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賢
(唐山市樂亭縣第五實驗小學 河北 唐山 063600)
當前,許多行業亟待學校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
對已知定義或規則的“重新發現”,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新觀點等均可以稱為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具有獨創性、靈活性、聯想性、求異性、綜合性等特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盲目遵循某些知識領域長期形成的定義和方法,而是有“不同”的觀點,特別是不滿足于一種解題方法,而是尋求一個問題的多個解決方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與創造性思維。
2.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的重要條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缺乏創新意識,數學教學的氣氛沉悶,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多采用有趣的方法,創設出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2.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組織教學時,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認識長方形的特征》一課的教學中,提前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了解了“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征。良好的學習氛圍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3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一些教師提問的方式和角度相對單一,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慣性思維,甚至會導致學生在數學測試中出現錯誤。因此,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轉變提問方式,進行創新性的提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2.4 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在數學活動中,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是核心素養的體現。例如,學生針對“長方形面積與什么有關系”的問題作出各種“大膽猜測”。鼓勵學生借助學具“仔細驗證”,以證明結論是否正確。通過學具的演示與相互討論,學生最后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是有關系的。該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對自己證明的結論印象深刻,而且進一步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努力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情境,鋪設創造性思維的階梯,制造創造性討論的機會,最終培養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