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海
摘要:新鄉賢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以往對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邏輯的研究還不夠。本文依托嵌入性理論分析了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理論邏輯,并通過引入Z鎮案例,對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邏輯進行了探究。通過分析得出,高嵌入性新鄉賢有助于實現鄉村振興。鄉鎮政府要充分發揮新鄉賢作用,從營造情感、搭建平臺、打造項目幾方面形塑高嵌入性新鄉賢,提升其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效。
關鍵詞:嵌入性理論;新鄉賢;鄉村振興;邏輯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泵鎸Ξ斍班l村振興人才缺失的境況,新鄉賢作為有能力且有意愿的參與主體,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2015—2018年,中央 “一號文件”都強調要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2018年頒布的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中也再次提及要積極發揮新鄉賢作用。由此可見,新鄉賢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國家層面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此外,學界也對于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展開了深入研究,有學者對鄉村振興進程中新鄉賢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如高萬芹 “按照新鄉賢是否在場和是否精英將其劃分為在場精英鄉賢、不在場精英鄉賢、在場平民鄉賢和不在場平民鄉賢四類。”[1]吳莉婭闡釋了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認為 “新鄉賢能夠提供資金、人才、信息、技術、文化、組織等資源,以解決鄉村振興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窘境。”[2]還有學者分析了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兩種不同模式,并認為這兩種路徑都能有效推動鄉村振興,但其內在邏輯和發揮作用的基礎卻有所不同。[3]付翠蓮和張慧則分析了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面臨的內源性動力不足、制度保障體系不順以及參與目的遭受質疑等困境,并從制度法律法規、搭建交流平臺以及健全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紓解建議。[4]
綜上,學界當前對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研究視野廣闊,角度深入,為后續展開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但當前研究仍有薄弱之處,如對于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邏輯考察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诖?,本文依托嵌入性理論分析了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邏輯,并通過對Z鎮的實際案例進一步分析了其實踐邏輯,以期豐富對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有關研究。
一、理論邏輯
(一)嵌入性理論及其基本維度
“嵌入”被用來描述兩個事物 (包括社會結構、觀念要素等)相互銜接與互動的過程,或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狀態。[5]嵌入性作為一種關系性概念,其最先是由卡爾·波蘭尼在其 《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一書中提出,用于分析經濟活動與社會的關系。隨后,嵌入性理論集大成者格蘭諾維特將嵌入性理論進一步豐富,認為 “行動者并非孤立在他們的社會脈絡之外做出決定,相反,他們有目的的行動背后的意圖嵌入在社會關系具體且不斷發展的系統中?!盵6]因此,嵌入性理論認為人類的經濟是浸沒在其社會關系之中的,反映著一個或多個相互關聯的事物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描述相關主體之間關系的理論范式。
有關嵌入性理論的維度,格蘭諾維特基于其社會網絡研究,將中觀層次的社會網分為關系性嵌入、結構性嵌入和時間性嵌入三個層次。[7]格蘭諾維特認為:“關系性嵌入指的是一個人與特定他人的關系本質,……,這種嵌入對個人經濟行動具有強大而直接的效果?!盵8]關系性嵌入基于雙方之間的需求和目標,強調雙方基于互惠預期而發生的雙邊關系。在格蘭諾維特看來,結構性嵌入指的是一個人嵌入的網絡的整體結構對個人所施加的影響。結構性嵌入對所嵌入的組織有著更為微妙和間接的影響,它強調社會關系網絡的整體功能,其涉及范圍要比關系性嵌入更大。對于時間性嵌入,格蘭諾維特認為人們并非每天都更新記憶,而是通過自身認知能力將過去的一些細節儲存,當日后再和特定對象打交道時,能夠從過去得到的共同理解與感情開始。即是說,時間性嵌入能夠通過歷史感情達成現實關系網絡的形塑。這三個層次也成為嵌入性理論框架分析的經典維度。
