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0天的集中授課讓我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在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戴杰院長及其團隊精心的安排下,這次項目采用了課堂教學與田野采風并行的教學模式,邀請了國內中國人物畫領域一線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我在講座與問答、示范和實踐中獲得了極為豐富的創作技法,填補了很多理論上的不足,十分“過癮”。而深入少數民族地區使我獲得了更多的創作“情感”,團隊先后到達彝族、傣族、哈尼族等聚居地區進行采風創作,開展了十分深入的考察,在傳統的趕集、宴席、民俗活動中一方面感受到了少數民族的情感與風采,同時也感受到了新時代少數民族同胞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作為親歷者,切身感受到進行民族題材創作的責任與擔當。
——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樂
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通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使來自全國的畫家、學者聚集在“彩云之上”,讓我們看到國家實施精準脫貧的政策以來,許多少數民族從高原山谷遷居到平原地區,群眾生活也有了實質性的改善。基金項目期間的藝術創作成果也將更加有利于云南美術的對外交流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同時也能夠使更多畫家創作出體現民族時代精神、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精神佳作。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中,畫家們積極探索創作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樣式,為時代風景潑墨鑄魂,讓云南風情成為永恒的民族形象。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隋榮鈺
集納精華的教學示范從技術角度增強了我對于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技術能力的突破。各位專家兢兢業業、傾囊相授,感動之余,也有了學習的榜樣和努力的方向。寫生課程貫穿我們學習的始終,這為我水墨經驗的積累、造型能力的提升、人物精神面貌的傳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踐儲備。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生的經歷,讓久未采風的我記憶猶新,少數民族獨特的風俗、文化、生活、語言和服飾深深地吸引著我,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同時,學員之間也進行了多次深入的藝術交流和探討,在收獲友誼的同時,藝術思考和觀念不斷碰撞生發,收獲頗豐!
——吉林藝術學院教師崔榮芳
我作為此項目的學員之一,全程參與了培訓過程,在此次云南之行的學習中收獲很大。深入生活、采風寫生,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下以及與學員好友的互相交流中,提升了思想上的認知,學習了專業上的知識,收獲了珍貴的友誼。潛心創作,力出精品,在云南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收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為后期的創作提供了充足的資料,大家都創作出了優秀作品。培訓會結束、創作會完成、展覽會落幕,但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這個項目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所有參與者的心中,并在少數民族中國畫創作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年畫家皮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