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含,何燕霞
(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奮斗的實踐主題中演繹進行著為國立命、為國創業、為國創新的理路,在這個過程中熔鑄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這一由各個具體鮮活的精神形態融匯而成的系統性精神集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不僅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勇敢與違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的意識形態進行斗爭,也為實現新時代美好生活愿景積蓄了有利的精神文化資源。因此,進一步闡述這一精神譜系蘊含的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為民情懷、艱苦奮斗以及開拓創新的精髓理念,對于明晰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所面臨的挑戰,從而進一步挖掘和發揮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精髓理念的意識形態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百年風雨征程。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革命、建設、改革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1〕,涌現出許多具有時代代表性的英雄人物,鑄造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2〕。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內涵是,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體現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任務,彰顯崇高道德境界和價值追求,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和引領力的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圖譜。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外延則通過縱橫交錯的維度表現出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坐標構建以建黨精神為坐標原點,以具體精神為橫坐標元素,把歷史發展時期作為縱坐標元素。從橫向維度上分析,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許多重大事件、關鍵人物、重要地域、重要時間節點來分類和組成。從縱向維度上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由具體的歷史方位坐標串聯成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革命的過程中,我們黨帶領人民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為代表的精神形態。其中建黨精神是在各個時期中發展賡續的。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了建立和發展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我們黨帶領人民艱苦創業,鑄就了以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塞罕壩精神等為代表的精神形態〔3〕。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生產致富的改革實踐鑄就了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勞模精神等為代表的精神形態〔3〕。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實踐,鑄就了以脫貧攻堅精神、絲路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三牛”精神、科學家精神、抗疫精神等為代表的精神形態。這些紅色精神是黨和人民在汗水和鮮血中淬煉出來的精神寶藏,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的精神密碼。
王陽明說“以其凝聚而言謂之精”,即理論層面的言論能夠成長為精神層面的力量,需要具有凝心聚力的功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就是一個凝聚著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強大力量的譜系。百年來,雖然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復興的過程中充滿了磨難與挫折,但這并未能打擊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信心與決心,不僅如此,反而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形成了一個個偉大的精神動力。在這些偉大精神的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達成了一個又一個成就,不斷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在挑戰中尋找發展契機。新時代,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這些偉大精神的鼓舞,更需要持之以恒地發揚百年精神譜系的精神性價值。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表現。意識形態是反映社會特定觀念的上層建筑,是反映一定階級或社會集團利益的價值觀體系〔4〕。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則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改革和追求民族復興百年偉大實踐在思想精神層面的反映。當精神具備持續和穩定性的價值作用時,它就會潛移默化地從內部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長期的影響,進而與意識形態建設產生正向互動。因此,從哲學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一種價值觀體系,對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對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境界具有正向的引領作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現和價值表達。而且,只有某種價值觀念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這種價值觀念才有意識形態性質。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根據不同歷史時期、時代主題呈現出不同的主體精神,但是不管精神譜系如何變化與呈現,它的價值與作用目標是相對穩定的;而且精神譜系的精髓理念呈現出延續發展性,猶如一條條紅線貫穿于精神譜系發生發展的始末,這也正是其意識形態性質相對獨立的表現。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隨著歷史發展不斷賡續著獨特的精神形態和價值內涵,同時又有連綿延續的核心意蘊。概而言之,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為民情懷、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整體中的精華,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精髓理念,在精神譜系這個整體中散發著不一樣的魅力。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靈魂內核。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史中應對各種考驗和風險挑戰的精神動能。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當作我們堅定不移的思想根脈。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百年不懈奮斗實踐的目標所在。理想信念的力量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精神坐標中持續沉淀,在時代前進的溪流中流淌積聚,在賡續紅色傳統基因的同時不斷向外延展,融匯更多符合中國國情的時代性精神表現。在敵人的阻擊下頑強建黨鑄就偉大的“紅船精神”;在實現航天夢的路上攻堅鉆研,用一股韌勁勇闖自主創新的科技之路;在抵御糖衣炮彈誘惑中對抗顏色革命的威脅,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應有的貢獻。通過回望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悠長卷譜可以明晰,理想信念這一精神譜系的靈魂內核迸發出的強大底蘊動力就是中國百年來保持進取向上姿態的緣由。
