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勒川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全球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尤其迅猛。數字經濟新浪潮,將帶來從創新應用到信息基礎設施等各個層面的新一輪發展機遇。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5%,總量居世界第二;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獨立組網網絡,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成為5G應用主戰場;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市場規模接近4000億元,同比增長約32%,算力基礎設施規模提升……在數字經濟發展快車道上,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之一,中國敏銳把握數字化轉型歷史機遇,堅持創新發展,以要素為“基”、以產業為“核”、以人才為“本”,積極帶動經濟社會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踏浪前行。
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專家學者們暢談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態、構想數字治理的未來前景、探索數字經濟的增長熱點,為數字經濟產業升級指出新方向,為“數字中國”的加快發展描繪新圖景。

在許多領域,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促進創新、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動力。它同樣也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其蓬勃增長,促進了制造與服務行業崗位的增加。數字政府則為商業與服務業的繁榮提供了支持框架。不斷擴大的數字生態系統在推進各級發展目標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物聯網、云和移動計算等在支持人類福祉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但是,不斷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使其帶來的好處黯然失色。濫用數字工具已經導致錯誤信息、虛假信息、仇恨言論、網絡犯罪和網絡空間軍事化等問題增加。
必須采取措施,包括通過監管措施等,來解決這些問題,并在網絡安全和在線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我們必須在數字化轉型之旅中走出一條更全面的通路,增強網絡安全保障,尊重個人隱私,保護支撐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的關鍵數字基礎設施。
聯合國已經深刻地意識到這項要務的迫切性。聯合國各部門正在其規范和標準制定、人工智能倫理、數據治理、監管沙盒和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中尋求協同效應。
目前正在修訂的《全球數字契約》預計將制定一系列原則、目標和行動指南,以推進開放、自由、安全和以人為本的數字未來。通過《全球數字契約》框架下的數字合作,聯合國成員國將有機會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致力于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一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勢夯實。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包括數量龐大的5G基站、IPv6地址資源等,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步伐加快。重點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取得進展,工業企業數控化力度不斷提升,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等示范標桿不斷涌現,新應用、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推動百姓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三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壯大。軟件業務收入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新興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
未來將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發展。首先,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其次,聚焦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融合應用,加速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推動重點領域的創新應用示范標桿建設;最后,持續增強數字發展動能,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經濟新引擎,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的壯大。
北京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城市標桿,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北京市以及各方面的交流協作,共同把握機遇,譜寫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數字經濟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我分享三點關于數字經濟賦能發展的學習體會。
一是打造現代化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我國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環境,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強數字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數字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和數字產業化高質量發展。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紅利,催生更多新生產方式、新商業模式、新產業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建設智能高效數字政務和普惠便捷數字社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數字政務制度規則創新,推進政務數據有效共享、政務高效協同。統籌部署一體化政務系統建設,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加強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在線服務效率。通過“一網通辦”推進政府服務由單一被動向主動轉變,通過“一網統管”推動公共管理由簡單粗放向精細治理轉變,通過“一網協同”推動政務運轉由部門分治向多部門協同轉變。

三是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在數字經濟中的賦能作用。實施大數據戰略,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推進數據要素價值按需有效釋放。健全政務數據開發利用合規程序和安全管理辦法,穩健推進政務數據有序開放與開發應用。結合政府和市場力量,推進數據中心、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培育數據資產評估和數據經紀組織,探索數據資產定價機制和交易流通市場規則。加快推進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深度融合與開發利用,推進政務數據應用場景先行先試,建立容錯機制,在試點示范中提高數據治理、數據標準質量、數據安全管理和服務支撐水平。
本次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數字經濟邁向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將以數據驅動發展,以智能引領未來,為世界數字經濟的合作與發展做出貢獻。

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拉薩高峰論壇的召開,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西藏一貫關心厚愛,北京市委市政府對拉薩的一貫大力支持。
作為國家確定的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西藏擁有得天獨厚的低電價、低壓、低溫、低勢、低流和空氣潔凈度全國第一的優勢。此外,拉薩市還出臺了六大類、三十條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并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京拉協作的深入推進,使拉薩成為投資西藏的首選之地。
近年來,拉薩市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數字化建設,成為國家雙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綜合試點城市、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及區域性國際通訊業務中心。數字拉薩正以嶄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在搭建數字橋梁、跨越喜馬拉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我堅信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將進一步加速拉薩高質量發展并為其插上數字翅膀,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的發展格局。
我熱情期望社會各界提供寶貴指導,并幫助宣傳推介拉薩。歡迎廣大企業家朋友深耕數字發展,投資新業拉薩,共同打造對內聯通、對外開放的數字高地,分享東數西算的數字紅利,共譜數字中國的拉薩篇章。拉薩市將竭誠為數字企業提供數據存儲、備份、加工等優質服務,并為其提供最優的政策、最好的環境和最佳的平臺,幫助有志于攀登數字屋脊的企業在雪域高原上騰飛。

