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腦卒中,民間俗稱“中風”,有些人認為,腦卒中患者應多臥床靜養、少活動。殊不知,這種靜養可能會影響患者偏癱肢體的功能恢復,甚至出現肌肉萎縮或者關節僵硬。及時的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肢功能。那么,患腦卒中后康復時機該如何把握,又要進行哪些康復治療呢?
輕型患者72小時內就可做康復治療
腦卒中后什么時候可以開始進行康復治療?一般在患者病情穩定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康復治療。什么是病情穩定呢?是指患者的體溫、血壓、心率等這些生命體征穩定了,癥狀和體征也不再進展了。有一些輕型的腦卒中患者,發病72小時內就可以開展康復治療,大多數患者在兩周內可以進行,而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則需要延緩康復治療開始的時間。患者開始康復治療的具體時間,建議和醫生溝通確定。
需要提醒的是,康復治療的同時仍然要進行藥物治療。隨意停藥,可能造成病情控制不佳,甚至導致腦卒中復發。
康復項目選擇應因人而異
康復治療的內容包括對腦卒中直接引起的功能障礙的治療和腦卒中并發癥的治療。不同患者疾病出現的位置不同,遺留的功能障礙也不同,具體的康復治療項目要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主要功能障礙包括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言語和語言障礙、吞咽障礙、大小便排泄障礙、心肺功能障礙等。醫護人員會對患者進行系統而全面的康復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開展針對性的康復治療。
具體的康復措施包括良肢位正確擺放,促進肢體活動,進行坐立位平衡訓練、語言訓練、吞咽訓練和認知訓練等。中醫針灸和按摩治療對腦梗死后康復也有很好的療效。近些年來,神經調控技術在康復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此外,腦卒中后主要的并發癥有骨質疏松、肩痛、肩手綜合征、壓瘡、肺部感染、體位性低血壓、下肢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等。常見的預防措施是逐漸抬高床頭坐起、協助患者翻身、排痰、應用彈力襪和肩吊帶等,并發癥嚴重的患者還需要藥物治療,甚至需要暫停康復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康復治療需要患者本人、家屬和看護者、康復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共同參與,尤其鼓勵患者和看護者參與其中,了解康復治療的目的,配合康復治療方案,爭取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
康復治療可以分三級進行
我們國家倡導的是“三級康復網”:
一級康復是指在急診或神經內科進行的早期康復治療。前面提到,有些輕癥患者在發病72小時后就可以開始康復治療,這時候患者的病情還在急性期,可以從床旁康復訓練開始,逐漸過渡到離床康復訓練。經過急性期階段的治療和康復訓練后,有些患者恢復較好,沒有后遺癥,或者癥狀很輕,給予一定的出院指導即可直接回家;而仍然遺留明顯功能障礙的患者,需要轉入康復機構進行治療。
二級康復是指患者在康復病房或康復中心進行的康復治療。大多數二級、三級醫院設有康復科室,每個地區還設有專門的康復中心。患者出院后,可以及時聯系康復病房或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康復治療后,根據患者的康復效果,確定是否進入三級康復。
三級康復是指在社區或家庭內進行的康復治療。現在很多社區醫療機構有康復設施,患者可以每周到醫療機構內進行幾次康復訓練,接受康復專業人員的指導;也可在家庭內根據康復專業人員的建議進行家庭支持和改造,在日常生活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
腦卒中后如何控制危險因素
腦卒中后一定要重視危險因素的控制。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按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監測血壓、血糖,還應每隔1~3個月到醫院復診,檢查各項指標控制的結果和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一般建議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要注意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要測,糖化血紅蛋白要控制在7%以下,部分患者要控制在6.5%以下。除了以上常說的“三高”,還有一種危險因素容易被大家忽視,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人睡著之后,鼾聲如雷,打鼾的過程中會出現突然“不喘氣”了,間隔一段時間后又開始打鼾。這就是典型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也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這類患者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睡眠呼吸監測,接受醫生專業的建議,根據病情可能還需要使用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