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雪

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產物,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而來的,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以及藝術價值,是非常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近年來,文旅融合的話題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水平也有所提高。這要求相關人員創新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充分發揮出文物所具有的育人功能,進一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基于此,現闡述文旅融合的內涵,分析文旅融合發展下我國文物保護迎來的機遇,并結合現階段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現狀,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旨在加強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
我國很多地方都藏有大量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承載著悠久的中華文明,具有多重價值。因此,如何保護這些文物極其重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在一起,促進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了文物保護與利用的方法。如何將文旅融合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對創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旅融合相關知識
文化旅游的概述
所謂文化旅游,主要指的是針對游客群體提出的文化訴求而開展的旅游活動。從對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文化旅游項目需要具有藝術審美與文化休閑等特點。換言之,文化旅游項目應將旅游活動與文化價值有效結合在一起,并以此為基礎使旅客的身心得到放松,其文化訴求得到滿足,充分展現出自身價值。
文化與旅游融合的價值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實現了融合發展,形成了所謂的文化旅游產業,其不僅成為吸引大眾出行的一種主要形式,還在推動經濟發展、發揮文化古跡價值以及促進旅游業發展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現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種情形下,以往以“風景名勝”為主的旅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大眾的實際需求,所以如何在旅游產業中融入新的內涵成為創新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文旅融合可以滿足大眾對文化的內在需求,并逐漸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如果只是依托國家財政顯然無法有效保護這些文物古跡。除此之外,很多文物古跡由于缺少宣傳而未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將文化和旅游有效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獲取保護文物古跡所需的資金,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滿足文物保護需求,還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最終實現文化傳播。
文旅融合發展下我國文物保護迎來的機遇
現階段,社會各界對文旅融合以及文物的保護和利用等的看法一致。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的旅游質量得到提升,有利于進一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文物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珍貴資源,不斷得到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滋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地的傳統文化不斷改革,人們更注重對文創產品文化內涵的提升,增強游客的互動體驗設計,為旅游線路注入文化元素。與此同時,文物中還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對于不同的文物而言,其可以展示出不同地區的歷史記憶,是歷史文脈的物質體現,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文物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工藝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可以讓游客獲得別樣的體驗,進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現階段,在文物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部門可以依托互聯網、AI以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展開文化交流,將文物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加強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溝通和交流,既可以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又可以展現文物的價值。除此之外,還應將文創產品作為文旅融合的載體,充分展現其亮點,帶動文物和旅游的融合進步。同時,隨著文旅事業的不斷發展,文物保護工作也獲得了相應的物質補給,提升了博物館的經營收益,推動了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現狀
文物保護意識淡薄
當前,文物保護工作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部分工作人員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在日常管理中對強化文物保護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同時由于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不高,導致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其次,由于缺乏足夠的文物保護資金,文物保護工作的整體進度受到一定影響。眾所周知,我國的文物數量比較多,如果只是依靠人力顯然無法有效提升相關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由此可見,相關部門在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時,應完善基礎設施,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現階段,文物保護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員素質較低,缺乏內部專業人才以及當前隊伍的能力與素質無法滿足文化保護實際需求等問題,使得文物保護工作受到很大阻礙。同時,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創新意識不足,也未能靈活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我國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除此之外,一些部門的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無法將其應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導致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受到很大影響。
文物保護經費匱乏
要想確保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提升檢測監控設備的實際運行水平,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具體來說,首先,對于在博物館存放的文物而言,由于博物館缺乏足夠的建設資金,使其無法達到文物保護的標準,如存在文物保護基礎環境差、警報監控系統功能差以及防潮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其次,對于不可移動文物,文物保護單位沒有提供充足的文物保護經費,也沒有一批專業的工作人員隊伍對其開展保護與管理工作,導致很多不可移動文物受到人為或者自然的損壞。
