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欣娜 武亞紅 周彥偉 靳 青 尤軍聯 孫春峰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黃瓜是我國設施蔬菜的主要種類,占比達到47.85%。在溫室黃瓜無土栽培中,基質栽培占77%,是黃瓜產量與品質大幅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溫室黃瓜基質栽培存在長期供應無機營養液、根際鹽分積累嚴重等問題,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因此,為黃瓜基質栽培尋求一條不減產實現提升品質的途徑成為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近年來受資源、環境、成本等因素影響,利用各種有機固體廢棄物配制復合基質備受關注。復合基質是由理化性質不同的有機無機原料混配而成,能夠取長補短,在水、氣、肥等方面表現好于單一基質。為此我們選用以小麥秸稈堆肥、椰糠、蛭石為物料,配制黃瓜有機無機復合基質,進行黃瓜基質栽培試驗研究。
黃瓜基質栽培中無機營養液具有配制合理、營養全面的特點,對保證黃瓜的產量意義重大,有機營養對提升黃瓜品質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們開展了營養液減量增施有機菌液的方式,經過多點試驗,使黃瓜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分別提高了20.99%、18.78%、22.46%、12.32%,實現了在不減產的前提下,提升黃瓜品質。在品質和環保并重的時代,開展日光溫室黃瓜復合基質栽培、有機無機營養液復合供應,為黃瓜品質提升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儲備,對黃瓜減施增效和消減農業面源污染源頭具有重要意義。
1.1 栽培槽。采用硬質塑料栽培槽,槽上底寬0.3 m、下底寬0.22 m、高0.3 m,長度依設施跨度而定,槽間距0.6 m。栽培槽南低北高,坡度5 左右,最南端橫向地下鋪設塑料栽培槽,收集監測排出液。
1.2 供液系統。由營養液桶或營養液池、循環泵、水泵、定時器、供液管道、滴灌管依次連接組成。
1.3 栽培系統試水。定植前對栽培系統進行試水。檢測營養液桶或營養液池是否漏水;檢測供液管道封閉性和滴灌孔出水量;檢測循環泵能否正常開啟;設定定時器。
選擇小麥秸稈堆肥、椰糠與蛭石、珍珠巖進行復配,形成復合基質。小麥秸稈堆肥由本地小麥秸稈和豬糞堆制而成,椰糠選擇進口印度椰糠,蛭石、珍珠巖由本地礦產企業生產。栽培基質的配制比例為5∶4∶1∶1。配制栽培基質前測定單一基質的理化性質。配制的成品栽培基質理化性狀指標基質容重0.35 ~0.5 g/cm3,pH 值6.5 ~7.5,EC 值1.5 ~2.75 mS/cm。
3.1 無機營養液配制。配制營養液水源選擇井水、雨水或自來水;肥料選用純度高、具有較高溶解性的無機鹽類肥料,如Ca(NO3)2、KNO3、KH2PO4、K2SO4、MgSO4、NH4NO3以及螯合物等。本項試驗采用日本園試通用配方。配方如下:硝酸鉀、硝酸鈣、磷酸二氫銨、硫酸鎂。微肥選擇通用配方。根據營養液pH值測定結果調整加入磷酸,直至達到pH 值6.0 ~6.5。營養液電導率EC 根據不同生長期進行調整。
3.2 有機菌液配制。有機菌液由生物菌劑稀釋而成。選擇市售正規企業生產的生物菌劑(本項試驗選擇了北京雷邦斯生產的十億活菌生物菌劑),按照使用說明稀釋,pH 值調整為6.0 ~6.5,形成有機菌液工作液。
春茬選擇早熟、豐產的品種,秋冬茬選擇耐熱、抗病性強的品種,越冬茬選擇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的品種(本項試驗選擇了春茬黃瓜品種津春12)。育苗時選擇市售正規企業的育苗基質,72 孔穴盤單孔單粒播種。為保證育苗質量,選擇專用育苗溫室。播種到出苗期間溫度控制在28 ℃~30 ℃,出苗前保持基質濕度80%;出苗后溫度控制在白天25 ℃~28 ℃,夜間15 ℃~20 ℃,保持基質濕度60%~70%。
壯苗標準:生理苗齡2 ~3 葉1 心,夏季日歷苗齡為20 ~25 d,冬季日歷苗齡為30 ~40 d;株高5.0 ~6.0 cm、莖粗≥3.0 mm,莖稈堅硬;葉片深綠;根系發達,側根數量多、呈白色,形成根坨;無病害。
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株距35 cm,畝定植2 300株。由于栽培基質疏松透氣,為使黃瓜幼苗根系能夠充分接觸水分,定植水采用小水連續灌溉2 ~3 次的方式,直至栽培槽底部有排出液為止。
6.1 溫度管理。定植后到緩苗,白天溫度控制在28 ℃~30 ℃,夜間20 ℃;緩苗后,白天溫度25 ℃~28 ℃、夜間溫度18 ℃~20 ℃;結瓜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8 ℃~32 ℃,夜間18 ℃~20 ℃。冬春季采用縮短放風時間、加蓋保溫被及時進行加溫保暖。夏季采用開啟放風口、加蓋遮陽網等措施進行降溫。
6.2 濕度管理。黃瓜原產地溫暖濕潤,生長期空氣相對濕度以70%為宜。增加空氣濕度采用地面噴水、空中微噴等方式;降低空氣濕度采用開啟放風口、地面鋪設地布等方式。
6.3 光照管理。黃瓜生長需要光照4 萬~6 萬lux。光照過強采用加蓋遮陽網進行遮陽;光照不足開啟補光燈進行補光。日光溫室自然狀態下光照條件能夠滿足春茬黃瓜的生長需要,不需要采取遮陽或補光措施。
6.4 水肥管理。①幼苗期以灌溉無機營養液為主。營養液EC 值1.8 ~2.0 mS/cm,pH 值6.0 ~6.5,基質相對含水量60%~65%。②結瓜初期以根瓜開花結瓜為準。每株黃瓜日灌溉量標準為1 kg,其中無機營養液0.6 kg,有機菌液0.4 kg,通過定時器控制出水量。無機營養液EC 值2.2 ~2.4 mS/cm,pH 值6.0 ~6.5。實時監測栽培槽排出液,保持EC 值小于3.5 mS/cm,高于3.5 mS/cm 時,每株黃瓜灌溉清水1 次,保持栽培基質的相對含水量75%~80%。③結瓜盛期每株黃瓜日灌溉量2kg,其中無機營養液1.2kg,有機菌液0.8kg。無機營養液EC 值2.6 ~2.8 mS/cm,pH 值6.0 ~6.5。實時監測栽培槽排出液,保持EC 值3.5 mS/cm。保持栽培基質的相對含水量80%~85%。④結瓜末期每株黃瓜日灌溉量1 kg,其中無機營養液0.6 kg,有機菌液0.4 kg,通過定時器控制出水量。實時監測栽培槽排出液,保持EC 值小于3.0 mS/cm,保持栽培基質的相對含水量75%~80%。
黃瓜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疫病、霜霉病、靶斑病。主要蟲害有白粉虱、蚜蟲。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原則,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結合科學合理的藥劑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農業防治方法重點選用抗、耐病蟲的優良品種;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田間懸掛信息素黃板、藍板誘殺。并在棚室通風口和入口處設置60 目以上的防蟲網。定植后,每畝掛黃板、藍板各20 ~25 張,高度高于作物30 cm,誘殺蚜蟲、白粉虱。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釋放麗蚜小蜂、瓢蟲,及使用抗生素、抗菌素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等。藥劑防治遵循GB/T 23416.6 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病蟲害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