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記者 闞麗麗
6月29日上午,作為第三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主題研討之一的“基層廣電融媒與智慧城市文化建設論壇”成功舉辦。論壇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海淀區政府主辦,海淀區融媒體中心承辦。
這是海淀區首次承辦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的專題活動,也是本次大會唯一一個面向基層廣電融媒的主題研討,論壇邀請了政媒學企共同研討發展趨勢、場景搭建、努力方向,為破局智慧城市文化建設提供基層廣電融媒方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媒體的使命。基層廣電融媒如何以媒體融合推進智慧城市文化建設,是本場主題研討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曲梅林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高度重視以智慧廣電建設推進智慧城市文化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征程,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范引領作用,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在智慧城市建設、文化傳承發展的坐標系里,基層廣電融媒如何找準站位、精準發力、加快融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向勇在論壇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媒體融合的本質是內容融合、渠道融合、產業融合、價值融合。
隨后,中國傳媒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專職副學部長、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曹三省以元宇宙的價值與城市融媒共振間的關系為切入口,分析了數媒、融媒、全媒、智媒、元媒,以及從數字技術引發的傳播模式變革,到深度虛實融合具身沉浸體驗的媒體發展歷程,展望了未來的城市融媒發展形態。
近年來,在智慧城市和媒體融合的雙輪政策驅動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和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都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智慧城市建設與媒體融合最顯現的就是端口的融合、用戶的融合和很多服務場景的融合。
對此,新華移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海霞認為這是媒體發展的一個機遇。“在轉型過程中,如果能夠很好地參與到智慧城市的運營中,那我們不僅作為這個城市文化的創作者、傳播者,同時能夠作為城市文化資源的運營者。這樣媒體就可以為本地老百姓創造出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楊海霞表示,在融合中有很多的場景需要創新,像公共文化資源領域,如何能夠積累形成一個服務于群眾的文化大數據基礎,提供更多文旅方向的服務,讓更多人受益等內容是媒體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智慧城市運營的需要。
基層廣電融媒與智慧城市文化建設論壇為基層廣電融媒參與智慧城市文化建設,提供理念、技術、方法、路徑。海淀區的探索和實踐作為一個范本,也為基層廣電媒體融入文化強國戰略、文化傳承發展、智慧城市文化建設,提供了樣本和思路。
近年來,為破局智慧城市文化建設,不少的基層廣電融媒緊扣文化強國建設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戰略部署,大膽嘗試、積極創新,許多成功案例激蕩著智慧的光芒。
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湯一原在主題演講中表示,近年來,海淀區緊扣文化強國建設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戰略部署,堅持以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功能,以全國標桿性融媒體中心建設帶動文化傳承發展,創作推出《曹雪芹》《長城》等文藝精品,精心打造《紅耀海淀譜新篇》《鎮“淀”之寶》等融媒產品,大力推動“兩中心一平臺”建設,形成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海淀表達”。
海淀區融媒體中心作為扎根首都的基層廣電融媒,持續打造《鎮“淀”之寶》、精品短視頻《城市嘗先師》、專題《科創中心“核”動力》等融媒體精品力作,持續推動新技術應用,引入數字虛擬主播“海小佳”等,不斷用優質的融媒體作品講述新時代文化傳承實踐,用生動的廣電融媒科技成果推進智慧城市文化建設。
海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海淀區融媒體中心主任佟志偉在演講中表示,海淀融媒將在智慧城市中建構文化的發展與應用,共建數字文化內容,用數字文化產品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城市人文發展。
此外,近年來,不少企業在藝術創新、文化文創等多個領域,齊頭并進,呈現多維發展態勢。現場,北京國圖創新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創產品,介紹用文創講好中國故事賦能美好生活的實踐。他認為,文創以其知識性、時尚性、藝術性、實用性、互動性、趣味性,得到年輕用戶尤其是“Z世代”的認可。典籍文化可以向旅游、非遺、影視、飲食、健康、娛樂、演藝、地產、商業等領域拓展。
“把世界博物館帶到你身邊”是當下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大膽嘗試。現場,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杰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從傳承賡續,堅定文化自信;多維發展,專注藝術創新;文化出海,講好中國故事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對基層廣電融媒而言,踐行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社區是主陣地。
海淀區融媒體中心利用建設運營的“掌上海淀”公共服務客戶端,搭建數字孿生社區和數字文化生態系統。“掌上海淀”移動客戶端是海淀區融媒體中心運營的全區官方唯一的綜合移動服務平臺,是海淀區為民、為企服務的“總入口”。
“我們致力于將融媒體產生的用戶和渠道資源,同城市大腦掌握的平臺和數據資源相結合,能夠給我們本地的社區居民帶來更多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我們以本地居民的需求為核心,在今年也創新搭建‘掌上海淀’的數字孿生社區平臺,來精準地服務我們社區居民。”承擔“掌上海淀”平臺運維的北京中科智媒融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晨曦說。
在智慧社區融媒體建設方面,昆侖數智公司分享了中石油社區的案例。面對數據融合難、治理效果差、管理效率低、參與性弱的問題,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咨詢經理劉宇航介紹了他們的方案。“公司依托大數據、云計算、AI、5G等科技手段,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構建數字化社區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劉宇航說,建設“網上黨支部”“網上居委會”,提升社區治理公開化、透明化、智能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打造“接地氣”的社區治理平臺,提升群眾滿意度。
論壇中,海淀融媒、丹江口融媒、中科大腦共同啟動“同飲一渠水,共筑文化魂”文化傳播平臺。該平臺將發揮科技資源和媒體傳播優勢,聯合南水北調中線沿途各縣級融媒體中心,以高質量文化產品、多樣新媒體手段和前沿技術為支撐,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