文旅融合發展下優化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
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歷代勞動人民經過辛勤勞作后,都會為后世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只有對這些寶貴的財富進行有效保護,才能使其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因此,相關文化主管部門應加大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力度,并依托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多措并舉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這樣才能使這些寶貴的財富源遠流長,使人們從中獲益。
強化文化旅游功能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相關部門不僅要落實文物保護職責,還應兼顧研究文化和傳播文化等社會職責。但是,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中還存在講解內容與形式單一、服務功能固化等問題,不僅無法滿足大眾的個性化需求,還不利于文化教育功能的發揮。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應豐富文化旅游內涵,激發人們的參觀熱情,以此強化文化旅游功能。
如相關部門可以和學校聯合,依托文物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然而,一直以來,大眾參加不可移動文物活動都是循規蹈矩的,大多是在講解員的引導下走馬觀花般地參觀。要想發揮其教育功能,就要將工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針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需求,結合自身所具備的教育能力等,實現教育和學生需求的有效銜接。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等,為學生打造“第二課堂”;可以舉辦不可移動文物專題講座,鼓勵學生爭做“小小講解員”,激發其對不可移動文物深入探索的興趣。
此外,相關部門還應重視將不可移動文物與旅游進行深度融合,積極拓展休閑娛樂功能。與以往的觀光游相比,不可移動文物中蘊含的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可以滿足大眾獲取知識的需求。因此,可以依托研學活動促使“學”和“游”實現多層次融合,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依托開展教育活動、拓展平臺以及開發新的合作項目等,實現文化的傳遞。
文物保護利用相結合
在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過程中,保護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更好、更長久地利用文物。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加強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文物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及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是文化交流傳播的主要載體。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仍然存在諸如服務單一、陳列單一等問題,對大眾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來訪者相對較少。同時,由于形式比較單一化,很多來參觀的群眾通常都是走馬觀花般地進行瀏覽,這顯然無法實現依托文物開展主題教育的目的。要想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始終堅持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有機結合,使文化和旅游實現協同發展。如展品應實現智慧化、動態化以及多元化陳列展演,從文物本體出發,依托AR、VR等先進技術予以展示,使訪客能夠融入用先進技術營造出來的文化場景中,提高訪客和文化遺產之間的互動性,并在文旅融合理念的指導下,促進資源、產業、服務等的融合,使對其的旅游化利用成為有效保護文物的新途徑。
開發特色文創產品
相關部門應積極推進文化遺產領域的體制機制創新。具體而言,首先應健全和完善文化遺產部門的績效評估體系,使得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收入與相關人員的績效評估緊密結合。其次,應確立相應的文化遺產部門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要想充分激發相關人員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興趣,可以將開發與銷售文創產品所得的一些收入作為文化文物單位的自有資金,以更好地激勵本單位工作人員;最后,文物單位應提高對打造流量高、含金量高的文旅IP的重視程度,當前文化旅游部門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往主要采用集中在風景區的旅游形式,現如今則更重視創意,依托人工文化旅游產品吸引游客。對于不可移動文化保護與利用工作而言,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是一個創新措施。
發揮文旅部門的作用
眾所周知,文旅部門是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尤其是現階段文化與旅游部門合并后,各地區的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在對本地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與利用時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首先,應摸清不可移動文物的家底,對不可以移動文物的現狀進行排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計劃,將不可移動文物納入保護管理體系中。同時,還應以此為基礎,做好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跟蹤工作。其次,要肩負起文旅發展重任,對不可移動文物的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對新形勢下文旅融合發展思路進行深入探討,緊跟政策,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提供新的舉措,推動不可移動文物開發和利用工作可持續發展。
不斷強化保護利用水平
相關部門應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有效利用、強化管理”的基本原則,構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展覽展示、研究闡述以及推動服務發展鏈條,打造一批文物陳列展覽精品。首先,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使文物“活”起來,成為新的時代風尚;其次,依托文物資源優勢,積極引進VR等先進技術,有效利用文物資源,強化不同展示館講解員的業務培訓工作,更好地滿足不同游客的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好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工作,促使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實現完美融合。
總而言之,文物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對其進行有效保護與利用極為重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化和旅游逐漸實現了有效結合,最終形成了人們熟知的文旅產業。在新時代背景下,文物既是文化的承載者,又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不可移動文物的實際情況,積極創新文物保護與利用的方式,提升不可移動文物的利用率,提升人們對不可移動文物的認知,激發人們對文物的興趣,實現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創新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