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曉娟
在動物園公交樞紐站的最西邊,樓門前的標識上寫著“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這是一座恢宏氣派的大樓。進入樓門,乘坐電梯到二層大廳,最直接的感受是敞亮、通暢。這里,七八年前還是叫賣聲鼎沸的動物園地區服裝批發市場,如今已蝶變成為金融科技企業聚集的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
6月29日,西城區政府聯合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和市金融監管局、北京金融街服務局舉辦“金科十條”2.0版政策發布會,正式發布《關于支持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建設若干措施》(以下簡稱“金科十條”2.0版)。
“金科十條”2.0版,設立了實繳注冊金補助、連續三年的房租補貼、上市資金支持等政策。在上述政策下,對新入駐的企業安排了很多扶持政策,無論是開辦、增資、新設子公司,還是購房、租房都有配套的資金支持。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還能獲得綜合服務獎勵。其中,對新入駐的金融科技機構,開辦費最高支持5000萬元,購買辦公用房每平方米可獲得補貼1500元,租用辦公用房補貼期限長達三年,最高可達5000萬元。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李文紅,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宇蕾,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東偉,區委常委、副區長曾林峰,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局長盧五星,中關村西城園和西城區服務企業發展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西城區科技企業孵化機構負責人、金科新區50余家重點企業負責人出席會議。發布會由區委常委、副區長曾林峰主持。
2014年“動批”市場疏解全面啟動;2017年11月30日,東鼎市場閉市,標志著“動批”市場疏解全面收官。2018年初,北京市政府決定在西城區“動批”地區開展建設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并在2019年1月由國務院批復明確升級為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簡稱“金科新區”)。此后,西城區政府聯合中關村管委會共同為金科新區量身定制扶持政策“金科十條”。
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在致辭中指出,金科新區自2018年揭牌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個提出并建設以金融科技產業為主要產業的示范區,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經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第一個探索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機制的園區,為北京連續四年成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總榜榜首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金科十條”1.0政策支持下,金科新區建設發展速度之快、質量之高、成效之顯著,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一是核心區建設基本完成。“金科十條”1.0政策大力支持核心區樓宇改造、街區品質提升,一條“綠色、集約、活力、共享、友好、智慧”的街區全新亮相,基礎設施改造全部完成,動、靜態交通顯著優化,街區面貌煥然一新。以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和FinTech廣場為新地標的金科新區核心區已建設成為首都“科技創新+城市更新”網紅打卡地,未來還將打造以“新場景、新潮流、新體驗”為目標的金科新區文旅、休閑、社交目的地。
二是產業生態日益完善。緊抓“兩區”“三平臺”的政策優勢,以“金科十條”1.0政策為牽引,全面打造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良好生態,持續推動金融科技產業做大做強。目前,金科新區已聚集了包括金融科技基礎設施、銀行科技、保險科技、證券科技、金融科技研究院等各類金融科技和專業服務機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日益完善。
三是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在落實“金科十條”1.0政策工作中,制定涉及11個維度的評審標準,確保入駐企業和機構符合金科新區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截至目前,已新引入頭部或重點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166家,注冊資本金超過1100億元,2022年金融科技機構實現稅收超過30億元。3個項目列入市“兩區”全國標志性項目,3個項目列入市“兩區”建設功能聚集型、綜合服務性平臺,分別占全市入選總量的12.5%、8.5%。1家企業入選胡潤“2022全球獨角獸榜”,6家企業入選2021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雙50榜單,23家企業入選北京市“專精特新”名單。
四是監管創新先發優勢彰顯。在“金科十條”1.0政策中,積極服務企業參與“監管沙盒”。在全國率先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金科新區企業承擔了北京地區26個試點項目中的17項,并服務首批6個項目完成測試,為各地試點出箱工作輸出了可復制推廣的“西城范本”。服務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機制,穩步推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的落地實施。在北京證監局、市金融局公布的首批擬納入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的16個項目中,西城區10家企業9個項目入選,占入選項目的56%,為建設國家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體系提供了“北京樣本”。在人行等六部委正式批準的在北京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的46個項目評審中,西城區19個項目通過評審,占市級項目總數的40%,位居全國同類型區域之首。
