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媛 徐倩倩 楊翊章
摘要:隨著城鎮化和經濟的發展,人們更加追求低碳的生活環境,這一需求促進了花卉產業成為朝陽產業。云南省是花卉種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國家倡導的低碳農業發展的背景下,花卉產業的綠色轉型也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一條分支?;诖耍档突ɑ墚a業所帶來的能源損耗,推動花卉產業的綠色健康運轉,促進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云南花卉產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通過分析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及實現綠色轉型面臨的困境,提出相關應對策略。
關鍵詞:低碳經濟;花卉產業;綠色轉型
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能源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首次提出“低碳經濟” 這一理念,其目標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模式。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云南花卉產業驅動鄉村發展的包容性有利于鄉村實現經濟效率和社會公正,從而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1]
一、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量分布及研發概況
云南省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推進商品花卉的開發,至今花卉產業已成為了云南省特色產業。2020年,云南全省鮮花總種植面積達到12.67萬公頃,鮮切花產量達到146.1億枝,綜合產值預計突破830億元人民幣。其中昆明地區種植面積達5.14萬公頃,鮮切花產量超過91億枝,昆明地區產值遙遙領先,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向各地擴散的發展態勢,還形成了一系列花卉園區的聚集效應,其中最被人熟知的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場。另外,截至2021年,云南省共培育了400多種花卉新品種,新品種研發數量居全國前列。
(二)企業市場概況
就國內而言,云南花卉在國內70多個大中城市市場占有率超過70%,有著良好的經濟增長預期,加之2021年12月22日,昆明斗南花卉市場啟動了“南花北調” 項目,促進云南花卉在國內消費市場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就國際而言,云南花卉市場向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鮮花,“一帶一路” 倡議的實施和RCEP協議的簽訂,為云南連接東南亞開辟了新通道,加之云南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使得云南花卉國際貿易環境不斷優化,為云南花卉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2]
(三)高原花卉綠色轉型發展舉措
花卉產業屬于農業范疇,要想高位推進云南高原花卉發展,就應當將綠色有機發展確定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這一措施將大力促進云南花卉產業構建綠色有機的產業體系,由破壞、掠奪式農業種植向保護、可持續種植轉變。2020年6月,云南省財政廳下發了《支持特色農產品加工和冷鏈物流建設政策措施》,聚焦當前的農業生產短板,強化政策措施支持,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品牌”,促進“云南鮮切花” 這一金字招牌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更具特色的國際競爭力。2021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下發了云南省“十四五” 科技創新規劃,強調農業花卉產業應當強化其科技成果并轉化為示范效應,將花卉農業的綠色轉型進行深入推廣。
二、花卉產業綠色轉型面臨的困境
(一)產能過剩產生滯銷風險
花卉不同于其他農業產業,其對土地、水、陽光等自然資源比較依賴,且是一種極易損耗的產品,因此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極高,若市場信息不對等,極易造成產能過剩并產生滯銷。若花卉需要出口,則其對冷鏈和包裝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昆明至除東南亞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沒有直達航班,交通運輸受限,這大大影響了云南花卉出口的成本和品質,除在本地收購的超低價優勢以外,難以產生更多的產品附加值,影響花卉銷售,也會造成產能過剩。
(二)損害健康、污染環境的風險
近年來,由于花卉經濟效益顯著,一度成為國家的朝陽產業,使得其競爭愈來愈激烈,出現了濫用化肥、農藥的情況,并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鮮花種植的過程中,若農藥通過皮膚吸收或者呼吸系統吸入將會引發諸多健康問題。一些花卉還是制作食品的主要原料,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威脅食品安全,一旦食用受污染花卉,會引發一些中毒病癥,也違背了國家提倡的“綠色食品” 的理念。另外,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可能導致土壤有機質和腐殖質的缺乏,破壞土壤團聚結構,降低花卉的品質。長期使用農藥和化肥,會導致土壤硬化,難以滿足花卉種植所需的條件,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難以加強綠色農業管理體系建設。
(三)云南花卉產業“大而不強”
云南是世界知名的“植物王國”“世界花園”,具有得天獨厚的鮮花種植氣候和資源,還有豐富的觀賞型花卉、加工用花卉和花卉旅游資源,然而,品種和技術才是花卉行業的核心競爭驅動力。由于云南花卉研發新品種的技術落后,品種源長期依賴進口,難以在國際花卉品種中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此外,云南省花卉種植技術含量低,培養出的花卉品質達不到高端花卉的標準,這不僅使得云南花卉難以在國際上賣出高價,甚至還經常會受到其他國家貿易壁壘的限制。例如,為防止有害物種隨著進口花卉傳入本國,歐盟國家要求進口花卉不得攜帶土壤,但目前云南的栽培技術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導致很多產品無法進入國際市場。
(四)花卉企業以小農經濟為主
云南的花卉產業主要是以小農經濟為主。[3]花農們本身受教育程度較低且大多未經過專業的科學種植技術培訓,只能靠現有經驗,沒有科技的支撐,導致長期低水平重復發展,甚至出現濫用農藥化肥、不了解市場供需規律造成花卉滯銷浪費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鮮切花產業的綠色轉型發展,也會影響花農們的收入,進而影響鄉村振興的開展。并且,由于云南省在低碳農業構建過程中的政策扶持體系仍然不健全,在低碳轉型過程中面臨資金周轉困難、融資困難等情況,使花農或花卉企業面臨困境。
三、云南花卉產業綠色轉型的必要性
