維護管理工作。節水灌溉設施的養護工作需要一定的專業性,這就要求對養護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真正將養護工作落實到位。制定關于養護的相關規定,規范養護方法,完善配套的上報制度,當節水設施出現重大問題時可以按制度及時上報處理,避免造成節水灌溉設施不能發揮其作用的問題出現。
2.2.2 突出農民在節能灌溉基礎設施管護中的重要角色
要充分發揮農民在節水灌溉設施養護和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積極加入到養護隊伍中去。農民在對節水灌溉設施進行養護過程中,會更加了解節能灌溉技術的重要性,從而使其更好接納節能灌溉技術,形成對節能灌溉技術的正確認知。
2.2.3 注重先進技術在節水灌溉基礎設施維護中的應用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實現對其運行情況的有效監控。如,通過泵站遠程監控系統,可以達到實時監控的目的;同時,監控系統具備了泵站自動控制、遠程監控、實時報警等功能,達到了無人值守,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的目的。又如,通過建立信息化監控中心,精準化監控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監控地區水資源管理終端,收集相關灌溉數據,從而了解每個地區不同作物在相應灌溉模式下的灌溉需求,從而更好地開展后續灌溉工作。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通過加大在節能灌溉技術推廣和應用層面的投入,可以充分發揮節能灌溉技術的作用,具體而言,應從如下幾方面加強投入。
2.3.1 加大維護資金投入
節水灌溉設施的維修與養護需要一定的資金做支撐。就現狀來說,沒有充足的資金用于節水灌溉設施的維修與養護中,政府要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促進節水灌溉設施維修與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區域水利局可以就當地節水灌溉設施養護工作的實際情況成立專項資金,專門應用于對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維修與養護中,從而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保障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完好;政府可以通過與社會組織等開展合作來吸納資金,投入到節水灌溉專項資金中去。政府可以就當地農田水利工程實際情況拓展專項資金來源,通過不同形式的合作,廣泛吸收資金,還可以充分發揮分級稅收政策的重要作用,使政府財政負擔不斷降低[2]。
2.3.2 加強示范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目前,節能灌溉技術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主要原因是沒有對節能灌溉技術進行廣泛推廣,導致節能灌溉技術并未深入人心。因此,為了提高節能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要加強示范工程建設,從而更好地推廣節能灌溉技術。在開展示范工程建設過程時,要選擇合適的地址,可以選擇極度缺水的農業地區,也可以選擇經濟發達的地區,利于促進示范工程更好開展建設,充分發揮節能灌溉技術的重要作用。確定工程建設地址后,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開展示范工程建設工作,還要注意在節能灌溉技術使用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節能灌溉技術的重大價值。此外,在實際開展灌溉過程中,要合理規劃灌溉時間和灌溉量,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2.3.3 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
節能灌溉技術在我國之前的部分水利工程中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建設節能灌溉技術時動用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建設完成后卻沒有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和維護,導致節能灌溉技術沒有得到有效應用。為了改善這一情況,要制定科學完善的節能灌溉技術相關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要從實際出發,明確管理標準,從而制定出可實施性強的管理制度,有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做保證,不僅能更好促進節能灌溉技術的應用,還能提高節水灌溉管理工作的效果;在管理制度制定后,要明確各制度的執行人,從而真正將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指導管理人員科學開展工作。
2.3.4 加強節水灌溉類人才的培養和投入
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節水灌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制定現代化人才培養制度,從而更好地培養節水灌溉人才,促進節能灌溉技術的應用。水利單位要從本區域實際灌溉情況出發,制定與實際相符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大對節能灌溉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從而提高節能灌溉技術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擴大節水灌溉人才隊伍;要通過多種形式的節能灌溉技術培訓,如講座、實際操作培訓等,提高灌溉人員對節水灌溉的科學認知,提高其專業性,從而更好地節約水資源。
科學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是促進現代農業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靈活選擇合理的灌溉技術,加強對節水灌溉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以及加強節能灌溉技術配套投入等措施的有效落實,可以進一步加強節能灌溉技術應用,科學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能力,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和提升用水效率,從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