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5月27日,由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的“尊工尚藝——馬碩山繪瓷藝術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拉開帷幕。展覽展出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畫家、研究員馬碩山近十年來陶瓷繪畫創作的精品。
展覽開幕式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負責人周慶富,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原院長劉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姜寶林,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先后致辭,參展藝術家馬碩山致答謝辭。開幕式由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楊斌主持。
周慶富表示,5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美術館的老專家老藝術家的回信,最突出的感受首先是兩個關鍵詞:“人民至上”和“守正創新”,這是新中國美術事業也是一切事業發展之根本,是我們今天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遵循的根本方向。“如今在中國畫和陶瓷藝術兩種藝術共同繁榮發展的局面下,中國畫的陶瓷創作也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內容。馬碩山的陶瓷繪畫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著意表現當代人的審美旨趣和精神需求。馬碩山作為文化傳承的佼佼者,不僅為中國畫和陶瓷藝術分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當代文藝創作增添了新的藝術成果。此次展出的作品涵蓋各類不同陶瓷器型和不同繪畫內容,完美地體現了工藝的有機融合,充分彰顯了馬碩山在繪瓷藝術創作中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周慶富表示。
馬碩山長期致力于書畫及陶瓷繪畫創作方面的研究,他以中國畫語言為本體,不斷對青花、顏色釉以及磁州窯風格的陶瓷創作進行探索和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和藝術特色的個人風格。馬碩山介紹,“我的繪畫啟蒙是從我祖父的一把陶瓷茶壺上的山水畫開始的,這也是我的‘瓷緣。我真正的繪畫之路是從浙江美術學院開始的,得益于諸多名師的指點。我能有今天,感恩老師!感恩領導!我在國畫創作之余對畫瓷有一種特別的愛好,這與我最初所受的藝術啟蒙有關,也和我生長在瓷都淄博有關,對瓷畫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但畫好瓷畫的基礎還是需要中國畫的基本功,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所以對傳統藝術的研究、繼承與吸收是陶瓷繪畫的根本。研究陶瓷的材料屬性和藝術表現,將二者相融合,創作出無愧于傳統、無愧于時代的作品。這是我過去、現在在做的課題,也是我未來的使命。”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27日。
藝術家簡介
馬碩山,1963年生,山東人。曾先后就讀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得盧坤峰、舒傳曦、姜寶林、馬其寬、徐家昌諸先生親授。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專職畫家、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國畫專業委員會研究員,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花鳥畫創作委員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