愛國情懷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品格精髓。盡管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主題、任務、成果都是不同的,但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質。不論是在戰火紛飛、救亡圖存的年代;還是在和平發展、復興強大的時期,愛國情懷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這棵參天大樹的根脈,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百年奮斗過程始終歌唱著祖國至上這一主旋律??箲鹁裰械膼蹏閼压奈柚袊伯a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鑄就了共同團結抗日的英雄實踐;抗美援朝精神中的愛國體現在為祖國人民命運和利益抗爭奉獻、為爭取和平英勇殺敵當中,同時展現了維護我國、我軍威嚴的堅強意志,讓中國在國際上立根更穩定扎實;還有載人航天航空精神、新時期的北斗精神等都是無數科研人把報國之志建立在祖國科研復興夢想之上的生動詮釋。
為民情懷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價值導向、政治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標志性屬性。習近平強調:“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5〕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為民情懷不是過去時,而是進行時,其中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內核猶如一條紅線貫穿著中國共產黨古往今來的奉獻實踐。在建黨之初,無數共產黨人就把為人民群眾服務化為個人的理想追求,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就緊緊圍繞著廣大工農群眾開展工作。他們認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要幫助困苦的人民生活更好才不枉付這個時代賦予的使命。最終也在為廣大工農民眾的解放而犧牲奉獻中培育出偉大的建黨精神?!叭嗣窆汀苯乖5?,始終為蘭考人民的貧困狀況憂心與奉獻,為人民整治內澇、風沙、鹽堿“三害”嘔心瀝血,造就了以親民愛民為主要表現的“焦裕祿精神”。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中國共產黨人所有的防控行動都深刻體現了“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這一原則宗旨。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來自不同階層的人民群眾為打贏這場“阻擊戰”作出身體力行的支持,形成了令無數華夏兒女動容的“抗疫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傳承能夠構筑人民群眾積極奮斗的精神家園。這些精神生動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意愿,深刻揭示了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特質理念。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精神凝結史,本身就是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奉獻、艱苦奮斗的實踐歷程凝結體。從以前的“舊”中國時期到現在的社會主義新時代,艱苦奮斗的品質依然在與新的時代主題結合中繼承發展,融匯了很多符合中國國情的奮斗性時代精神表現。常年干旱致使河南林縣人民深受其苦,在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發揮智慧勇闖新路、埋頭開山,最終造就“天河”,鑄就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兩萬五千里漫長艱險的長征路上革命戰士毫不退縮艱苦奮斗最終鑄就了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為祖國科技事業投身荒漠、為百廢待興的國家克服難題,最終創造出了那朵令世界無法小覷的“蘑菇云”。通過回望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悠長的卷譜可以明確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在建設各種精神之中落實奮斗情懷的。
開拓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源頭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攻克難關、成就歷史偉業的重要武器。創新作為中華民族千百年傳承的精神稟賦,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悠長畫卷之中得以傳承和弘揚。通過實踐中國共產黨人向我們證明沒有所謂的“金科玉律”,只有認真分析研究中國實踐并根據實踐銳意創新,中國共產黨人才在經歷無數艱難困苦后走出一條沒有前人現成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鑒,甚至沒有相關理論論證可以指引的新路,最終在井岡山的歷史豐碑上鐫刻下創新性的偉大成果。沒有永遠的弱小落后,只有發揮“敢闖敢干的精神”,才能趕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中國共產黨秉承創新理念領導人民開拓出緊跟改革開放潮流的康莊大道,推動“特區”由弱變強,帶動中國整體發展,鑄就了為人稱道的“特區精神”。沒有沖不破的藩籬,只有開拓進取,匯集廣大人民的力量,才能讓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力攻克新時期的“婁山關”“臘子口”,鑄造了彰顯創業傳統的“脫貧攻堅精神”。
分析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精髓理念的意識形態價值,首先要明晰其面臨的挑戰,然后有方向有目的地分析其精髓理念具有的意識形態價值,以推進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如今,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處于新的發展境遇,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社會改革的推進也使市場不斷開放,利益關系呈現復雜的多元化狀態,再加上現實與網絡的交匯貫通、雙線沖擊,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愈發猖獗,給我國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
首先,互聯網的發展方便了信息的傳播,也為文化交流提供重要載體。但另一方面,信息的復雜化為非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西方國家利用其在網絡等媒體方面的輿論控制權為其價值觀造勢,為吸引中國網民而大力推行資產階級的文化價值觀、推行西方霸權。他們別有用心地利用“人權”“宗教”“民族”等問題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宣稱“中國威脅論”,再加上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魅力的話語表達在國際上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不夠,這些言論表現得更加猖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造成威脅。