(二)邏輯呈現
作為一種關系性理論范式,在鄉村振興場域下,新鄉賢的嵌入性實質就是指新鄉賢與村民、村兩委及村莊等多元主體之間的聯動關系。新鄉賢的嵌入維度在鄉村振興場域下也就演變為通過交往性嵌入、結構性嵌入以及情感性嵌入等維度來實現良好嵌入。交往性嵌入意指新鄉賢與村民群眾的有效聯系,新鄉賢的交往性嵌入越深,與村民的關系就越緊密,越能夠獲得村民群體的支持和信任,從而更為有效地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結構嵌入性則指新鄉賢與村兩委之間的關系,結構性嵌入越高,說明新鄉賢與村兩委之間關系越清楚、越融洽,越能夠取得合法性地位,從而調動資源。而情感性嵌入指的是新鄉賢與村莊之間的文化感情紐帶,新鄉賢的文化性嵌入程度越高,越能夠提升新鄉賢的適應性。
綜上而言,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理論邏輯就在于新鄉賢通過交往性嵌入、結構性嵌入以及情感性嵌入來深度嵌入鄉村振興場域之中,從而有效發揮作用。新鄉賢的嵌入性越高,越能夠得到村民的認可,更有效地引導村民的行動,其調配村內資源的能力和參與鄉村公共事務的適應程度越能夠得到顯著性提高,而這些方面又體現出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能力不斷提升。
二、實踐探析
(一)Z鎮基本情況
Z鎮位于S市D縣西南,轄區面積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6萬畝,戶籍人口33 585人;下轄1個社區以及12個行政村。Z鎮以卓筒井遺址及鹽鹵文化聞名于世,其中卓筒井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采鹽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于此,農旅融合旅游產業便成為該鎮重點發展內容。此外,每年3—4月舉辦的桃花節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Z鎮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別榮獲 “省級特色小鎮”及 “年度文化和旅游工作文旅發展先進鎮”稱號。
(二)具體實踐
近年來,Z鎮以S市新鄉賢統戰示范項目為契機,以鄉賢聯誼會為載體,創新實施 “三三三”新鄉賢工作模式,讓新鄉賢在助力鄉村振興中 “卓爾不凡”“同向發力”“井井有條”,探索出了一條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該做法也被評為實踐創新優秀成果。
1. “三大工程”促進新鄉賢回流
一是實施 “強會”工程。Z鎮依托新鄉賢聯誼會建立了新鄉賢名錄庫,并通過健全新鄉賢認定程序、準入負面清單、退出機制,搜索建立了368名新鄉賢數據庫。與此同時,還通過異地平臺在成都、重慶等地建立新鄉賢驛站,吸納本地在外鄉賢200多名,為新鄉賢的進出打造良好平臺。二是實施 “結親”工程,Z鎮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傳遞鄉音鄉愁,聯絡、組織、宣傳、動員縣內外新鄉賢。如Z鎮黨政領導班子通過實地開展 “雙聯結對千人新鄉賢聯誼交友”行動來聯動新鄉賢代表人士,并通過組織建設網上鄉賢聯誼會,實現傳遞鄉音鄉誼鄉愁0.2萬人次,對于引導新鄉賢回歸起到良好作用。三是實行 “給位”工程。近年來,Z鎮聚焦打好 “贈鄉賢冠、送鄉賢榜、塑鄉賢墻、冠鄉賢名、編鄉賢書”五大組合拳,著力建設新鄉賢工作平臺,建立村級鄉賢館3家,并組織開展 “十佳鄉賢”評選活動,對獲獎鄉賢進行表彰。除此之外,還積極推薦新鄉賢進入村、鎮、縣級機構,推薦11名優秀新鄉賢人士為縣、鎮 “兩代表一委員”,5名新鄉賢被選為 “名譽村委會主任”。這些舉措使得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合法性得以提升,能更好代表村民利益、傳遞公共精神。
2.三大行動推動新鄉賢發力
在吸引新鄉賢回流后,Z鎮積極開展 “產業興村、環境美村以及善治安村”三大行動,全鎮從各個村、社區評出54名新鄉賢,使其通過各種方式在參與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作用。一是發揮新鄉賢 “領頭羊”作用,推動產業興村。如Z鎮積極號召遠在他鄉經商的C某回鄉發展油桃產業,組建油桃專業合作社,實現Z鎮油桃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增收。二是充分發揮新鄉賢在人居環境治理中的優勢,大力開展以 “我是鄉賢,有心事向我訴、有難事找我辦”為主題的 “鄉賢亮身份、曬服務”活動,推動Z鎮環境整治態勢不斷向好。三是積極開展以 “文明聯創、治安聯防、應急聯動”為主要內容的 “三聯機制”比賽活動,聘請18名新鄉賢擔任協商議事員,開展協商活動169次,幫助調處糾紛482起,如新鄉賢L某主動參與到Z鎮化解村民矛盾化解隊伍中來,多次成功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推動了Z鎮文明和諧建設。
3.三有保障促進規范化運行
