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士,曾匯文,蘭文波,何軍山,雷志明
(湘南學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高校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學生進行創新實踐的重要場所,實驗室的管理水平會影響到實驗教學的開展、科研成果的產出、人才培養的質量。規范的實驗室管理能提高本科實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系統規范、運行高效的實驗室管理體系對高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常規的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漏洞給實驗室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引入6S 理念能夠使實驗室管理高效率、規范化發展,保證實驗室安全,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實驗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近年來,由于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高校都十分重視實驗室安全工作,并且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涉及面不廣、可操作性不強、落實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1],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法規和標準還需不斷完善。另外,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安全管理人員不足,且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除了開展日常實驗室管理工作外,還面臨著教學科研、職稱晉升等方面的壓力,導致實驗室管理人員無法全身心投入實驗室管理工作,而且實驗技術人員長期以來作為實驗教學科研輔助人員,學校對其在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的重視不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本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影響了其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和安全技術知識儲備,不能充分發揮實驗技術管理人員應有的作用[2]。
由于缺乏實驗室安全建設規范標準,實驗室新建或者改建的時候沒有按相應的安全規范執行,難以保證實驗室建設的質量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部分學校未設立實驗室安全專項經費,高校實驗室是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進入實驗室的師生人員流動較大,師生進入實驗室前,接受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高校對實驗室安全管理資金的投入不足,投入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經費非常少。由于專項資金不足,實驗室的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配備不到位,如危險化學品存儲柜、緊急噴淋裝置等;儀器設備得不到維護保養,設備帶病工作或使用年限過長,都不利于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容易發生安全事故[3]。
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不嚴和不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從而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目前,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未建設規范化的危險化學品庫房或儲存柜,大量試劑沒有分類存放,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動態記錄和臺賬記錄不全,沒有形成閉環管理[4],這些都嚴重增加了實驗室的安全風險。此外,實驗教學以及科研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和廢棄物種類繁多而且成分非常復雜,如果沒有具有合格資質的公司來回收,或處理周期長,就會導致其成為實驗室較大的危險源。另外,有些實驗室對廢棄物沒有規范化處理,隨意將廢液倒進下水道,廢棄物直接丟棄,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
目前大部分高校未能根據不同實驗室的特點開展系統性的實驗室安全教育,未開設關于實驗室安全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關于實驗室安全的教育和宣傳力度不夠,從而導致師生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實驗安全素養不高[5]。缺乏實驗室安全文化,教師對實驗要求不嚴格,學生不能養成良好的實驗素養,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未按照要求做好防護措施和遵守操作規范,儀器設備使用不當,不按規定做好儀器使用登記;對使用過的玻璃器皿、儀器設備隨意擺放,未及時做好清潔,對實驗產生的廢液處理不當,隨意傾倒;實驗結束后打掃衛生不徹底等問題,都對實驗室的規范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
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在“雙一流”建設的推動下迅速發展,教育改革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素質教育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也變得更加復雜。高校實驗室的投入和規模快速增大,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危險化學品種類也迅速增多,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風險不斷擴大。近幾年國內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建立健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加強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已成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現代公共衛生也正面臨著全球化的挑戰,要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的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預防醫學學科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還要加強對學生現場組織協調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6S 管理能夠規范學生的操作,運用6S 管理理念,將實驗教學與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相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效率[6]。