其次,國內一些以擊潰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目的的不良思潮,妄圖替代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一元指導地位。這些紛繁復雜的西方社會思潮中有通過否定歷史事實、大肆詆毀歷史英雄人物形象的歷史虛無主義;有鼓吹西方自由、民主等價值觀念是適用于所有國家價值準則的普世價值觀;有誘發極端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有表現為不理智愛國、愛民族行為的激進的民族主義等。這些西方價值觀念和不良思潮對人民群眾的精神進行腐蝕,對價值觀進行歪曲,潛移默化地動搖著我國社會的精神根基,尤其會使一些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領導干部、青少年出現“崇洋媚外”的觀念。給我國青年學生的思想發展帶來錯誤導向,使青年一代對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等精神信仰的淡化;導致有些黨員干部也出現了原則性不強、政治紀律松懈、貪污受賄等觀念和行為。這些錯誤的西方價值觀念和不良思潮局限于眼前、個人的價值追求,忽略全局、長遠的目標追求,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所主張的價值觀相背離,如果不加以重視并及時防范抵制,必定會歪曲全社會價值觀念的走向,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國際上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從而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進程。
首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理想信念這一靈魂內核有利于加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信息復雜化和文化觀念多樣化給我國意識形態局勢帶來嚴峻挑戰,表現為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等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給人們的價值觀念帶來負面性影響〔6〕;社會道德標準的漠視、對精神境界追求的盲目消極性等現象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絆腳石。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這一精神力量的傳承有利于發揮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發揚為理想事業而獻身的精神,幫助人們堅定信念、提高自我的信仰高度;幫助瓦解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觀、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非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負面影響。同時啟示人們以精神譜系中新時代具體精神的展現來充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為堅守理想信念不斷克服難題的英雄故事和先進文化力量來引領社會道德風尚。
其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能夠把各個時代精神中所蘊含的理想信念推廣到黨員干部中,恰到好處地展現中國共產黨人應有的品德素質和精神境界〔7〕。如吸取抗戰精神中艱苦團結的抗爭精神,不斷發揮出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強大魅力。有利于黨員干部保持原則、堅定信仰,為意識形態建設做出應有的領導榜樣。
首先,愛國情懷作為精神譜系的精髓品格在應對不良社會思潮等方面發揮強大的作用。西方價值觀中偏激片面地強調國界消失、愛國主義過時論、個人價值的極端個人主義等,這些明顯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倡的行為準則不相符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愛國情懷主張突破這些壁壘,有助于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國際主義精神交匯融合。同時有助于人民群眾把個人的價值貫通在國家的發展之中,提升公民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增強人民群眾抵御西方意識形態侵害的自覺性。
其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所體現的愛國情懷是對激進民族主義的有力回擊。愛國是人類文明社會共同的價值向度,而激進民族主義則具有排他性的特征。應該警惕用激進的民族主義來混淆愛國主義的錯誤行徑。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愛國情懷體現了一種正向的民族主義導向,其中的精神力量能引導人們把對民族情感與社會的總體背景取向與利益導向結合起來,產生更加理性的情感取向,進而采取更加理智的愛國行動。能有效防止激進民族主義影響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進而對國家現代化進程產生威脅的現象。
再次,可以用愛國精神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侵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8〕面對“歷史虛無主義”對英雄事跡、歷史事跡的歪曲,企圖動搖主流意識形態的行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作為廣大人民群眾跨越時空地域的界限、感知歷史與英雄人物精神力量的重要載體,是分析意識形態問題、增加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權威性精神史料,能夠幫助人們樹立大歷史觀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同對通過對以愛國精神為核心的“五四精神”等相關精神的講解能夠引導人民群眾接續革命前輩的愛國理念;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具體精神所展現的歷史事實分析各類思潮背后的真正目的,能夠增強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從而有效地瓦解歷史虛無主義和價值虛無主義的消極影響。
首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有利于加強黨內的意識形態建設。新時代我國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黨內領導干部廉潔意識的保持與增強存在一定阻礙。有些干部憑借權力謀取私利、中飽私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所傳播的意識形態性話語是為人民群眾發聲、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宣傳標準的。通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各個具體精神建構的系統分析,可以加強對黨內自我成長歷程的了解,更加明晰中國共產黨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這一宗旨使命的歷程,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指引導向。
