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齡
腦梗死是指局部腦組織的血液出現供應障礙, 進而致使腦組織缺氧和缺血性病變和壞死, 在臨床上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該種病癥在臨床中屬于腦梗死常見的亞型病癥, 在全部腦梗死類型中約占20%, 引發該病癥的原因也多種多樣[1-3]。本研究旨在探討在早期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治療中, 分別采用阿加曲班和尤瑞克林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108 例早期急性進展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入院編號單雙數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 例。觀察組中男29 例, 女25 例;年齡50~82 歲, 平均年齡(59.74±8.46)歲;發病時間3~42 h,平均發病時間(19.56±8.88)h。對照組中男31 例, 女23 例;年齡47~80 歲, 平均年齡(57.41±8.35)歲;發病時間2~47 h, 平均發病時間(17.99±10.26)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了本次研究的審核, 所有患者或家屬全都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內容, 且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s)
注:兩組對比, P>0.05
組別 例數 性別 平均年齡(歲) 平均發病時間(h)男女觀察組 54 29 25 59.74±8.46 19.56±8.88對照組 54 31 23 57.41±8.35 17.99±10.26 χ2/t 0.150 1.440 0.850 P 0.699 0.153 0.397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國畸形期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指南》對進展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 經過磁共振成像(MRI)或者CT 掃描確診的患者;②年齡≤85 周歲的患者;③入院時癱瘓肢體肌力下降>2 個等級或NIHSS 評分上升>2 分的患者[4];④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交流和認知障礙的患者;②合并嚴重臟器損壞的患者[2];③嚴重心腦腎等相關系統病變的患者;④存在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⑤年齡>85 周歲的患者;⑥最近存在手術史的患者;⑦存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⑧存在大面積梗死和顱內出血的患者;⑨各種原因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即實施基礎治療, 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降脂強化和對腦血管病危險因素進行控制等治療。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為后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 發生異常立即給予對應處理等。
觀察組患者采用靜脈泵注阿加曲班注射液[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93263, 規格:20 ml ∶10 mg(以阿加曲班計)]實施治療, 前2 d 給予60 mg/d, 接下來的12 d 給予10 mg/d, 每天早晚各泵注1 次, 每次用時3 h 泵注完。
對照組采用靜脈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2065, 規格:0.15 PNA 單位/瓶)實施治療。用藥時選擇0.15 PNA的尤瑞克林加入到100 ml 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 1 次/d。為防止低血壓出現, 每次靜脈滴注的前15 min 要把滴速控制好, 絕對不可以將之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的降壓藥物合并使用。
兩組患者均治療2 周。用藥前, 對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進行檢測, 觀察其變化。用藥后2 d 內,每12 小時復查1 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2 d 后對出血傾向進行嚴密監測, 每24 小時復查1 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NIHSS 評分。①療效判定標準[4]:痊愈:經治療后, 患者NIHSS 評分相比入院時降低>90%, 臨床癥狀消失;顯效:經治療后, 患者NIHSS 評分相比入院時降低45%~90%, 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有效:經治療后, 患者NIHSS 評分相比入院時減少18%~44%,臨床癥狀部分好轉;無效:經治療后, 患者NIHSS 評分相比入院時減少<18%, 臨床癥狀沒有好轉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采用NIHSS 評分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損缺情況, 其中包括運動、感覺、共濟、語言和忽視等, 分值區間0~42 分, 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 高于對照組的75.9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NIHS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對比( ±s,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對比( ±s, 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4 32.15±5.45 10.30±3.51a對照組 54 31.82±5.65 16.82±3.52 t 0.309 9.638 P 0.758 0.000
進展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十分嚴重的一種腦血管疾病, 發病后會導致患者產生嚴重的軀體障礙, 如果治療不及時, 則會導致患者致殘或者致死[5-8]。所以,臨床需要重視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本文主要研究采用阿加曲班和尤瑞克林兩種藥物治療早期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 高于對照組的75.9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NIHSS 評分為(10.30±3.51)分, 低于對照組的(16.82±3.5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加曲班治療早期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明顯比尤瑞克林更好。這是因為阿加曲班是新型的抗凝藥物, 能夠選擇性的和人體內的凝血酶催化活性點位進行可逆性結合, 這樣就可以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 有效抑制纖維蛋白原的形成, 還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9,10]。尤瑞克林屬于一種人類尿液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 主要是能將肌肽原轉化成為血管舒張素, 這樣就可以對腦缺血部位的小動脈進行擴張, 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神經元的恢復, 但是總體效果和阿加曲班相比, 還存在一定的差異[11,12]。
綜上所述, 采用阿加曲班治療早期急性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尤瑞克林, 且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 建議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