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政宇 袁晶 江華鋒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居家養老服務政策提速推進,海島等偏遠地區的養老問題日益凸顯。文章通過問卷調查象山縣鶴浦鎮老人身體功能受損情況與居家照料現狀及養老服務需求發現:46.72%的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長期照護;72.59%的老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損;89.96%的老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疾病;79.55%的失能老人由自我及配偶照料。最需要的老齡服務依次為取藥送藥、陪同就醫、上門看病、關懷訪視、健康體檢和康復保健。完善海島居家養老服務,建議預防為主、醫護上門,提升機構照料質量,聯合各方力量,豐富海島文娛活動,建立關懷訪視機制。
關鍵詞:海島養老;居家養老;養老需求;長期照料
目前,對于海島老人身體功能進行系統性評估并分析居家照料現狀和養老服務需求的研究很少。走訪調查浙江舟山海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情況發現,海島存在養老資金籌措難、專業人才供給不足、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等主要問題。[1]對舟山秀山鄉海島空巢老人養老現狀的問卷調查發現,島上醫療條件落后,精神生活空虛,空巢老人面臨外出購藥難、采購交通不便等問題。[2]積極應對海島人口老齡化問題,構建以海島老人需求為中心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亟須充實相關數據信息。
一、數據來源和樣本信息
文章數據來源于2022年寧波市民政局向寧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務中心購買的“關愛海島老年人服務” 項目。調查對象為海島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問卷內容包含海島老人的視聽與溝通能力、殘疾狀況、認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照料現狀和老齡服務需要等多項內容,并結合有關量表科學評估。調查從2022年8月6日開始,歷時兩個月,遴選和培訓懂象山方言且有當地服務經驗或有相關入戶經驗的調查員二對一在老人居所面談收集問卷,最終獲得399份方便抽樣問卷。文章選取鶴浦鎮居家老人的調查數據,共259個有效樣本,運用Stata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根據象山統計年鑒,2021年鶴浦鎮有人口3.28萬人,其中60歲以上有8369人,占比約為25.50%,已處于深度老齡化狀態。因項目特別關注高齡、貧困及殘疾老人的照料現狀與服務需求,樣本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123人,占 47.49%;貧困老人有70人,占 27.03%,包括69位低保老人和1位特困老人;持殘疾證的老人有26人,占10.04%。259位海島老人平均年齡為 78歲,最小60歲,最大96歲;女性老人有142人,占54.83%;農業戶口占92.28%;84.56%的老人未達小學受教育水平。居住安排方面,有子(媳)女(婿)同住的老人僅50人,占19.31%;獨居老人有102人,占39.00%;僅與配偶居住的老人有97人,占27.45%;與孫子女或親戚等其他居住類型占4.25%,并有5位老人雇有保姆。根據老年人自評和訪問員評估,樣本中健康狀況差的老人占29.73%。
利用問卷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IADL)評估海島居家生活老人的失能情況。ADL量表評估老年人進食、穿衣、面部與口腔清潔、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廁、平地行走、床椅轉移、上下樓、洗澡等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的10項能力,總分劃分為:能力完好(100分)、輕微受損(65-95分)、中度受損(45-60分)、重度受損(0-40分)四個等級。
利用問卷中“以上(ADL)主要有誰照料”“所獲照料是否足夠” 和“以下(IADL相關條目)主要由誰幫做” 分析海島老人居家照料現狀,并結合“希望以哪種方式養老”“老齡服務(項目)的需要(或不需要)情況” 及“被診斷的慢性疾病”“1年內(醫療)事件發生情況”“子女探望頻率”“過去三個月的活動參與”“居住環境問題排查” 等問卷內容分析海島老人的居家養老意愿及具體服務需求。
二、海島居家老人身體功能受損情況
根據調查,259位海島居家老人ADL受損最多的項目為上下樓(31.27%)、床椅轉移(12.36%)、平地行走(10.42%)和洗澡(7.72%)。調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92,信度較好,計算得:ADL功能完好的自理老人有171位,占比為66.02%;ADL輕度受損的老人有75位,占比為28.96%;ADL中度受損的老人有4位,占比為1.54%;ADL重度受損的老人有9位,占比為3.47%。IADL受損最多項目為購物(55.60%)、使用交通工具(50.39%)、食物烹飪(47.10%)、服藥(33.59%)、處理財務(24.71%)。ADL不同程度受損的老人共計88位,占比為33.97%;IADL需要協助的老人共計188位,占比為72.59%。
利用簡易心智狀態量表(SPMSQ)評估被調查老人的認知功能狀況,克隆巴赫α系數為0.88,信度較好,計算得:認知功能完好的老人有117位,占45.17%;認知輕微受損的老人有53位,占20.46%;認知中度受損的老人有50位,占19.31%;認知重度受損的老人有39位,占15.06%;認知不同程度受損的老人合計為142人,占54.83%。聽力與視力方面:27位被調查老人完全失聰,占10.42%;15位老人嚴重失聰,占5.79%;36位老人中度失聰,占13.90%;61位老人輕微失聰,占23.55%;120位老人聽力正常,占46.33%。視力受損情況更為嚴重,僅70位老人視力正常,占27.03%;103位老人視力輕微受損,占39.77%;64位老人視力中度受損,占24.71%;19位老人視力嚴重受損,占7.34%;3位老人完全失明,占1.16%。溝通方面,12位老人完全不能理解他人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占4.63%;17位老人溝通非常困難,不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話,只能簡單表達大概意思,占6.56%;25位老人溝通能力勉強,需頻繁重復或簡化口頭表達,占9.65%;能夠溝通和溝通無困難的老人有205位,占79.15%。
