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依據《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判令被告支付物業費?!敝苯釉胤叫苑ㄒ幍臈l文作為案件裁判的依據,常州鐘樓法院成功審結了南京金鷹國際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一案。自此,常州地方性法規從“紙上”到“庭上”,“書本上的法律”真正成為“行動中的法律”。
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常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已先后制定地方性法規16件,其中15件為實體法,修改3件。“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人大常委會十分注重推動法規實施的制度建設,創設了立法宣傳制度、法規配套監督制度、立法后評估制度和法規實施情況報告制度。2022年又出臺地方性法規進入執法、納入監察、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四入”決定,對構建工作新格局、強化依法行政、強化法規適用、強化普法宣傳、強化人大監督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突破法規實施難“瓶頸”,讓地方性法規長出“牙齒”,促進地方性法規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常州率先探索運用重大事項決定權推動地方性法規全面有效實施這一做法,得到全國人大、省人大的肯定。
為推進“四入”決定的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不斷探索推動地方性法規“四入”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舉措。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情況關乎地方人大職能的發揮和完善,更關乎地方治理機制運行的正常和順暢。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委加強協同,不斷強化監察監督,強化司法適用,加大對地方性法規實施的指導和監督力度。常州兩級法院結合實踐運用,用三個“充分發揮”做地方性立法工作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形成了地方立法與法院裁判的良性互動,地方性法規在審判實踐中展示權威。
充分發揮地方性法規先行性特點。2019 年10 月30 日,常州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該條例在上位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基礎上,對自動駕駛等新事物作出了前瞻性規定,還進一步規范非機動車管理,創新了交通事故預防與處理相關機制,為全市法院在部分交通事故案件原有裁判依據缺乏的情形下如何斷紛止爭,奠定了堅實基礎。新北法院在審理非機動車相撞引發的交通事故案件中,直接適用《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中關于在道路上駕駛非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公交站臺時,應當減速慢行,注意避讓的規定,判定當事人經人行橫道未減速慢行,應承擔事故次要責任,更好維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
充分發揮地方性法規的地域性特點。法院在審判中積極適用地方性法規,以實際行動推動地方性法規融入司法,提高了地方性法規的權威,提升了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威和實施效果。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燦爛的歷史文化為常州留下了諸多名勝古跡,與此相應的是盜掘古墓葬與買賣文物案件頻發。天寧法院在多起涉及盜掘古墓葬以及下游買賣墓葬品、文物交易類案件中,通過援引《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對地下文物埋藏區和古遺址保護利用的規定進行說理論證,形成判決對犯罪分子進行嚴厲打擊,同時在認真研究條例的基礎上形成加強文物保護的司法建議,得到常州市文廣旅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市文廣旅局采取嚴格落實考古前置、加強法規普及、研究文物上交獎勵機制等進一步舉措,強化地下文物資源的保護。

充分發揮地方性法規的實踐性特點。在司法實踐中,地方性法規為法院審理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近年來,老小區加裝電梯需求激增,全市將之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積極推進。但在推進過程中,因涉及不同訴求和多重利益平衡,極易引發糾紛并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2019 年,倪某某因對轄區政府老小區加裝電梯行政批準行為不服向常州中院提起全市首例行政訴訟案件。法院根據《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加裝電梯規定,認定加裝電梯項目確認書符合法律規定,駁回了原告倪某某要求撤銷確認書的訴訟請求,該案相繼獲評江蘇法院2021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和江蘇法院2021 年度行政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其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政府配套文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司法建議,推動常州加裝電梯相關規范性文件的完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計204 部加裝電梯已投入使用(其中今年完工30 部),119部正在施工,258部正在前期推進,地方性法規為民生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法治支撐。天寧法院聯合市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召開涉超標電動車糾紛訴源治理座談會,結合《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等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管理的相關規定,圍繞審判案例就超標電動車的規范監管難題進行探討,為防范交通安全風險貢獻了司法智慧和力量。
常州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主任孫春偉說,從“紙上”到“庭上”,從“法條”到“案件”,再到加強對涉及適用地方性法規案件進行調研分析,在推動地方性法規落地見效的過程中,增強了依法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能力,強化了地方性法規在審判工作中的作用,并通過對共性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健全反饋機制,為地方性法規的修改、廢止等提供了依據。今后,市人大將多措并舉推動“四入”決定的貫徹落實,使地方性法規更有用、更好用、更實用、更耐用,在常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