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學數學作業問題極其重要,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新理念下,在高質量輕負擔的指導思想下,精細作業管理過程,充分發揮作業在教學過程中的檢驗、診斷、鞏固和反饋的作用,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走內涵發展的當務之急。我從三個方面即小學數學作業的基本要求、設計與批改談談一點初淺的看法。
一、小學數學作業的基本要求
主要是針對當堂課所講的基礎知識和重點內容精心選擇和設計題目,時間一般應在 15分鐘左右,要求當堂完成。課堂作業的作用在于促進每一個學生及時鞏固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若有學生未能按時完成作業,說明該學生在本課學習上存在障礙此時教師應予以及時地、針對性輔導,努力防止出現“學困生”。因而,教師備課時要認真備作業,為學生量身定制作業,上課時心中要有作業才能使上課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二、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講究作業設計的藝術,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富于思考、探究性的作業。
1、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設計實踐性作業。
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接觸社會,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布置作業時可以嘗試符合新理念的作業方式,比如實踐調查、數學實驗、數學日記、小制作、小課題研究等。
2、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設計層次性作業。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和成功的機會,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任何一個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環境,使每個學生成為實踐的成功者。可將作業難易程度分為 A、B、C 三個層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可選擇C,中等可選B,稍差可選A。這樣設計可以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避免作業的單調。枯燥,同時也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要點、積極思考,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設計探究性作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此,在作業設計時,可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
三、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
評語是批閱作業的一種方式,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的優缺點,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統一的進步。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以下幾種方法值得我們嘗試。
1、利用評語指導方法。
當學生作業中出現計算、觀察、分析的錯誤時,可以利用評語進行方法性指導,讓學生明白正確的解題思路。特別是在解應用題及利用簡便方法計算的時候,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不明確而產生的錯誤。
2、利用評語激發學習興趣。
恰當的評語,不僅能給學生指導學習方法,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如,對一些作業完成較好的作業本,不妨寫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細心!”“真聰明!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老師的驕傲!”表揚優生但也不能責罵較差的學生,相反,應抓住其閃光點,適時給予鼓勵。如“好樣的,有進步,繼續努力!”“看到你在進步,老師真為你高興,因為你付出了勞動”“你準行,老師相信你!”這樣帶感情色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到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充滿了希望,從而逐步產生濃厚的興趣。
3、利用評語拓寬數學思路。
數學老師在批改作業時,如果能在留意學生解題正誤同時,注意發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適時的精妙之語,給學生以點拔,更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展思路,發揮潛能。
4、利用評語養成良好習慣。
對學生作業的評改,不能只停留在判斷正誤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基礎。
教師在數學作業批改中,要更新觀念,著眼于學生素質的提高,著眼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的實效性。
作者姓名:李文軍,男,48歲,漢川市分水鎮播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