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隨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農藥殘留是當代人們所關注的重點,而農藥是防治病蟲害在主要方法,過度使用農藥不僅影響人們身體健康,也對生存環境造成惡劣影響,且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也不利于經濟發展。如何在保障有效防治果樹病蟲害的同時,減少果實中的農業殘留為農業專家的重點工作內容。在此背景下,針對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使用進行研究,簡述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類型,分析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致力于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防治;污染問題
在果樹生產活動中,病蟲害嚴重危害果實質量,果農需要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了解病蟲害防治的根本性問題,幫助果農了解更多關于農藥使用的知識,共同研究合理的果樹病蟲害防治措施,避免在解決病蟲害問題過程中,使用過量農藥給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在果樹種植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病蟲害問題愈加嚴重,若果農錯誤使用農藥的劑量、類型,不僅不能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還容易引發污染問題,不利于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在農業領域中,病蟲害屬于重要問題,研究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不僅可以解決果樹種植問題,還可以為綠色化農業發展提供可行性意見。
1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類型
1.1 對土壤、大氣的污染
在果樹的整個生長周期中,由于害蟲數量、類型較多,果農需要多次向果樹噴灑農藥,進一步加大農藥的危害性。果農在噴灑農藥過程中,部分農藥進入土壤、大氣中,部分農藥停留在果樹植株上,停留在土壤、大氣中的農藥直接對土壤和大氣造成不良影響,停留在果樹植株上的土壤可以防治病蟲害,但在陰雨天氣時,農藥隨著雨水散落在土壤中,給土壤造成一定危害,若在炎熱天氣時,農藥被陽光蒸發,直接進入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的后果。農藥對土壤造成傷害,破壞土壤的透氣性,打破土壤生態循環和有機物結構。農藥對大氣造成傷害,嚴重破壞大氣層,加重全球變暖。農藥對土壤和大氣的污染,使土壤和大氣中的平衡結構被打破。
1.2 對居民、牲畜的污染
在一般情況下,果樹種植園周圍居住的居民數量較大,且有圈養的牲畜,若果農噴灑大量農藥,在種植園附近居住的居民和牲畜容易受到遭受污染。果農需要采用專業設備開展農藥噴灑工作,但受到部分果農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專業設備支持、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各種因素影響,使得果農吸入農藥顆粒,侵害果農的免疫系統和其他內臟器官,從而引發疾病,不利于維護人體健康狀態。針對在種植園附近居住的人類和牲畜,大氣遭到農藥污染,人類和牲畜在呼吸過程中,農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體內,打亂人類和牲畜體內平衡。除此之外,農藥進入河流中,造成水污染等嚴重性后果,牲畜直接飲用被污染后的水,無法維持正常生命狀態。不合理運用農藥,則會對人們、牲畜造成污染,產生嚴重后果,即機能損壞、中毒或死亡等。
1.3 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在種植園內,不僅擁有害蟲,還存在瓢蟲、青蛙等生物,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瓢蟲和青蛙屬于捕食者,它們以害蟲為主要食物,但部分果農沒有意識到種植園內的生態系統,依舊應用農藥解決污染問題,容易對種植園生態和環境造成污染。在果農噴灑農藥之前,沒有考慮農藥的濃度和配方,不僅可以消滅害蟲,還對瓢蟲、青蛙等害蟲的天敵產生威脅,影響種植園生態平衡,使種植園生物鏈出現斷裂問題,反而導致病蟲害問題沒有得到根治,環境污染等其他問題也隨之出現,不利于果樹生長。農藥對生態和環境的污染,造成生態失衡的后果,不符合“保護環境”理念。
1.4 對果實、植物的污染
病蟲害影響果樹的生長效果,為有效控制各種病蟲害,果農應用大量農藥,旨在消滅病蟲害,但在此過程中,果樹的健康生長也遭到威脅。在果實成熟期間,果樹容易受到病蟲害危害,若使用大量農藥,農藥顆粒停留在果實表面,并隨著雨水和日光照射進入果實內部,使果實中殘留部分農藥,直接影響果實的質量,從而引發食品安全問題。若人食用農藥殘留的果實,有害物質跟隨果實進入人體內,針對少量有害物質,人體的免疫細胞可以將其降解,降低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針對大量有害物質,人體免疫系統難以抵御有害物質的侵略,給人體健康帶去不良影響。農藥對果實和植物的污染,使食物品質難以得到保障,不利于人類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2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
