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中國國家畫院推出“大道不孤”年度中青年藝術家邀請展,作為其中一項重要活動,“長風萬里·王厚祥書法作品展”今天開幕了。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向本次展覽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厚祥老師長期以來扎根書壇奮力攀登藝術高峰永不倦怠的精神狀態和銳意前行的進取姿態表示由衷的敬意!
王厚祥老師是當代書壇活躍的名家。以草書馳譽書壇,曾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國展和專業屆展中屢獲殊榮,現為中國書協理事、草書專委會委員。厚祥老師致力草書藝術繁榮發展多方奔走,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作為藝術生涯的重要事件,他201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展。十年磨一劍。可見他辦展態度的審慎、恭謙與莊重。這是十年沉淀后創作成果的匯報展示,也是我們觀察當代書法發展的重要窗口。
作品,始終是藝術家的立身之本。書家要靠過硬的、具有鮮活生命力的作品說話,要靠基于人格、藝德、功力、品位的作品名世。引導、支持書家打造立得住、叫得響、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是書協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重要職責。書家用筆賦予文字生命。書法界有“書為心畫”之說,亦有“茍非其人,雖工不貴”之論。厚祥老師草書作品自成氣象,風格獨特。對其作品書風取法特點、藝術價值和美學意蘊,專家做過多方面解讀。我想,他對藝術孜孜以求,草書成就根本上源于其綜合素養。在與他交往中,以下幾點尤其令人感佩。
對于書法傳統的認識,厚祥老師始終堅持植根傳統、守正出新。他專攻大草,承繼“二王”,深研旭素。他曾鐫刻一枚閑章“與古人比”,我理解他所說的“與古人比”,比的不是單純技法的高低優劣,而是說當代書家既要有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要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我想這既是他的藝術理想和踐行之道,也應當是當代書家共同的追求。
對于書家底蘊的涵養,厚祥老師踐行藝文兼備、以學養書。他致力于草書法則的研究,曾編著出版《大草十講》《中國歷代草書名人名帖經典字例解析叢書》《易混草字辨析》等,主張“藝術首先是精到的技術”“法度是草書的生命”“書法的學習繼承是第一位的”。他深入文字源流,總結書寫規律,強調在筆法、字法的研究基礎上表達草書的風采、風神和風度。對古人的深入程度往往影響一名書家能走多遠,厚祥老師這種創作與研究相結合、藝術與人文相結合、守正與出新相結合的從藝思想值得當今書家借鑒。
對于書法創作的路徑,厚祥老師既恪守“草法”傳統,同時主張觀照人文、深入生活、師法自然。書法是小技,也是大道。要精進于技,就要觀天地、察人情、知造化。張旭見擔夫爭道、觀公孫大娘舞劍,從而悟得筆法之意、結構之理、布白之妙。厚祥老師善于從社會生活實踐中汲取靈感,從自然中感悟意象,力求融入藝術創造,精心推出作品,這也為我們印證了書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路徑方法。
今年適逢厚祥老師步入六十歲。本次展覽集中體現了他多年潛心書藝、硯耕不輟的豐碩創作成果,也濃縮了他歷經歲月流轉、社會磨洗和思想沉淀的豐厚精神財富。六十乃耳順之年。厚祥老師說他淡看名利,這是通透之見和圓融之境。古人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六十而一甲子。歲月有輪回,藝術長青;長風萬里,藝無止境。厚祥老師邁進的是新的起點,由此我們對他也充滿更多期待。
盛唐氣象創造了中國書法的巔峰,如今,身處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一定是書法藝術興盛繁榮的時代。大道不孤,眾行致遠。感念于厚祥老師展覽帶來驚喜與精彩之際,由衷期待更多書家深深植根中華文化沃土、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用手中筆墨寄情抒懷、記言錄史,共同創造屬于這個時代書法藝術新的輝煌。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