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高
摘要:通過對森林生態系統的有效監管,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為了進一步優化保護策略,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為今后的森林自然保護區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對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林業;自然保護;野生動物;對策
近年來,我國在森林自然保護地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生存環境,同時管理和保護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要使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需要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
1 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相關概述
1.1 加強保護林業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意義
植物和動物是可再生的資源,然而,人類對動植物資源的過分掠奪,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也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地球環境日益惡化,對土壤、水源等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野生動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并加速了各類物種的消亡。特別是最近幾年,地球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野生動物滅絕,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給人們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應盡量減少對生態資源的破壞,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優化,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特別是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任何生物在生態系統中都是同等的。保護野生動物可以有效地保護個體的生存,防止個別的野生生物被獵殺,阻止種群減少。尤其是對瀕臨絕種的稀有野生動物,對其進行保護,可有效地控制其數量,以顯示保護效果,同時也是對野生動物保護的一個重要提醒。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一種野生動物面臨絕種,會對該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的生存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某一種野生動物絕跡,會造成與該物種相關的其他物種滅絕;若大量的野生動物被消滅,會對整個生態體系造成巨大的影響。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是維護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一種間接的保護。由于生態破壞、濫捕盜獵等原因,許多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有的已瀕臨滅絕,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使其在觀賞、生物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利用[1-2]。
1.2 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
目前,國家大力扶持野生動物保護,不但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而且還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經過多年的努力,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與此同時,我國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瀕危物種的數量穩步上升。目前,國家公園建設已成為我國野生動植物和生境保護的一個重要項目,國家公園被列入了國家生態紅線控制的區域,受到了最嚴厲的保護。國家公園不僅能保護自然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它們所依靠的生態體系的構造與過程,還能促進環境教育和旅游業的發展,為當今和未來的子孫帶來“全民福祉”。新時代,新的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金山銀山”的原則,堅持自我約束,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另外,國家公園的建設也是目前我國實施生態文明的一項重大措施,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對今后的發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3 在保護林業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現狀
隨著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各類野生動物種類的減少,野生動物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許多不法商人為了謀取私利進行非法地獵殺和采集。我國雖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規,但實際情況下,許多不法人員的非法狩獵、采伐活動難以被查,其懲罰的力度與其所能得到的經濟利益并不成比例,在某種程度上會助長此類違法犯罪,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國家明文規定,某些被保護的野生動物是不允許狩獵的,但是人類對自然的侵犯,使得許多野生動物進入了人類活動的范圍。特別是云南省的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在森林茂密的自然環境中,極易遭受各類野生生物的侵襲,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不能得到適當的賠償,很可能會引起民眾對野生動物的不滿,甚至會產生報復,嚴重地影響到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效。我國已建成大量大型林業自然保護區,往往以林地、熱帶雨林為主,人口較少。但是,生活在周邊地區的居民,由于觀念上“靠山吃山”,很容易使得被保護的動植物遭到破壞,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較差。同時,由于保護區的規模往往很大,因此,保護區內的保護人員很難達到保護工作的需要,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3]。
2 林業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的著力點