2.1 農藥使用范圍廣泛
農藥使用范圍廣泛屬于農藥污染問題的直接影響因素。在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背景下,農業發展速度較慢,部分果農為創造更多利益和發展機會,將果樹種植的重點放置在產量指標上,忽視果實質量,在防治病蟲害時,致力于應用農藥解決問題,其認為在噴灑農藥之后,果實的產量可以得到保障。同時,果農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專業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在噴灑農藥時,選擇大規模噴灑方式,當看到病蟲害時,反復噴灑農藥,直至果樹不再遭受病蟲害危害,不僅破壞環境,還降低果樹質量。近些年,受到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冬季的平均溫度較高,部分害蟲的冬眠周期縮短,在沒有充饑食物的情況下,它們對果樹更加“熱情”,進一步給果樹防治工作帶去威脅,針對此種情況,果農采取噴灑大量農藥的方式防治病蟲害。果農對農藥的依賴性較強,在噴灑農藥過程中,沒有采取合理措施,給整個生態環境結構帶去不良影響,針對生命力頑強的害蟲,果農選擇加大農藥劑量、縮短噴灑農藥的間隔時間等方法,加深農藥污染程度。
2.2 果農缺乏農藥知識
大部分果農出身于農民,果實種植多以自身經驗為主,并未進行系統性學習,缺乏基礎性病蟲害防治知識,在噴灑農藥過程中,容易出現不當行為。大部分果農缺乏農藥知識,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不重視積累經驗,降低果樹的實際價值。果農在病蟲害防治中不規范使用農藥,不僅無法杜絕病蟲害問題出現,還使果樹出現葉片干枯、植株死亡等問題,對果樹健康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果農在控制農藥應用量過程中,忽視果樹實際生長狀況,直接影響農藥噴灑效果。果農沒有考慮實際農藥噴灑情況,直接根據病蟲害的數量確定農藥劑量,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部分果農在配置農藥過程中,不考慮不同農藥含有的成分,將多種農藥混合使用,不僅無法消除病蟲害,還給果樹帶去危害。果農缺乏農藥使用相關知識,忽視果樹的實際發展情況和環境,病蟲害防治工作無法被及時落到實處,還直接影響果樹的生長狀況,不利于保障果實質量。
2.3 果農環保意識不足
果農沒有充實的環保意識,在應用農藥防治病蟲害過程中,僅考慮果樹種植和產量情況,忽視環境保護工作,其選擇的施藥方法不科學,難以達到病蟲害防治預期效果。果農對環境保護工作關注不夠,環境保護內容了解不深,不利于開展農藥防治工作。果農不能主動學習環保知識,不考慮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制定的針對性政策,無法意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作用。果農已經形成基本的行為習慣,若在其思想中直接加入環保思想,果農難以直接接受,不利于提高環保效率。果農忽視環保工作,無法將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農藥使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污染效果較嚴重,對果樹栽植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3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應對對策
3.1 開發新型農藥
為降低農藥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程度,農業技術人員需要開發新型農藥,并推動農業發展。在研發新型農藥過程中,農業技術人員以其危害程度為核心考慮因素,重點考慮農藥濃度、使用規范等指標,提升農藥規格,完善使用制度,使農藥可以滿足保護環境的需求。在新型農藥包裝中,農業技術人員添加詳細的農藥使用手冊,包括農藥配比、適用情況和噴灑規范,使果農可以按照具體要求完成農藥噴灑任務。農業技術人員不斷總結經驗,部分農業技術人員已經發現,環狀類驅蟲劑可以減輕農藥的危害程度,其具有安全、環保性特點,經過大量實驗證明,環狀類驅蟲劑可以被廣泛應用在新型農藥生產過程中,有效去除農藥中的高毒性物質。地方政府關注新型農藥開發工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開發新型農藥,及時控制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出現,同時,在應用新型農藥基礎上,有利于提高果樹病蟲害防治效率。在信息化時代,農業技術人員廣泛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大開發力度,研究農藥使用污染的根結問題,選擇對生態環境不會構成威脅的材料,制作合適、生態化的農藥,將“保護環境”的政策落實。農業技術人員研究無污染的農藥產品,不僅可以解決果樹病蟲害發展問題,還可以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目標。
3.2 推廣農藥知識
