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大存量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于2022年5月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轉讓涵蓋89筆不良債權的兩宗資產包。經過7小時249輪網絡競價,兩宗資產包均以高溢價成交,回籠資金共計0.91億元。在該項目處置過程中,北交所充分發揮“平臺+投行”服務優勢,通過精準高效的信息匹配、資源的整合協同及多元化的市場推廣,實現不良債權的收購與盤活,為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化解金融風險提供強大助力。
市場規模快速擴容
不良資產管理行業迎發展良機
2022年6月2日,一場激烈的網絡競價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交易大廳展開。在長達7小時累計249次報價后,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資產”)北京分公司轉讓的兩宗資產包共計89筆不良債權被某投資機構成功競得,其中一宗資產包以95.66%溢價率成交。
時針撥回到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于5月25日印發《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國辦發〔2022〕19號)(以下簡稱“19號文”),明確提出,“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通過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實質性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盤活閑置低效資產。”意見同時強調,“充分發揮產權交易所的價值發現和投資者發現功能,創新交易產品和交易方式,加強全流程精細化服務,協助開展咨詢顧問、盡職調查、方案優化、信息披露、技術支撐、融資服務等,為存量資產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開辟綠色通道,推動存量資產盤活交易更加規范、高效、便捷。”
提到不良資產,一般指的是廣義上的不良資產,出讓方主要包括銀行類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機構。其中,金融機構在經營中形成的、通過購買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不良債權、抵債類股權和實物資產等是不良資產的最主要來源。通俗來講,不良資產就是出現風險問題的資產,或者說某種意義上的“錯配資產”,其雖名為“不良”,但通過重整盤活卻可能獲得優異的回報。
我國的不良資產管理行業起源于1999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財政部出資相繼成立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長城資產,負責接收四大國有銀行剝離的政策性不良貸款,從而支持金融業輕裝前行。在隨后的商業化運營轉型過程中,以上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逐步發展為金融控股集團,成為不良資產管理的中堅力量。經過二十余年發展,我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目前呈現出“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外資系資產管理公司+非持牌民營機構”多元化競爭的市場格局。
作為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的接收方和處置方,同時也是不良資產生態鏈中最主要的參與者,各類資產管理公司獲取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是將收購的不良資產包通過處置、重組、證券化等方式與不良資產包債務人的關聯企業、上下游企業或財務投資者達成處置協議,從而實現盈利;其二是將債權轉換為股權,隨后通過改善企業經營模式逐步提升企業資產價值,最終通過資產置換、并購、重組和上市等方式退出,獲得處置收益;其三則是通過再次出讓,將不良資產包整包或分包賣給二級市場上的非持牌民營機構、個人投資者等,賺取收益。
隨著近年來金融去杠桿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快速擴容。普華永道發布的《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改革與發展白皮書:轉型篇》顯示,2020年中國不良資產整體規模約為5.21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21%;2021年,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不良資產規模達到5.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86%。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原銀保監會”)2022年發布數據顯示,銀行業作為我國不良資產的主要供給者,2021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3萬億元,同比增加0.1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風險水平;2017—2021年5年間,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1.9萬億元,超過此前12年處置總量,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學研判精準施策 助力債權資產高溢價成交
事實上,在近年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國家出臺一系列監管政策,推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主業,創新不良資產處置手段。特別是進入2022年以來,監管層對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出臺諸多利好政策并給予資金支持,行業地位進一步上升。