建立和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必須加強森林保護制度的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林業主管部門要和當地政府共同努力,統籌規劃,制訂好保護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建設的階段性戰略、目標和路線圖。通過對我國目前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現狀及問題的分析,構建起一套完整、科學的生態保護制度,實現國家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政策,從而真正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模式。加大對野生動植物的宣傳。想要保護好野生動物,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的發展觀念,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它們有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在社會經濟促動下,網絡媒介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網絡媒介來宣傳和推廣野生生物,實現對野生生物的保護和文化的影響。強化野生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工作,為了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必須對其生境進行調查,參考有關文獻記載,盡可能地恢復其棲息地。在對瀕危野生動物進行生境保護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人類的積極性,既要尊重生態環境的客觀發展規律,又要根據物種本身的特性,建立和完善野生動物生境,不能盲目追求表面效果,否則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破壞。比如,候鳥的活動范圍是經常變動的,所以我們要把它們的棲息地、繁殖地、遷移地等都做好全面的區分和鑒別。有關部門還要擔負起監督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堅決打擊偷獵者。組建一支專業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保證團隊的精銳。目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已基本結束,但由于目前的發展狀況,尚缺少專門的保護技術人才,制約著我國自然保護地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必須廣泛地組織具有野生動物保護技術的專門人才,加強對野生動物的吸引,組織起一支專業的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隊伍。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專門知識的培養,既可以提高對野生動植物的管理能力,又可以防止工作人員的惰性。建立相應的獎罰制度,對業績優異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另外,為了更好地利用大學的文化陣地,為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提供專業的支持。其他行政手段。目前我國已出臺并修改了有關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相關部門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證。各地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制訂更嚴厲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以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同時,對野生動植物的生境進行調查,也是保護和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為制定保護戰略提供了科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改進現有的管理模式,探討一條以社區為單位進行治理的機制,集合社會各界的愛心和義工之力,真正達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3 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策略
3.1 科學宣傳救護方法
生態環境是指原本生活在這里的野生動物,因為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造成了一些生態環境的損害。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恢復,可以使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得到恢復。搶救的時間要短,從過去的人和動物的生存規律來看,適者生存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森林的自然循環中,人類必須對野生生物進行適當的保護,否則的話,就會破壞森林的生態平衡。要嚴格禁止販賣野生動物。發現野生動物販賣、宰殺行為,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及時上報。
3.2 公開透明資源變化
森林里的野生動物,不僅要保護特定的物種,還要保證它們的生存和繁殖,保存它們的基因,讓它們在森林里長期生活。因此,地方政府要對森林資源進行調查,了解森林資源中的野生動物的數量,同時也要將野生動物相關保護知識傳授給當地人,讓他們能夠合理保護自然資源,讓工作得到持續的發展。地方有關部門要按照實際情況公開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護狀況,公開、透明地報道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并公開治療的方法、經費、藥品的名稱,并接受公眾的監督。政府要積極地掌握野生動物保護技術,引進符合本地野生生物的技術和方法,同時要進行橫向比較,從中挑選出更有價值、更容易實施的保護措施。要主動與各大動物救援機構合作,一旦發現動物受傷,立即進行救援。
3.3 保護地巡護和設備設施的管理
為保證森林資源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成效,必須在林區增加專職的巡護人員,采取人工走訪、排摸等方法,了解目前林區野生動物的實際情況,同時要求巡護人員具備一定的動物知識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巡查線路是由野生動植物主管部門與野生動植物生境養護管理機構聯合制定的。巡邏線路應包括該地區的主要野生生物分布及設施,以全面掌握該地區野生動植物的動態及設施的使用狀況。根據我國林業生產現狀,對林區的日常巡邏、夜間巡邏和特殊巡邏。首先,例行巡查也就是例行巡查,分為上午和下午兩次,以保證野外生物的生存狀況,并做好記錄。其次,夜間巡邏,是一周一次的巡邏隊,主要是檢查晚上的設備。最后就是專門的檢測了。特別檢查是指在極端天氣條件下進行的,例如臺風、暴雨、洪水、雪災、地震等,對林區造成重大損害的可能性時,必須對有關部門進行全面的檢查。為了更好地保護林區現有的野生動物,各部門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立相應的宣傳板、指示牌、路線圖、燈光等,并對這些設施進行監督,以保證它們的正常運行。
3.4 加強監測評估保證多樣性
根據森林資源的現狀,對其生境的監控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野生動物進行特殊的監視,二是對其生存環境的影響因素的監控。前者是對林區內現有和尚未發掘的野生動物進行調查,并根據其種類、數量、種類等進行調查,以確定它們在森林中的生存狀況是否需要救助。而后者則是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如降水量、溫度等。每次監測結束后,都要進行全面的記錄,以便為以后的工作做好準備。生態環境保護是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地實現生物多樣性,必須根據林區的具體情況,不斷地改進森林生態環境。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使原始森林的原始生活環境得以恢復,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通過增加生物種類,逐步恢復原始森林的生態面貌,從而使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得到更好的生存空間。
4 結語
在我國的生態環境中,野生動植物的作用尤為突出。因此,在我國森林自然保護區建設中,保護好野生動物也是重中之重。而要對野生動物進行有效的保護,不但要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還要得到廣大民眾的擁護,堅決抵制各類動物產品,特別是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同時,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制訂有效的應對措施,盡量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張秀紅,李明陽,劉雅楠,等.桂東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的安全格局分析[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39(5):144-150.
[2] 張俊濤,倪兆睿,李金文.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的對策[J].中國林業產業,2019(6):67-68.
[3] 吳艷.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J].北京農業,201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