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永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

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形成的,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疾病發生的前期,必然存在一定的誘因。如果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就要從青少年時期避免該病的誘發因素。比如,在飲食上,很多青少年存在暴飲暴食的情況,這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在青少年時期,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比較多,一旦輕視這些因素,久而久之容易導致疾病發作,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扼殺在初始階段。
與老年人群相比較,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原因更復雜,并且大多都是因為飲食不潔、生活不規律所致,下文總結了主要原因:
吸煙人群極易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致死性較高的心血管疾病。臨床研究數據統計顯示,吸煙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比肺癌高,并且疾病在首次發作時,猝死的風險性較高。同時,過量飲酒會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與心房顫動的發生風險。因此,青少年必須遠離這些不良生活習慣。
如果長時間在凌晨2 點以后入睡,神經系統就會出現紊亂,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的發生。長時間熬夜也會導致身體處于過度疲勞狀態,機體免疫力下降,這也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當代青少年因為學習、補課、工作等原因,運動時間明顯減少,經常出現久坐不動的情況,導致脂肪大量堆積,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
肥胖人群的體內會儲存大量的脂肪,而脂肪會在血液中沉積,導致血管逐漸狹窄,對心臟與大腦的血液供應產生一定的影響。
青少年在飲食上更偏愛甜食、咸食、油膩性食物,過多攝入高糖、高油類食物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
情緒化或壓力較大的人更容易患上動脈硬化。如果長時間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就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出現血管痙攣癥狀,進而使血管內壓力上升,損傷到血管內皮組織,最終形成動脈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性改變,導致血管管腔狹窄、堵塞,影響心肌正常供血,出現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繼而誘發的一種心臟病。對于青少年來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狀態等,都是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如果精神長時間處于緊繃狀態,生理上就會處于亞健康狀態,在無形中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生風險,劇烈運動、暴飲暴食、情緒刺激等也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內血流供給出現持久性中斷,出現心肌壞死。青少年出現心肌梗死往往是因為過度勞累所致,如果學習或工作的壓力比較大,在大量消耗體能后,就會加重心臟負荷,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血管擴張出現問題,繼而導致短時間內心臟缺少血液供給。而缺血缺氧癥狀會誘發動脈痙攣,繼而使心肌缺氧加重,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出現心肌梗死。
雖然心肌梗死的發生比較突然,但是在發病之前身體會出現一些征兆,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①聽力突然下降或雙耳失聰;②臍周疼痛,如果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出現此種癥狀后,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③腳底像針扎一樣刺痛;④左腿出現酸麻脹痛癥狀;⑤胸口突然感覺有束縛感,就像被膠帶纏繞一樣;⑥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突然出現頭暈或者長期頭暈;⑦高危人群突然出現肩背部疼痛;⑧左上肢無力,此種癥狀并不是個別患者出現,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都會出現左上肢不適、左側肩胛骨酸脹的情況,有時用不上力,在檢查時會發現心肌缺血,服用藥物之后癥狀會明顯改善或消失;⑨突然乏力、變懶,此種癥狀在青少年當中比較少見,個別患者會出現嗜睡、乏力的情況。在生活中,青少年一旦出現了胸悶、胸痛癥狀,就要立即撥打120,原地不動等待救援人員,千萬不能忽略癥狀或者聽信偏方,這樣會導致病情延誤,對心肌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控制鈉鹽的攝入。適當增加鉀的攝入量,并減少鈉的攝入量,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g 以內。烹飪食物的時候,盡量少放鈉含量比較高的調味品,如醬油、味精等;避免或者減少食用鈉鹽含量高的加工食物,如腌制品、火腿與咸菜等。飲食上適當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等鉀含量高的食物。
合理選擇膳食。盡量選擇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并選擇低脂奶制品來限制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控制體重。應該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之內。18 歲以上青少年的身體質量指數在18.5 ~23.9 kg/m2內屬于正常范圍,男性的腰圍應該控制在90cm 以內,女性的腰圍應該控制在85cm 以內;18 歲以下青少年由于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身體質量指數不能準確評估青少年健康狀況,建議由專業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可以繪制生長曲線或與同齡同性別的孩子進行對比,評估生長發育情況。
堅持體育運動。每周至少進行4 次中強度運動,如游泳、步行、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每天累計30 ~60 分鐘即可。在工作、學習之余,應該有意識地進行適量運動,有助于緩解精神壓力。此外,應該保持心情愉悅,每天要保證有7 ~8小時的睡眠時間。
定期體檢。體檢可以更好地了解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人群,如果體重超標,應該注意控制體重;如果經常出現胸悶癥狀,就要留意是否存在心血管問題。
總之,青少年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視,疾病對生命安全會產生較大的威脅。青少年應該認識到疾病對身體的危害性,養成健康的生活行為與飲食習慣,從根源上杜絕心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