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桂蘭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發生在子宮內膜外的婦科疾病,其發病機制可能與機體炎癥反應、免疫紊亂和遺傳等因素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 截至2021 年,全球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例數已經累計超1.9 億例, 且發病例數呈逐年遞增趨勢。目前, 臨床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其中手術治療創傷較大、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較高, 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亮丙瑞林微球是臨床常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藥物, 通過抑制孕激素和雌激素的生成, 達到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目的[1-3]。本研究分析亮丙瑞林微球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雌激素水平、生活質量評分、VAS 評分、血清炎癥反應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影響,探討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 為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2 年6 月被本院收治的80 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 采用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0 例。對照組年齡21~48 歲, 平均年齡(34.30±7.88)歲;病程6 個月~3 年, 平均病程(1.46±0.58)年。研究組年齡22~49 歲,平均年齡(35.87±7.01)歲;病程6 個月~3 年, 平均病程(1.50±0.61)年。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平均年齡(歲) 平均病程(年)研究組 40 35.87±7.01 1.50±0.61對照組 40 34.30±7.88 1.46±0.58 t 0.941 0.301 P 0.349 0.76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21~50 歲;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標準;盆腔有包塊;有性交痛、痛經和腹部痛疼等癥狀;依從性良好, 能完整完成研究內容;對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具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的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 個月內接受過其他藥物或手術治療的患者;對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臨床資料缺失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孕三烯酮膠囊(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80020, 規格:2.5 mg/片)治療, 在月經第1 天和第3 天分別服用1 次, 2 次/周,2.5 mg/次, 4 周為1 個療程, 連續治療6 個療程。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皮下注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852, 規格:3.75 mg)治療, 3.75 mg/次, 若患者體重<50 kg, 則給予1.88 mg/次, 初次給藥從月經第1~5 天開始, 每4 周注射1 次, 連續治療6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 患者各項臨床癥狀、體征均恢復正常, 且子宮包塊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 患者各項臨床癥狀、體征及子宮包塊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 患者各項指標、體征及子宮包塊無明顯變化或更嚴重。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例數×100%。
1.4.2 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 ①采用VAS 評估患者疼痛程度, 評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重, 評分0~10 分。無痛為0 分;輕微痛疼但能忍受為1~3 分;痛疼并影響睡眠, 但尚能忍受為4~6 分;疼痛強烈, 影響食欲及睡眠為7~10 分。②采用SF-36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 該量表總分0~100 分, 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3 治療前后CA125、VEGF、雌激素水平 ①分別于治療前后收集患者靜脈血3 ml, 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血清中CA125 和VEGF 水平。②分別于治療前后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 在3000 r/min 條件下離心處理15 min, 去上清液待測, 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P、FSH、E2和LH。
1.4.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包括潮熱、腰痛、腹痛。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VAS 評分和SF-36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VAS 評分低于本組治療前, SF-36 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 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VSA 評分 SF-36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6.57±1.07 2.06±0.64ab 57.29±5.57 92.67±8.82ab對照組 40 6.39±1.03 4.85±0.95a 58.24±5.63 72.88±6.30a t 0.767 15.405 0.759 11.548 P 0.446 0.000 0.450 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P、FSH、E2、LH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P、FSH、E2水平均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LH 水平明顯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P、FSH、E2水平低于對照組, LH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P(nmol/L) FSH(U/L) E2(pmol/L) LH(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30.95±9.67 16.53±6.51ab 8.23±1.34 4.64±1.06ab 280.21±50.49 240.37±38.20ab 7.09±1.28 12.98±1.67ab對照組 40 31.02±9.70 21.38±6.85a 8.27±1.35 6.35±1.28a 281.36±50.62 267.39±40.07a 7.16±1.31 9.62±1.50a t 0.032 3.246 0.133 6.508 0.102 3.087 0.242 9.467 P 0.974 0.002 0.895 0.000 0.919 0.003 0.810 0.000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比較治療前, 兩組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均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比較( ±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A125 和VEGF 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CA125(U/ml) VEGF(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36.95±3.02 20.15±1.94ab 183.29±30.57 106.58±21.55ab對照組 40 36.28±2.97 27.38±2.06a 182.60±29.81 139.62±25.64a t 1.000 16.160 0.102 6.239 P 0.320 0.000 0.919 0.000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治療期間發生腰痛3 例、腹痛5 例、潮熱3 例,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5%(11/40)。研究組治療期間發生腰痛1 例、腹痛2 例、潮熱1 例,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4/40)。研究組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常見的婦科疾病, 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 手術治療因無法清除微小的病灶且對患者創傷較大, 易誘發并發癥或導致疾病復發, 因此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完全清除病灶。亮丙瑞林微球的生物活性較高, 能夠有效刺激機體分泌促性腺激素, 降低患者卵巢分泌激素, 長期使用亮丙瑞林微球能夠降低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 減少病灶積累和生成, 達到治療的目的[4,5]。雌激素水平低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主要特征, 低含量的雌激素水平導致垂體反饋調節作用較小, 致使患者體內雌激素(P、FSH、E2和LH)水平上升[6-8]。利園夢等[9]通過觀察分析發現, 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后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均明顯改善, 臨床癥狀也明顯緩解。本研究結果顯示,經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后,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優于對照組, VSA 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上述文獻研究報道結果一致。
據研究表明, 90%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CA125 水平與病程進展有關[10,11]。VEGF 與子宮內膜形成和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密切相關, 其能夠誘發新生血管的生成, 促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發展[12,13]。本研究結果發現, 與對照組比較, 研究組血清中CA125和VEGF 水平顯著降低, 且降低幅度越大, 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越明顯。
綜上所述, 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療效顯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通透程度, 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癥狀, 減少患者血清中的炎癥反應,降低患者藥物不良反應, 大幅縮短患者恢復周期,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