其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具有的“人民情懷”這一本質內核有利于我國意識形態話語建設。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造成蘇共“亡黨亡國”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蘇共低估了廣大人民的力量〔9〕。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自覺為人民真切關心的利益而奮斗的歷程集錦和話語表達。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具體性闡述能夠幫助人民群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追求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資本”服務、是真正沒有私利的政黨,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所在;同時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人民為中心、加強人民的主觀創造性和團結主動性的歷史史實有利于應對極端個人主義的威脅。針對一些抹殺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功績,把“隔離診治”、倡導“戴口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當作對“人權”的踐踏的聲音〔10〕,抗疫精神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取得的成效是最有力的回擊。在脫貧攻堅精神的引導下,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打下了實踐性基礎。這是對中國共產黨強調全體人民利益的生動確證,也是發揮人民共同力量的結果??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為民情懷為有效應對國內外攻擊我國意識形態的輿論挑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武器。
首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在時代奮斗的過程中盡顯意識形態斗爭的正確方向,正是無數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使得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通過中國革命史實回擊了“告別革命論”的錯誤觀點;正是通過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奮斗史實而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攻擊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非主流意識形態提供了實踐確證。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國、為民奮斗的歷史充分肯定中國共產黨為國之前途、民之命運作出的突出貢獻。在大力傳承紅色歷史精神、弘揚優良傳統中引導全黨始終發揚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有利于同歷史虛無主義等形形色色的不良社會思潮作斗爭。
其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人民群眾和黨員干部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提供精神導向。艱苦卓絕以革命求生存的年代已經遠去。而在和平年代面對多元思想文化侵擾,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艱苦奮斗這一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精神文化,通對闡述精神譜系艱苦奮斗、堅定不移的精神品質,能起到優化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的作用。用紅色人物的奮斗風姿來感染群眾,也為人民群眾擁有為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奮斗的理論與實踐提供精神引領。有利于人民群眾形成對當今意識形態大方向有益的情感導向與政治共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敏銳地發覺輿論導向相對隱匿性的目的,削弱非主流意識形態的負面輿論影響。比如脫貧攻堅精神中為謀求共同富裕的奮斗精神有利于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自身生活質量的提高,讓人民群眾從中體會到奮斗的意義,讓人民認識到只有勤勞才能致富、只有奮斗才能謀得幸福;要努力把自身發展融入社會發展當中,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焦裕祿精神有利于廣大黨員認識到自身身份應有的責任和自覺性,從而秉承艱苦樸素的生活、工作作風,把為人民謀取更好生活而奮斗作為自身終生工作的應有之義。
首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紅色文化的開放特色是面對世界多元文化侵擾時保持定力的關鍵一招。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形成與發展積淀于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主張以創新性、包容性的心態立足當下挖掘時代性思想文化底蘊;主張繼續以世界眼光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價值。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在與世界的交流中始終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為最重要的價值取向,這種立場和方式有利于抵制威脅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消極意識形態影響。
其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面向世界的創新性精神有利于迎接意識形態的挑戰。在眾多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產生威脅的不良思潮中,西方普世價值觀的影響尤為顯著。普世價值觀為美國等少數西方大國提出,把西方的政治霸道和話語傲慢性顯露無遺〔11〕,它將利己的市民當作最后完滿狀態的人,這只能證明它創新狀態的衰弱性。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心懷天下的時代創新性是生動而具體的,比如抗疫精神中中國對世界疫情動向的關注與貢獻、絲路精神主張與其他國家互惠互利等,都是中國努力創設符合中國實際的、特色文明的時代創新性實踐。中國創造的這些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尊重別國的發展道路、為全人類共同價值而努力奉獻的文明,有利于完整對抗“普世價值觀干涉他國內政、擾亂世界秩序,背離世界文明的發展〔12〕”的價值陰謀論。
再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所具有的創新性有利于應對西方國家利用科技競爭力和網絡平臺對意識形態進行操控的行為。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等能夠激勵廣大群眾發揮創新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人們在科技競爭和網絡陣地中爭取更多的領地。在黨內面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利己主義的影響,精神譜系貫徹的黨內自我革命精神和改革創新精神能充分促進黨員干部嚴于律己、勇于革新,從而能夠以更加進取創新的風貌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建設更好的現代化國家。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和民族復興偉業具有能動的促進作用,展現出鮮明的意識形態性〔4〕。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為民情懷、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髓理念韻味悠長、貫通古今,發揮著特定的意識形態價值。而我國意識形態建設面臨多重挑戰,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精髓理念的意識形態性功能進行深刻剖析和弘揚有深切的必要性,有利于抵制錯誤價值觀和西方不良思潮侵蝕,走好意識形態構建之路,推進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新時代傳承;從而為進行具有許多新時代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精神啟示,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必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