除上述提到的19號文外,原銀保監會于2022年6月6日發布《關于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主業積極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積極開展受托管理和處置業務、適度拓寬對金融資產的收購范圍、完善不良資產一級市場定價機制、規范開展反委托處置不良資產業務、規范分期付款處置方式”等內容。可以預見的是,在“聚焦主業”的明確監管導向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在維護經濟穩定、化解金融風險和盤活存量資金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近年來不斷加大存量不良資產處置力度,2021年實現不良資產處置凈收益156.90億元,同比增長5.45%。此次長城資產北京分公司債權資產包通過北交所高溢價成交,正是其掘金存量不良資產、實現效益提升的一次生動實踐。
此次掛牌的兩宗資產包共涵蓋89筆不良債權,由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在1990—2005年間發放的貸款產生,長城資產北京分公司于2008—2016年分多筆從各家銀行收購。由于債權形成年代較為久遠,導致孳息非常多,總債權規模超過40億元。
2022年5月26日,兩宗資產包在北交所正式掛牌,其中北京環億通科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億通公司”)等28戶資產包債權總額為6.66億元,包括有抵押戶4戶及無抵押信用類戶24戶,轉讓底價1129萬元;北京市通州鑫利華鎂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利華公司”)等 61 戶資產包債權總額為34.77億元,包括有抵押戶5戶及信用類戶56戶,轉讓底價5220萬元。
截至6月1日掛牌期滿,環億通公司等28戶債權資產包征集到4家意向受讓方,鑫利華公司等61 戶債權資產包征集到3家意向受讓方。在隨后的網絡競價中,兩宗資產包分別經過88次和161次報價,由某投資機構以2209萬元和6940萬元競得,溢價率分別為95.66%和32.95%。
此次債權項目通過北交所實現高溢價成交,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運作成熟。項目自2020年3月起就在北交所進行掛牌預披露,廣泛招商和對接意向方,整體運作時間較為充分,意向方能夠完成盡調、內部定價、上會決策等程序,交易時機成熟。其次,定價合理。本標的總債權規模很大,加之年代久遠,造成財產線索很少、債務企業失聯或已注銷的情況較多,因此債權回收難度極大。轉讓方在定價過程中考慮到上述因素,將價格按照本金折扣,相對于整體債權規模而言向上處置的利潤空間很大。再次,風險分散。單戶不良債權往往風險集中,而本次標的為多戶資產包形態,風險相對分散,處置壓力相對單戶債權會更小一些。此外,市場各方對不良資產處置能力的差異、價值判斷的方法不同等因素也為此次交易造就機會。具體來看,轉讓方定價估值測算基本是以資產包內有抵押戶為估值基礎,賦予較大的回收可能預期;而市場上各類投資者在自己更加靈活的處置方式、更為廣泛的社會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除對有抵押戶定價外,對部分信用類戶也有追償財產線索和估值定價,因此有能力的投資者對資金回收的心理預期會普遍高于轉讓方的心理底價。本次轉讓資產包中有抵押戶是少數,信用類戶更多,反而留給投資者的空間更大,讓投資者認為有資金回收的預期,這也恰恰體現了不良資產處置的要義。
本次債權資產包處置是北交所貫徹落實19號文精神的具體體現,以資產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北交所通過精準高效的信息匹配、資源的整合協同以及多元化的市場推廣,實現高溢價成交,充分體現產權市場發現投資人、發現價格的功能優勢,該項目也因此獲得中央電視臺等眾多主流媒體報道。
“平臺+投行”優勢盡顯
躋身不良資產處置“生力軍”
本項目只是北交所助力化解金融風險的一個縮影,作為產權交易市場領軍機構之一,北交所經過近二十年發展,擁有成熟完善的交易規則體系和智能高效的交易系統,能夠確保整個交易流程的陽光透明和交易程序的依法合規,這是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為緊抓不良資產管理行業風口,北交所于2017年10月搭建“債權資產交易平臺”,充分依托“平臺+投行”服務優勢,為金融機構及非金融企業持有的債權資產、抵債資產、抵債股權提供資產推介及交易服務,并通過專業咨詢、重組顧問、融資等增值服務為困境企業資產盤活及企業重整提供全鏈條的創新服務。
具體來看,在平臺化服務方面,北交所提供項目信息預披露和正式披露服務,在此期間廣泛征集意向投資方,進行市場詢價,提高交易效率;投行化服務方面,在不良資產交易環節的前、中、后期提供業務咨詢、交易方案設計等各類顧問服務,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定制化服務方面,可為交易項目提供從信息披露、宣傳推介、項目路演到交易簽約的全流程服務;此外,對于交易雙方最為關注的資金安全問題,北交所可提供保證金托管服務、交易價款托管結算等服務,確保交易雙方安心無憂。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更加復雜、專業分工不斷細化,單一機構已很難覆蓋所有環節,不良資產處置對整合多方資源的需求逐漸加大。傳統“主力軍”——各類資產管理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下,也開始更為重視與其他參與主體的合作,依托各自優勢建設服務網絡體系。目前,各大資產管理公司均已與北交所實現業務合作,并在“債權資產交易平臺”開通定制化專欄,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成效。掛牌項目分布在全國多個省市,涉及批發零售、農副食品加工、機械設備制造、房地產等眾多行業,資產總規模達數千億元。
北交所“債權資產交易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在探索適合交易所的業務模式,成交規模、成交數量均實現穩步遞增。2022年,平臺共成交項目47項,成交金額174.49億元,已成長為國內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上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為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產提供強大助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現階段,盤活我國經濟和金融體系中積累的不良資產,正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意。未來,北交所將繼續積極參與構建多層次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大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