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華
摘要:勞動作為人們財富與幸福的源泉。在小學教育中,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從而讓小學認識到勞動最光榮,體會到勞動的快樂與艱辛,從而學會愛惜與尊重勞動成果,發現自我才能及大自然對人類的貢獻,并塑造小學生熱愛勞動與勤勞動的優秀品質。
關鍵詞:小學勞動教育;學校資源;實踐活動
小學學校通過積極進行勞動教育,積極引導小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從而使小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并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最終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進一步幫助其各個方面的發展。
一、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勞動內容與分量
小學學校在對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時,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且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肌肉與骨骼尚未長成熟,因此,需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勞動內容與分量。此外,學校需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適當的安排勞動的分量,如:對于身體比較弱,體力比較小的學生,教師需告知其盡量少做一些勞動,當其體質逐漸增強時,方可適當的增加勞動量,當然也不能讓這些體質較弱的學生認為自己體質弱就可以不勞動,教師需加強對其體質訓練,使其身體強壯,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熱愛勞動的好習慣Ⅲ。
二、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積極組織開展校內勞動
在開展勞動教育時,需注意應從細微處入手,逐漸對小學生的自覺勞動習慣進行培養。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自主地對教室進行美化與布置,把勞動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使之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勞動的魅力;同時,能夠保持班級的整潔,促進學生做好個人內務,還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結合校外資源.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
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可以組織小學生學工、學農或參加公益勞動及志愿服務,從而通過體驗性的服務勞動,使小學生社會勞動責任感得到增強。學校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到社區進行公益服務項目實踐,從而有利于使小學生建立穩定的社會責任感,并取得自我認同,并體會到自已在社會中的價值,幫助其找到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
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勞動的樂趣
開展勞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讓小學生直接進行實踐,從而學會勞動。在兒童階段,其參與勞動越早,能夠獲取的勞動教育效果更顯著。小學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開設勞動基地記錄所觀察的情況,最后以書面的形式上交,書面內容包括:記錄情況及自己的心得體會。
總而言之,小學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旨在: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勞動影響著人類的生存,決定著社會的發展,勞動果實輕易無法獲取,其是勞動人民用汗水獲取的,學生們需認識到勞動最光榮,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尊重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果實,不應隨意浪費糧食,并使其逐漸養成特別喜愛勞動的優秀品質,最終成為具有德、智、體、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