五是品牌活動影響力持續提升。全球金融科技大會、成方金融科技論壇,成為高層次、權威性、專業化、國際化的金融科技領域交流平臺。特別是第二屆全球金融科技大會共有74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出席,發布《2022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數據合規管理系統試點等成果,提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網絡”啟動倡議、金融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倡議等,促進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深化國際交流合作,金科新區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全球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大賽等以“揭榜掛帥”形式有效促進技術供需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首創“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網絡”,為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開放合作、協同創新的平臺。
西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東偉在現場發布了“金科十條”2.0版政策。他指出,2018年出臺的“金科十條”1.0版,聚焦降低運營成本、金融監管科技、提升創新能力、搭建應用場景、拓寬融資渠道等十個方面,對入駐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給予全方位支持,西城區逐步搭建了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創新活力不斷釋放的政策體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自政策頒布實施以來,累計支持約3.15億元財政資金,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成效顯著,帶動了一批優質金融科技資源集聚,高品質空間載體加速釋放,經濟效益和引導激勵效果逐步顯現。“金科十條”2.0版緊扣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發展需求,相比于1.0版政策,進行了全方位深化拓展,突出了七大方面的創新。
一是打造生態。在營商環境、專業服務、標準創制等方面,擴大品質服務供給,釋放優質產業生態效應,積極構筑功能完備、系統高效、共建共享的創新生態體系。
二是培育動能。增量引進和存量提升“兩手抓”,對企業注冊、辦公、發展等全生命周期給予支持,提升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效應和駐區企業、機構的創新能級。
三是支持上市。充分發揮北京證券交易所優勢和西城區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孵化基地作用,持續推廣“引進、培育、上市、市值管理”的全流程鏈條式服務機制,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
四是創新引領。引導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區域內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創新平臺和院士等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對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科技賦能作用。
五是拓展場景。聚焦場景應用,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保重點的支持體系,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推動建立金融監管創新“北京模式”。
六是目標導向。加強整體性統籌規劃,圍繞區級“產業十條”等新出臺政策導向,把握資金重點支持方向,強化政策績效動態評估,確保政策實施成效。
七是市區協同和高度集成。與市級部門聯合發文強化政策落地實施,整合市、區產業支持政策,加大對金融科技企業成長全過程、產業發展全鏈條、服務支撐全要素的支持力度,強化對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的集聚引導效應。
會上,李文紅局長、孫碩書記、張宇蕾副主任、盧五星局長為本次獲得“金科十條”資金支持的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發放了政策資金。
云盾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50萬元支持。該公司總經理歐懷谷表示,“這筆資金將用于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努力做出更好更多的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光大銀行旗下的光大云繳費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是首批入駐金科新區的金融科技企業代表,也是“金科十條”政策的受益者。公司總經理王青林在接受《中關村》雜志采訪時介紹,光大云繳費2022年服務活躍用戶達5.9億戶、繳費筆數25億筆、繳費金額6500億元。公司入駐金科新區5年來,連續3年獲得場地租金補貼,同時還享受到了稅收優惠、人才公寓、高新技術專項補貼等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王青林告訴記者,“金科十條”2.0版在產業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更有吸引力。從底層的金融科技建設到上面的場景應用,再到前端的金融企業,金科新區提供了一整套服務生態。光大云繳費是做場景用戶建設的,希望通過金科新區搭建的平臺,可以與更多企業、機構進行交流,拓展新的市場領域。
北京快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Trade)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1億元,是騰訊旗下領先的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公司。目前產品已服務境內外1200余家金融機構。QTrade聯合創始人、總裁劉芳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落戶金科新區非常匹配企業的定位和戰略方向,金科新區營造的營商環境及相關的政策引導和創新的支持力度對企業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QTrade自成立以來已經跟國內1200余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
劉芳菲介紹,“金科十條”2.0版與1.0版相比有幾大亮點:一是政策非常全面,從企業的落戶、注冊,到后期的稅收、人才引進、研發、科技創新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為企業想的非常周到;二是非常務實,容易落地;三是政策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
2021年,QTrade為響應國家關于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政策號召,將經營主體遷入金科新區,并于2022年11月榮獲“金科新區”第三批金融科技企業認定。劉芳菲希望,未來,在科技的引領下,金融行業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科技與金融的融合能夠帶來更多的賦能和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