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民之心,行人民之權。多年來,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群眾知民情、傾盡全力解民憂,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持續關注民生改善,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家門口、使人民二字貫穿人大工作全過程,一幅腳踏實地為民履職的人大答卷徐徐鋪展。
為民代言有精度。開門有景、推窗見綠,一步一景、一園一特色。幸福樹街角、白鹿小游園、靜謐花園……張家港的一批“口袋公園”不斷“上新”。“口袋公園”正是2022年民生實事票決項目之一。
近年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機制已在張家港市鎮兩級全面推廣,并逐步規范完善。2020年,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出臺《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形成征集、票決、監督、評估四個環節的工作閉環,實現政府決策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推動從“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的轉變,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民生實事項目的建議者、決策者、監督者和受益者。
為民監督有力度。2022 年5 月27 日,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法官、檢察官履職評議動員會,拉開了全市首次對“兩官”開展履職評議的序幕。
“開展‘兩官’履職評議是2022 年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重點開展的一項創新工作,是人大依法監督的應盡之責,是促進公平正義的現實之需,更是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必要之舉。”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亞方表示。
此外,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還從實際出發,主動尋找人大工作與政法工作在基層治理中的結合點,出臺《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政法系統設立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實施意見》,在全省率先實現在政法系統設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全覆蓋,促進人大工作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一年來,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新時期人大司法監督新辦法新舉措,監督制度日益完善,監督思路不斷創新,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激活了人大監督的“一池春水”。
為民服務有溫度。張家港因長江而興,得長江之美。如何準確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決在長江生態保護中扛起人大政治責任?2022 年5 月,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9 月,配合省、蘇州市人大常委會聯動開展長江大保護“一法一條例”的執法檢查,切實推動長江大保護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長江之畔,蘆葦搖、百鳥飛,碧水歸、江豚躍,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沿著張家港80.4公里的長江岸線緩緩展開。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寄托了農民群眾心中最樸素的期待與夢想。為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打造獨具韻味的江南鄉村新面貌,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兩年聚焦全市農房建設管理情況開展視察調研,并從打造農房集中規劃建設示范點、優化農房建設配套政策、破解農房建設土地瓶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連續三年聚焦同一議題,這在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響應農民呼聲、尊重農民意愿、體現農民需求,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農民群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亞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