由于大部分果農缺乏農藥使用知識,農業技術人員作為農業支持方,需要加大推廣農藥知識的力度,使果農可以掌握合理應用農藥的措施,降低農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農業技術人員在果農之間普及農藥使用知識,同時,當果農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出現相關問題,農業技術人員應該及時幫助果農解決相關問題,避免給后續果樹種植工作產生不良影響。第一,農業技術人員鼓勵果農利用生物鏈控制病蟲害生長數量,一方面,果農在種植園中放置青蛙、蛇等生物,使它們與害蟲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物鏈,利用青蛙等生物消除病蟲害,也可以在果樹上放置蜂蟲卵卡和隱系蟲,既不會對果樹植株正常生長造成威脅,還可以抑制病蟲害繼續生長,果農利用生態方式防治病蟲害,有利于維護生態環境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果農在普通的農藥中添加果樹專用霉效鏈,抑制農藥的危害性,避免果樹出現潰爛病,將農藥的作用有效延伸。第二,農業技術人員直接在種植園為果農示范農藥的應用方法,在種植現場幫助果農解決實際問題,幫助果農增長種植知識,有利于改善種植現狀,并及時限制病蟲害,增強果樹病蟲害治理效果,提高果樹種植水平。第三,農業技術人員根據果樹實際生長情況,為果農提供合適的農藥噴灑設備,實現果樹病蟲害的技術支持,并引導果農加強防范,避免給果農身體健康帶去威脅,針對部分細節問題,農業技術人員加大管理力度,例如,為果農介紹新型噴灑技術,以此代替傳統手動式噴壺,發揮農業機械技術在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3 增強環保意識
農業技術人員幫助果農增強環保意識,使果農意識到正確使用農藥的重要性,引導果農完善農藥噴灑流程。農業技術人員引導果農學習相關新興技術,提升其病蟲害防治專業能力,引入合理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健全果樹病蟲害防治體系,使各個防治環節被有效控制。農業技術人員為果農講解相關法規政策,增強果農的政治覺悟,使果農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主動減少農藥使用量,從基礎環節中減輕農藥對果樹的危害。農業技術人員組織果農定期學習果樹病蟲害防護相關知識,如農藥配置方法、農藥適用環境、農藥的應用危害等,強化果農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避免果農再次出現濫用農藥問題。針對實際種植情況,農業技術人員根據具體的氣候環境、生長規模、土壤質量和果樹種類等內容,選擇合理化、個性化病蟲害防治方式,為果樹創造一個安全、科學的生長環境,避免果樹受到病蟲害侵蝕。農業技術人員加大農藥使用制度推廣力度,及時幫助果農優化果樹生長環境,根據不同類型的害蟲,選擇不同的防治方法,并引入氨堿類殺蟲藥試劑等環保型農藥,不僅有利于控制果樹病蟲害影響程度,還可以推動農業發展,提高整體經濟水平。農業技術人員通過宣傳工作,加深果農對環保工作的理解程度,使果農擁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和意識,充分解決果樹病蟲害中農藥污染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領域中,果樹種植工作屬于重要內容,為防治病蟲害,果農專注于增加農藥使用量,給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果農應該重視農藥使用工作,加強環保意識,重新制定病蟲害防治計劃,控制農藥使用量,應用多種方法控制害蟲數量,維持種植園生態平衡,以此控制農藥對生態環境的危害,農業技術人員幫助果農找到農藥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控制農藥污染程度,推動果樹種植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世興.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改進及應用探析[J].種子科技,2022,40(21):100-102.
[2] 高瑜.果樹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分析[J].種子科技,2022,40(20):85-87.
[3] 周蓓.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污染問題及對策探討[J].種子科技,2022,40(20):118-120.
[4] 柴宏偉.朝陽地區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J].新農業,2022(17):36-38.
[5] 高瑜.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J].種子科技,2022,40(16):88-90.
[6] 趙進鋒.果樹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研究[J].種子科技,2022,40(12):49-51.
[7] 王巧云.北方果樹種植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6):117-119.
[8] 馬孟增,王月.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探究[J].南方農業,2022,16(10):194-196.
[9] 郭敏藝.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22(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