2023年開始,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像沉寂多年的火山突然噴發一樣,席卷了整個科技行業。2023年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主題為“數據驅動發展、智能引領未來”,這些都標志著社會已經進入數智時代。
數智時代是數據和智能的時代。數智時代和傳統時代相比,社會安全生產事故的誘因將完全不同,網絡攻擊將成為最主要的誘因。而攻擊數智系統將成為未來戰爭和犯罪的主要形式,其原因是數據發生了三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數據從“死”到“活”,在復雜流動中產生更大風險;第二個變化是數據從虛到實,攻擊暴露面越來越大;第三個變化是數據從賤到貴,價值越來越高,損失也更難承受。數智時代,數據包含了企業的領域知識、行業經驗、科研成果、生產技術等,是驅動企業、社會、國家發展的核心資產,不僅是各國爭搶的戰略資源,也是黑客發起攻擊的首要目標。
和傳統安全相比,數智時代安全運營尤其關注幾個新變化:一是資產的變化,原來的資產是主機、服務和軟件,現在的資產還包括數據和API;二是數據的變化,原來數據集中防護就行了,現在集中防護不利于數據流動,必須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防護;三是策略的變化,原來的策略是由網絡安全部門制定的,現在的安全策略更多服務于業務,需要業務部門發起,安全部門實現。
“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網絡安全也沒有絕對安全。網絡安全的本質上是攻防兩端的高強度對抗,沒有攻不破的網絡,沒有打不透的墻。數智時代,真正迎來了一個“萬物生長”的時代,內生安全更需要在數智融合大潮之下,內置到數智系統的全鏈條之中,伴隨著企業數字化業務發展,在螺旋式上升的反復循環中不斷提升,實現“零事故”的目標。

昆侖萬維是從2020年開始做預訓練大模型的研發,是國內最早走技術路線的企業之一。在B端領域,我認為數據處理和收集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在進行大模型預訓練時,需要將所有數學題的公式轉換為文本格式,并附上解題過程。隨后,這些數據被輸入到模型中,以使大模型真正掌握人類解題的能力。對于金融、法律、能源等行業,大模型企業的重要任務是協助將這些行業的專有數據轉換為文本格式,因為大模型只能理解文本格式的數據,而圖表和公式都需要轉換成文字描述。
此外,需要記錄各行各業的商業邏輯和技術邏輯,將所有邏輯文本化后輸入到大模型中,以實現大模型在各行各業中的落地。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相信所有從事大模型研發的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項工作。
在C端領域,用戶主要使用大模型進行工作和娛樂。在工作方面,大模型可以助力個人信息處理。通過將全世界使用各種語言撰寫的人類知識轉化為中文,并提供給C端客戶,大模型可以在各種辦公、公文寫作、程序編寫和學習等領域提供卓越的輔助。在娛樂方面,預計在未來3—5年內,大模型將產生更多的端到端內容制作工具,徹底改變文學、音樂、漫畫、動畫、短視頻、長視頻和影視等行業的內容生產形式和流程。這將使更多人無門檻地進入內容創作領域,極大豐富人類的娛樂生活。
融信數聯從公司定位出發,將數據分析和大模型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解決城市管理等問題,以體現數據的價值。除了模型和算法,融信數聯更加重視數據質量和數據治理,在數據安全保護和數據交易方面也進行了十分重要的努力。為此,形成了“岱”“瀚”“格”“鈞”四大產品體系,即應用、分析、數據治理以及底層數據安全和配套的數據交易體系。
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都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突破和技術升級。融信數聯的實踐經驗表明兩個特點:首先,基于多模態和多元數據的基礎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已經能夠處理和駕馭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不同類型的數據,這里的數據不僅僅是指社會數據,還包括城市感知過程中的傳感器數據在內的各類數據,這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礎,使我們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其次,融信數聯專注于數據分析,并自主研發了“智能體圖譜”技術。通過構建和對齊各種數據之間的本體,實現了不同數據之間的關聯和分析,包括開源,以及很多專業領域的數據。以此,融信數聯廣泛服務于政府、企業和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大模型之間的關系搭建了橋梁。數據質量越好,未來模型的構建和應用就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完整體。堅信數據分析將繼續驅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AI大模型將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為知識工作者帶來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機會。AI大模型的發展不僅對現有崗位產生影響,還將催生許多全新的崗位。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文案、客服等崗位產生影響,但同時也創造出像提示詞工程師、語言模型訓練師等新的崗位。AI大模型還將催生新的創業機會,例如在醫療行業中,AI大模型通過訓練可以快速學習臨床經驗和技能,幫助醫生提供更好的診療方案。
AI大模型的應用已經覆蓋多個行業,以云賬戶公司為例,平臺上服務的8500多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涉及視頻創作、本地生活等15個行業60多個細分領域,AI大模型將進一步推動內容創作者等新興職業發生重大變革。
AI大模型將催生更多靈活就業場景,并改變現有職業的方式。個人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關鍵因素,原本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個人也可以借助AI大模型來完成。這將促進知識、技能和服務的共享,并帶來靈活就業的機會。
我們呼吁企業加強數字化轉型,利用AI大模型的能力推動業務發展。勞動者要重視技術培訓,以適應AI大模型時代的工作模式。勞動者需要適應與AI大模型協同工作的新模式,以應對就業場景變化,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全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尤其迅猛,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將超過60萬億,數字經濟新的浪潮將帶來從創新應用到信息基礎設施等各個層面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中興通訊作為信息通訊行業的領軍企業,積極參與數字中國的建設,圍繞著三個方面展開工作,以推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第一,完善新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的5G基站數量超過284萬個,占全球的60%以上。中國的算力規模已達全球第二。
第二,強化基礎軟硬件創新、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的重要性。核心技術是大國重器,只有在這個領域上自主自強,才能掌握主動權,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驅動力,塑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
第三,深度發展,構建能力平臺和挖掘深層價值場景的重要性。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從探索試點的階段,逐步邁向規模復制推廣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構建數字化賦能平臺和深挖高價值場景。
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在于優化、創新和重構價值體系。中興通訊利用“5G+數字星云”的架構,圍繞15個重點行業,探索100多個應用場景。同時,中興通訊響應了國家數字鄉村建設的號召,在河南和江蘇推出了5G智慧果園和5G智慧水稻種植的項目,利用5G、VR和機器視覺等技術,成功提升了農戶的收入,并降低了種植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