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墨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 肺癌的臨床治療需要明確病理類型、臨床分期, 通過對患者綜合評估后進行治療方案的合理選擇, 以此獲得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改善癥狀, 延長生存期限[1]。晚期肺癌手術效果不理想, 容易復發, 需要聯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方案, 促進癥狀改善。有研究表明, 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化療治療時, 臨床癥狀會有一定緩解, 短期療效尚可, 可延長患者生存期, 但是中遠期療效不理想, 且化療可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帶給患者生理不適[2]。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療是現代臨床醫學根據癌癥病理機制深入研究成果研發的一種新型抗癌藥物, 將其與化療聯合使用可提高治療效果, 并促進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3]。基于此, 本研究觀察晚期肺癌采用化療聯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療的效果及對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晚期肺癌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37 例。對照組男22 例, 女15 例;年齡35~74 歲, 平均年齡(48.45±8.52)歲;病程6~15 個月, 平均病程(8.15±2.29)個月。實驗組男20 例,女17 例;年齡34~75 歲, 平均年齡(47.45±9.19)歲;病程6~16 個月, 平均病程(8.35±2.5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過病理診斷后確診晚期肺癌;②患者及家屬知情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④預計生存期>6 個月。排除標準:①化療或吉非替尼靶向治療不耐受;②精神疾病;③臨床資料不全;④研究期間死亡。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選擇順鉑+培美曲塞二鈉聯合化療,治療第1 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培美曲塞二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672, 規格:0.2 g/支),劑量按照500 mg/m2計算, 每200 mg 藥物需要在8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溶解為濃度25 mg/ml 的培美曲塞二鈉溶液, 并取適量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稀釋至100 ml, 滴注10 min 以上。治療第2 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7021362),劑量為60 mg/m2, 用藥前2~16 h 和用藥后6 h 內需進行充分水化, 在2 h 內靜脈輸入2 L 的0.9%氯化鈉靜脈用輸液或葡萄糖鹽水。取適量本品, 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釋后靜脈滴注。治療21 d 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4 個療程。
1.2.2 實驗組 選擇化療聯合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治療, 化療方案與對照組一致, 再給予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80014, 規格:0.25 g×10 片)小劑量靶向治療, 0.25 g/d, 1 次/d, 連續用藥21 d 為1 個療程, 持續治療4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4]:腫瘤消失, 且1 個月未見新腫瘤為完全緩解;腫瘤減小≥50%, 持續1 個月為部分緩解;腫瘤減小<50%, 增大<25%為穩定;腫瘤增大≥25%為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②比較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 采集患者晨起空腹周靜脈血5 ml,靜置于恒溫水浴箱1 h, 進行3000 r/min 離心操作5 min,在-20℃下取上清液送檢,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VEGF、CEA、CYFRA21-1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比較 治療前, 兩組VEGF、CEA、CYFRA21-1 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VEGF、CEA、CYFRA21-1 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VEGF(ng/L) CEA(ng/ml) CYFRA21-1(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37 232.57±51.04 169.26±15.57ab 57.08±7.25 38.51±5.22ab 24.14±2.48 7.42±1.12ab對照組 37 233.48±48.24 194.28±8.52a 57.96±6.81 47.36±4.32a 25.00±2.41 13.51±1.78a t 0.079 8.575 0.538 7.945 1.513 17.614 P 0.937 0.000 0.592 0.000 0.135 0.000
肺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 惡性程度高, 且早期無明顯癥狀, 一般在健康體檢或者其他疾病檢查中被發現, 多數已經進入中晚期, 手術治療意義不大, 可采取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方案, 盡可能延長生存期限,改善疾病癥狀,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楊鵬[6]研究中將70 例晚期肺癌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分別進行單純化療治療和化療聯合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治療, 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 兩組治療后腫瘤標志物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說明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聯合化療在晚期肺癌的臨床治療中具有很高的用藥價值。丘蕾[7]研究中證實, 對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聯合化療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單純化療, 且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下降明顯。化療是晚期癌癥常規治療方案, 培美曲塞二鈉和順鉑應用較多, 其中培美曲塞二鈉是抗葉酸制劑, 用藥后可對癌細胞內葉酸依賴性正常代謝過程進行破壞, 使得細胞復制受到阻礙, 抑制腫瘤生長[8]。順鉑是通過與DNA 產生鏈內式鏈間交聯抑制DNA 合成, 同時也可抑制蛋白質和RNA 合成, 阻止腫瘤生長[9]。靶向治療是近些年應用逐漸廣泛的新型抗腫瘤方案, 常用藥物吉非替尼可以對致癌位點進行明確和特異性選擇, 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 加速腫瘤細胞凋亡[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78.38%高于對照組的56.7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在晚期肺癌的臨床治療中綜合療效高于單純化療。治療后, 兩組VEGF、CEA、CYFRA21-1 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對于晚期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較大, 可促進其水平下降。
綜上所述, 在晚期肺癌治療中應用吉非替尼小劑量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方案, 獲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明顯, 與單純化療比較更具治療價值, 應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