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清
(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學習能力、學生合作意識和學生品德修養四個方面來體現,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為基礎,將四種能力滲透于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發展的必然。傳統的教育模式沒有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影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必須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創新教育教學策略,深入的對數學教材進行研究,彰顯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學習其實是一個復雜的思維變化過程,學生的思維認知也是由直觀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并且,思維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直接的影響。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這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去對數學問題進行反思、探索、推理、判斷、歸納等,以獲得更好的思維。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進行思考,要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實現一題多解、多題多解,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就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也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教學的過程是實現學生從“教”到“學”的轉變,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發生質的飛躍。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出發,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能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會應用于生活中,當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學生的能力就得到了提升,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真正目的。學生的基礎水平各不相同,學習能力也有所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就應具有針對性,要能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升、有所進步,這樣就能發揮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不僅讓學生擁有了知識,也提升了學習能力。
在新時代不僅要求人才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求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并且團隊合作精神已成為雙贏的基礎。高中數學知識在難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提高,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講解解題的思路和步驟,使學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能力。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數學學習中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小組合作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使組內成員具有不同的學習層次,真正起到一幫一、一對紅的效果。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能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思維交流和碰撞,而且小組合作的學習氛圍是和諧的、平等的,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更好的促進成員的合作與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是思想政治課進課堂的主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在育人過程中的品德修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用自己的職業道德帶動學生,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感和各種習慣上得到提升和鍛煉。高中數學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信心不足的現象,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勇敢、堅韌、勤奮的性格。在數學教學中要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并向學生灌輸正義、愛心和寬容等優良品質,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