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記者 葉林茂
北京華醫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醫科技”)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數字醫學服務機構,秉承“用教育和科技推動醫療健康發展”的宗旨,致力于提供以醫療衛生人員為核心的專業有效的數字化方案(數字醫學教育解決方案、數字健康服務解決方案、數字醫療營銷解決方案),全方位解決醫療衛生人員院內外所面臨的痛點,賦能醫療價值鏈的主要參與者,打造充滿活力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生態閉環,促進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如何及時有效地預防、精確的診斷治療以及遏制疫情傳播,是擺在全國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面前的難題,華醫科技利用自身數字化培訓平臺,免費為全國超過500萬的醫衛人員提供了及時可靠、系統全面的抗疫專業知識培訓,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醫科技成立于2008年,現有員工400余人,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28個省市設立辦事處,業務覆蓋全國。目前,華醫科技包括華醫網網站、掌上華醫APP、華醫網公眾號、華醫號短視頻平臺,覆蓋醫療衛生人員達1050余萬,占全國醫衛人員總人數的70%以上,其中執業醫師340余萬,占全國執業醫師總人數75%以上,業務覆蓋全國1352家三甲醫院,占全國三甲醫院數量80%以上,以及數千家其他醫療機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業分析報告,華醫科技是中國最大的醫衛人員在線平臺,也是中國最大的數字醫學教育服務機構,在醫衛會員數量、執業醫師數量、月活用戶數量等多方面均保持行業第一。
華醫科技在數字學習平臺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數字化教學模式創新和數字化教學管理系統搭建方面取得了很多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華醫科技目前已獲得126項與數字化教學及管理相關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華醫科技創新研發的模擬病人診療能力訓練系統,已通過國家專利局發明專利初步審查。
華醫科技開發的數字化教學課件已達30000余個,通過數字平臺系統,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教育培訓服務。公司研發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平臺系統,已在全國17個省市落地實施;畢業后醫學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已在全國12個省市落地應用,均是目前衛生科教領域內應用最廣泛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現在對于醫療衛生人員繼續教育項目的進行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目前醫療科技發展非常快,我們已經畢業從事臨床多年的醫務人員,由于平日工作時間緊張,且工作壓力巨大,在這種情況下開展線上繼續教育,使醫務人員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最新的醫學進展,提高醫生臨床診治水平。”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王學江說道。
數字化教學緩解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工學矛盾問題。醫務人員自身工作繁忙,很難抽出大量時間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數字化學習提供了碎片化學習的便利,解決了優秀師資不足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北上廣等發達地區高端醫學資源優勢,通過數字化手段讓廣大基層醫務人員快速、便捷地接受優秀師資的教育培訓。
與此同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全國每年有數十萬在培住院醫師,目標是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最終實現我國醫師培養的標準化、規范化、同質化,從而整體提升我國醫師的臨床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有大量的培訓管理工作,傳統方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北京地區,每年在培住院醫師超過1萬人,這些學員需要在30余家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科室輪轉。
華醫科技高級項目總監孫海江告訴記者:“這些工作量傳統方式是無法進行管理的,北京市在2009年由華醫協助進行系統的建設,而開展的住院醫師培訓管理系統則將住院醫師培訓的招收環節、輪轉環節、結業環節全過程納入信息化管理,實現了完全電子化。目前,這套系統已在全國12個省開展實施。”
從2021年開始,華醫網以“從需求出發、以實用為核心”“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和“培訓不到位就是隱患”的教學理念,切實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要求,錄制了近千節微課程,設計了“職業健康培訓”APP和對應教學教務管理平臺。一年來,職業健康培訓項目已經在北京、天津、陜西、山西、河北等多省市開展,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培訓了16萬余人。
用人單位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者參加職業健康培訓后提升了職業病防護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為防治職業病危害提供保障與支持,對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和參與國家、省市組織的“健康企業”建設添磚加瓦;用人單位勞動者參加職業健康培訓后增強了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能力,規范佩戴適宜的防護用品,降低了勞動者職業病的發病率和因職業病致貧返貧的數量。整體職業健康素養的提升,極大降低了用人單位職業病治療費用的支出和國家職業病醫保費用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