在此基礎上,以ADL(劃分為能力完好、輕度受損、中度受損、重度受損)、認知功能和感知覺與溝通能力(劃分為能力完好、輕度受損、中度受損、重度受損,取兩者更嚴重等級)測算海島居家老人長期照料需求等級,計算得:0級(基本正常)共138位,占 53.28%;1級(輕度失能)共84位,占32.43%;2 級(中度失能)共26位,占10.04%;3級(重度失能Ⅰ級)2位,占0.77%;4級(重度失能Ⅱ級)共2位,占0.77%;5級(重度失能Ⅲ級)7位,占2.70%,共121位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長期照護,占46.72%。
三、海島老人居家照護現狀及支持需求
對于海島老人,居家且依靠家庭成員照料是其主要養老意愿。因身體機能及溝通困難等原因,調查包含61份家屬或相關知情人士的代答問卷。剔除代答后,得到198份本人回答的問卷,其中,138位老人希望家庭養老,占69.70%;51位老人希望機構養老,占25.76%;僅8位老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占4.04%。然而,ADL功能有受損的88位老人中,自我照料的比例超過一半,有56位,占63.64%。32位有人照料的ADL失能老人,配偶作為主要照料者的比例為43.75%,其配偶的平均年齡為80歲。失能老人由自我及配偶照料共占79.55%。照料滿足程度方面,51份ADL失能且本人回答的問卷中,9位老人感到所獲照料足夠,占17.65%;26位老人感到基本滿足,占50.98%;16位老人感到照料不足,占31.37%。
患病就醫方面,259位海島老人平均患有3種慢性疾病,233位老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疾病,占89.96%。并且在233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中,有病未治的比例達46.78%。此外,海島居家老人的日?;顒右钥措娨?聽廣播和朋友串門為主,報告過去三個月有此兩項活動的老人分別為119人和111人,占45.40%和42.86%。報告過去三個月有打麻將/棋牌、釣魚、外出看戲/電影及文藝團體等休閑活動的老人很少,總計41人,占15.83%。
訪問員評估:128位老人家里缺少遇到緊急情況的呼救設備,占49.42%;82位老人亟須無障礙環境改造,占31.66%;49位老人存在家居嚴重失修或有較大跌倒/磕碰的環境隱患,占18.92%;53位老人的屋內衛生非常糟糕,占20.46%;45位老人被屋外環境限制外出,占17.37%;42位老人家里暖氣或冷氣設備不足,占16.22%。海島居家老人最需要的六項服務是:取藥送藥(40.93%)、陪同就醫(37.07%)、上門看?。?5.91%)、關懷訪視(28.57%)、健康體檢(23.55%)和康復保?。?7.76%)。
四、完善海島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
ADL不同程度受損的老人占比約為1/3,以自我照料和配偶照料為主,而所獲照料足夠或基本夠的占比不到70%。聽力中重度及完全失聰的老人占30%,視力中重度受損及完全失明的老人占33%。近年來,老人認知受損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社會關注,調查發現海島老人認知功能完好的占比不到一半,僅為45%。
調查發現,患有慢性疾病的海島老人約占90%,平均患有3種慢性疾病,并且不少老人存在有病未治的情況。1年內進行過體檢的老人比例約為一半,有住院或急診情況的老人占16.22%,有過跌倒情況的老人占11.97%。
隨著青壯年人口外流,海島空巢化、高齡化問題日益嚴峻。從養老意愿看,絕大多數的老人偏好家庭養老,占69.70%,而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比例很低,可能與居家養老政策宣傳周知度不高及傳統觀念有關。選擇機構養老的老人比例約為1/4,可能與子女作為照料者不可得有關。另外,海島老人居家環境存在缺少緊急呼救設備、需要無障礙改造及存在家居嚴重失修或有較大跌倒/磕碰隱患等問題。從報告的具體服務需求看,海島居家老人最需要的六項服務是:取藥送藥、陪同就醫、上門看病、關懷訪視、健康體檢和康復保健。
海島交通不便、老人慣用方言及表達能力欠缺等問題,對前往海島調研和提供相關服務構成很大挑戰,相關養老數據十分有限。基于上述研究發現,提出進一步完善海島居家養老服務建議:第一,預防為主、醫護上門,著力提升海島老人自我保健和護理能力,與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健康體檢、認知癥預防、慢性疾病知識講座、長期護理技能培訓等;第二,很多老人選擇機構照料,但島上專業養老服務人員稀缺,建議為海島養老機構提供專業支持,充分利用院內已有但未被使用的康養院、活動室等,提升機構照料質量并輻射居家養老服務;第三,針對海島老人活動較為單調的問題,聯合社會各方豐富海島文娛活動,并增加探訪頻率,建立關懷訪視機制,為老人提供情感慰藉;第四,加大居家養老政策宣傳力度,提高海島老人及其家屬對相關服務的知曉度和接納度,并積極引進專業服務團隊和培育本土老年服務隊伍,大力充實島上養老服務資源;第五,目前對海島老人養老相關研究稀缺,對海島等邊緣地區老人的生活狀況及居家養老支持的需求有待更多科學探索。
五、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發現,海島等偏遠地區的養老問題較為突出,大部分老人存在身體功能受損的情況,并且在取藥送藥、陪同就醫、上門看病、關懷訪視、健康體檢和康復保健上有著較為強烈的需求。根據調查結果,建議預防為主、醫護上門,提升機構照料質量,聯合各方豐富海島文娛活動和建立關懷訪視機制。
參考文獻:
[1] 陳莉莉,曾梓杰.多中心治理視角下的舟山市海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8,
35(06):22-28.
[2] 胡山佳,李秀輝.海島地區空巢老人問題探究:以舟山秀山鄉為例[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34(0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