成立6S 管理推行小組,完善6S 管理機制,將所有規章制度上墻展示,不斷開展6S 管理理念的宣傳教育,讓師生養成自覺遵守6S 管理的習慣。根據實驗室建設現狀合理規劃各功能分區,明確所有物品和儀器的擺放位置,并張貼相關安全提示,配備防護服等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制訂符合預防醫學專業特色的實驗室6S 管理模式;制訂推行6S 管理的時間計劃安排,并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定期安排人員檢查6S 管理理念的落實情況,對落實不到位之處及時整改,并且在規定時間內對整改情況再次進行檢查,不斷提高實驗室的整體水平[7]。
①整理:制訂“整理細則”整理儀器、試劑等物品。為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實驗工作效率,需要定期清點過期以及標簽損壞的試劑,并且定期檢查儀器設備,對于損壞和報廢的儀器及時報修和登記報備,把常用和不常用的儀器設備分區存放,改善儀器庫房和實驗室的布局現狀。提前整理實驗項目表列出實驗所需試劑耗材數量清單,實驗室只擺放與實驗項目相關的物品,提前配制好的試劑貼好標簽。在每個教室準備廢液桶、廢棄物和醫療廢物垃圾桶,提醒學生實驗結束后將實驗廢液分類存放,并整理實驗用到的玻璃耗材,分類擺放,保持實驗臺面干凈整潔。
②整頓:按照“整頓”理念將實驗用品分區擺放、合理布局。將實驗室重要的規章制度上墻展示,同時要加強對儀器設備的臺賬管理和耗材的管理,為保證實驗順利開展且減少庫存積壓,把常用的耗材和試劑出庫到預備室,不常用的放到庫房貨架分類分區管理,且每種耗材和試劑打印標簽貼到對應的位置,定期盤點庫存情況并及時進行出入庫登記。將“整頓”理念貫穿教學過程,實驗前讓學生檢查物品數量,清楚物品的擺放位置;實驗中督促學生完成實驗儀器使用登記和實驗物品歸位,如果有耗材損壞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損壞登記;實驗后要求學生把實驗物品歸還到原處,對損壞的物品進行補充。
③清掃:建立清掃標準,并制作實驗衛生情況登記表,保持教室和庫房的干凈整潔,實驗課結束后督促學生完成對實驗臺面和教室的打掃,清洗好用過的玻璃儀器,學生在清掃時要清掃徹底、發現問題,除了清掃教室外,還要重視對儀器的“清掃”,如果發現設備出現異常,要將問題備注到使用登記本并及時報給實驗老師,有玻璃儀器破損的要及時更換并規范處置,學生清掃完成后,帶教老師及時做好實驗衛生情況登記,將值日情況直接計入學生成績考核,培養學生清掃實驗室的意識。
④清潔:將以上3S 管理機制制度化,根據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制訂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實驗過程中嚴格貫徹執行管理制度,確保師生能夠積極落實6S 管理理念,嚴格落實實驗物品的整理和實驗室清潔工作等,打造整潔實驗室的環境,并定期檢查管理制度落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使6S 管理機制在實驗室管理中能有效發揮積極作用。
⑤素養:對師生開展6S 培訓,引導人人了解6S 管理細則,進入實驗室前都需簽訂安全承諾書,嚴格按照實驗室管理規范開展實驗室教學和科研工作。將6S 管理理念應用于實驗中,形成6S 管理自覺習慣化。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落實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實驗室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同時實驗室管理人員應不斷加強業務水平,積極參加培訓交流,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能力。
⑥安全: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學生在初次進入實驗室前,要求參加安全培訓和通過準入考試才能進實驗室;明確安全責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實驗室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配備相關的應急處理設備,如滅火器、滅火毯等,樓道裝有應急噴淋洗眼裝置、實驗室配備急救醫藥箱等;張貼安全提示,對于安全風險較高的儀器設備如馬弗爐、氣瓶等張貼醒目的安全標識;強化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制訂危險化學品管理細則,危化品柜實行雙鎖雙人管理,定期對危險化學品進行檢查,對過期試劑進行規范處理。
6S管理在預防醫學實驗室規范化管理應用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通過規范化管理,學生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實驗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6S 管理理念的應用效果主要有:
完善了實驗室的規章制度,極大提高了實驗室的管理效率。通過6S 管理合理規劃功能分區,規范了儀器和試劑的存放,較好地改善了實驗環境,降低了實驗室安全隱患;通過組織實驗室安全培訓和考核,學生的安全責任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保證了實驗室整潔干凈的環境,提高了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效率;在實施規范化管理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自主性,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提升,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職業素養,為學生畢業后能夠高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奠定了良好的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