在大力引回新鄉賢、充分發揮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Z鎮也更加注重提升新鄉賢的保障力度,不斷從制度、組織、物資三方面強化對新鄉賢的保障。一是制定了 《新鄉賢規范化建設意見》,使得新鄉賢工作有法可依,并不斷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制定了具體化的考核細則,新鄉賢工作不斷走向規范。二是建立由鎮黨委統一領導、相關人員各負其責的新鄉賢工作領導小組,并將新鄉賢工作納入13個村 (社區)黨組織書記述職內容,新鄉賢工作的重要性得以提升。三是不斷完善新鄉賢工作的平臺建設及經費保障。為保障新鄉賢高效發揮作用,Z鎮建設了450余平方米的 “一站式”新鄉賢服務中心,并添置LED電子顯示宣傳屏、觸摸式信息查詢電子屏以及投影儀等技術設備來推動新鄉賢工作提質增效。此外,Z鎮還嚴格將村 (社區)統戰經費列入年度工作經費預算,新鄉賢工作的日常經費得以有效保障。
Z鎮通過創新實施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 “三三三”模式,使得新鄉賢在助力Z鎮鄉村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通過新鄉賢的帶領實現了Z鎮在產業、文明、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扎實推動了Z鎮鄉村振興進程。
(三)實踐邏輯
在嵌入性理論視角下,Z鎮成功創新實施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 “三三三”模式的邏輯就在于實現了新鄉賢在鄉村振興場域的高嵌入性。Z鎮通過多種形式的鄉愁鄉音文化傳遞,吸引新鄉賢回流,從而實現新鄉賢的高情感性嵌入;通過建設新鄉賢工作平臺、開展 “十佳鄉賢”評選等活動加強新鄉賢與群眾的交流,達成高交往性嵌入;通過開展 “給位”工程,推薦新鄉賢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名譽村委會主任等方式實現了新鄉賢的高結構性嵌入。通過對Z鎮案例的分析得出,Z鎮 “三三三”模式實現了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三個維度的高嵌入性,通過形塑高嵌入性的新鄉賢,提升了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意愿,充分發揮了新鄉賢的作用,切實提升了新鄉賢成功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效。
三、結束語
鄉村振興的實現需要構筑多元合力。在當前鄉村空心化現象的現實背景下,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缺失,新鄉賢作為有能力、有意愿的重要主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分析得出,高嵌入性新鄉賢能夠有效助力鄉村振興,達成鄉村振興有效的現實目標。具體而言,首先是要營造鄉土情感,主動采取多種形式傳播鄉音鄉情,吸引新鄉賢回流;其次是搭建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基礎設施平臺,用好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措施,并通過對村兩委的結構性開放等方式留住新鄉賢;最后是打造項目,讓新鄉賢參與到鄉村產業發展、公共文化建設、人居環境治理等具體項目中,發揮新鄉賢的帶領作用,在實踐中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高萬芹.鄉村振興進程中新鄉賢的類型界定、功能實踐與阻力機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9,21(05):87-95.
[2] 吳莉婭.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14(06):86-90.
[3] 高萬芹.社會動員與政治動員:新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動力機制與內在邏輯[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
22(04):91-102.
[4] 付翠蓮,張慧.“動員—自發”邏輯轉換下新鄉賢助推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與路徑[J].行政論壇,2021,28(01):53-58.
[5] 王名,張雪.雙向嵌入: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自主性的一個分析框架[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2):49-57.
[6] 鐘楚原,李華胤.青年人才何以助力鄉村振興:基于 “嵌入性—公共性”框架的分析[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23(01):50-60.
[7] 張愛紅.短視頻嵌入文旅融合的產業傳播路徑探究:基于格蘭諾維特嵌入性理論的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6):60-70.
[8]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Granovetter).社會與經濟:信任、權力與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