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大春 陸亮 蔣蓓

“要緊密結合我市人大工作實際抓好落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作出人大貢獻!”前不久,揚州人大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孔令俊提出明確要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揚州人大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跑出加速度、開啟新征程。
新春“第一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出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8”措施……新春伊始,揚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舉措,釋放出在“發力奮進年”全力“拼經濟”的強烈信號。
“我們要緊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這個重點,更有針對性地做好立法、監督等工作,在服務中心大局中扛起人大擔當。”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孔令俊在人大機關作風建設會議上發出動員令。
助推營商環境建設,揚州人大履職步伐堅定而有力。本屆人大履職的第一年,圍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1 號議案”,形成6 大類18 項事項交辦清單,并強化全流程跟蹤督辦,有力促進“好地方、事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建設。
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揚州人大須臾不放松、謀定而后動。持續監督推動營商環境建設痛點堵點難點問題解決的同時,開展《揚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調研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努力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法規制度保障。
“要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開展聯動監督的工作部署,緊扣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優化完善工作計劃。”在研究重點工作安排時,主任會議專門作出強調。監督計劃、預算執行之外,審議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情況、新增“視察工業重大項目推進情況”、優化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集群議案處理意見報告審議時間、專題調研經濟運行情況……經濟類議題占比更高、分量更重,成為揚州人大助力“拼經濟”的生動注腳。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的關鍵之舉。揚州人大今年將制定出臺《揚州市產業科創促進條例》,調研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情況,用精準高效履職助推產業科創名城建設。
通過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擬作出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在總結固化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健全完善經濟監督工作機制,立足人大職能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穩中向好,也是今年人大工作“重頭戲”之一。
1月28日,揚州連續22年以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形式,向社會公布2023 年民生幸福工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民生幸福工程新增人大代表票決的前置環節,讓“民生”跟著“民聲”走,豐富和拓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去年底,揚州人大啟動實施市級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工作,由全體市人大代表票決產生三醫聯動、幼有善育、長期護理險擴面等50 項民生實事,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向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備案,被作為“1號文件”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來源。
“健全民生實事項目征集、代表票決、實施監督、效果評議等機制,打造民生實事項目監督閉環。”這一重點舉措,被寫入年度工作要點,目的在于推動民生實事既要決得準、更要落得實。
“我們將堅持過程監督和結果監督相結合,扎實推動6大版塊50項民生實事項目高質量完成。”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負責同志表示。4月底,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市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實施細則》,票決更加“有規可依”。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
督辦民生實事項目之外,其他民生類議題也是“干貨滿滿”。比如,制定《揚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作出《關于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決定》,圍繞老年人優待、兒童友好城市開展立法調研,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法治支撐。又如,專題詢問市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評議建筑垃圾管理和利用工作,監督“一老一幼”整體方案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古城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增加基層立法聯系點數量,更好發揮立法‘民意直通車’作用,打造基層立法聯系點‘揚州品牌’。”
“構建‘1+3+N’古城保護監督工作機制,著力打造‘守望古城揚新韻’監督工作品牌。”
“跳出‘以前如何搞的、過去怎么做的’慣性思維,以‘代表評議、公平正義’或者‘請代表評議、讓人民滿意’為主題,提升法官檢察官履職評議品牌化水平。”
…………
去年12月,人大工作務虛會氣氛熱烈,“創新實踐”“打造品牌”成為與會人員頻頻提及的“熱詞”。也正因此,“團結奮斗、守正創新”被確定為今年人大工作主線,明確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抓手,打造具有鮮明辨識度的工作品牌。
制定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掛鉤聯系法規項目實施辦法、立法協商辦法等,首次向市民頒發《立法建議采納證書》;綜合運用工作評議、履職評議、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方式,打好監督“組合拳”,形成集成疊加效應;持續擦亮“統一見面日”活動品牌,深化人大代表旁聽評議法院庭審工作,提升代表建議辦理第三方評估工作,升級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創新思路越來越清,創新舉措越來越實。
4 月初,揚州《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出爐,明確以“五大行動”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上述多項舉措被寫入“五大行動”之一的“與時俱進守正創新行動”。
3 月主任會議“聽取市政府落實《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議》整體工作安排情況的匯報”,10 月常委會會議“將聽取并審議市政府貫徹執行《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議》情況的匯報”。既緊盯決議落實總體計劃,又關注決議實施階段成效,“有效監督”在揚州人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年初,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本屆市人民代表大會首個實質性決議——《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議》,從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等方面,明確“十四五”期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任務,助力兜牢就業民生底線。
決議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市人大常委會明確,要跟蹤督查《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議》執行情況,督促市政府制定實施總體方案和年度計劃。正因此,一著不讓監督推動決議貫徹執行,成為揚州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6 月作出的本屆市人大常委會首個“重量級”決議——《關于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決議》,跟蹤督查的力度同樣很大。在市政府將決議目標任務分解為38 項具體工作清單的基礎上,揚州人大每年緊盯不放、持續發力,今年突出“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應急醫療救治能力”重點,通過專題視察、聽取專項報告等方式,推動決議從“紙上”落到“地上”。
像這樣增強人大工作實效的舉措,在年度重點工作安排中不在少數。比如,落實法規實施情況報告制度和立法后評估制度,推動全面有效實施;常態化對審議意見書落實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暢通監督工作“最后一公里”;專題詢問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更大力度防止屢審屢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