(一)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云南省是全國重要的鮮花種植和銷售基地,發展低碳花卉農業的實際意義在于有效保護云南省的生態環境,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發展低碳花卉產業符合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要求與內涵。而且,在發展云南花卉產業綠色轉型的過程中還可以拓寬低碳花卉產業發展的思路,提高在競爭激烈環境下這一朝陽產業產品的質量和效益,不僅能夠增加花農們的收入,促進構建社會主義新型農村,實現鄉村振興,而且也會成為云南省未來花卉農業的主要方向和主導思想。
(二)增加花卉產品附加值
鮮花食品是云南的一種特有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當前,人們日益關注的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緊密聯系,這就要求利用低碳花卉產業的發展去確保食品的健康和安全。[4]隨著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的提高,低碳消費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低碳有機食品等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就要求利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花卉種植方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花卉種植模式,促進低碳花卉產業的發展。
(三)提高花卉生產綜合效益
低碳花卉產業的綠色轉型,可以促使云南花卉基地聯合各研究所研發綠色有機種植方式,促進實現花卉產業的節能減排降耗,降低產業成本。而且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過程中,還有助于調整花卉產業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綠色、有機、無公害的花卉食品,開拓以低碳綠色花卉為主題的休閑旅游業,為當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他們的收入。另外,低碳花卉產業能在綠色轉型中回收利用過剩滯銷的花卉,一方面能夠減少花卉產生的溫室氣體,保護花卉產業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當地土壤中微生物的能量轉換和新陳代謝,促進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四、措施與對策
當前是云南省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低碳高效農業邁進的重要時期,所以云南省在農業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中需要轉變花卉產業的發展思路,構建低碳經濟模式。
(一)改善產能過剩的狀況
首先,云南花卉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新興媒體與花卉文化的融合,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模式,開設一些有關花卉藝術的教學課程,吸引更多花卉愛好者的目光,也能利用花卉為人們日常生活提高品位,從而開發新顧客,開辟新的花卉銷售渠道,推動花卉的銷售量;其次,云南花卉企業可以聯合搭建物流體系,加強鮮花物流中的冷鏈技術水平,保障花卉運輸過程中的品質,擴大花卉對外國際貿易市場;最后,在利用花卉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云南花卉企業可以創新花卉發展食品產業,拓寬花卉產業的產業結構和銷售結構。
(二)減少化學試劑使用
首先,云南花卉企業可以使用廢棄花卉轉化為有機生物肥料的技術,鼓勵農民使用這種肥料,努力做到廢棄花卉的真正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化學肥料對土壤結構的破壞,這也是鄉村振興中構建綠色生態鄉村的核心。其次,政府應當出臺嚴格的花卉安全標準,限制銷售花卉的農藥含量,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促進花卉產品的銷售,擴張鮮花產業,利用鮮花產業綠色轉型拉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最后,政府可以向花農及花卉企業積極宣傳花卉產業綠色化發展的優勢和必要性。推廣花卉產品的產品質量檢驗,提供綠色花卉種植的信息,促進花卉產業綠色種植更加深入到人們的觀念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三)改善云南花卉產業“大而不強”狀況
首先,要鼓勵、引導企業積極開展花卉品種多元化研發,鼓勵低碳花卉種植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提高云南花卉的種植技術,培育獨特的花卉品種,加快完善冷鏈運輸體系,促進花卉出口向數量大、技術強轉變。其次,政府應當鼓勵花卉企業加強與花卉研究機構的聯系,培養花卉種植的科技隊伍,全方位、多渠道開發好花卉產業人才資源。最后,云南花卉企業可以加強與國內外科技含量高的低碳綠色花卉產業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花卉種植技術,提高花卉產業的高能效技術和可再生技術,為云南花卉走向世界搭建更好的平臺,從而促進省內花卉產業更加強大,帶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建立低碳花卉綠色轉型發展的新型合作模式,開展全球低碳農業技術的共享。
(四)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人才培養
首先,應當提高云南省花農的知識和文化水平,培養新型花卉種植人才。擴大科學種植在花農中的教育培訓范圍,尤其加強對花卉科技示范戶、花卉龍頭企業及其管理者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營造良好的花卉農業勞動力轉移機制。一方面能夠緩解農村就業壓力,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改善和強化企業的運營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生產向更科學的方向邁進。其次,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促進當地的民族文化與花卉文化相融合,為以花卉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區域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打造一個統一的和連貫的花卉產業基地,比如,建立花卉文化展覽館和主題樂園等,建立花卉產業鏈,拉動花卉附加值的增長。最后,政府應當加大對花卉企業的財政支持,完善花卉產業的綠色轉型,拓寬花卉企業的融資渠道。
五、結束語
云南省發展花卉產業綠色轉型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以花卉為基礎的創新拉動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因此,云南省需要加大農業科技研發力度,積極推進低碳花卉產業的發展,促進花卉產業綠色轉型。
參考文獻:
[1] 于法穩.實現我國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思考[J].生態經濟,2016,32(04):42-44+88.
[2] 徐孝勇,賴景生.西南地區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05(09):83-86.
[3] 張斌,金書秦.荷蘭農業綠色轉型經驗與政策啟示[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5):1-7.
[4] 何蒲明.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前景與對策分析[J].農業經濟,2012(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