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趙寒梅 羅 丹 王春林
星光不負趕路人,最是勤奮動人心。近日,國網開封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監控班榮獲2022年度河南省“安康杯”優勝班組稱號。11年的堅守與傳承,在此刻盡情綻放。
監控班成立于2012年11月,是一支朝氣蓬勃、戰斗力強的年輕團隊,擔負著開封電網80座變電站主輔設備的運行監控、倒閘操作、新(改、擴)建變電站驗收、事故及異常處理等工作任務。隨著新一代集控站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監控班陸續承接變電站遠程智能巡檢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全體成員深知安全至關重要。
監控班始終將學習作為班組成員進步的基石,通過“自己學”與“師帶徒”“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開展各項技能培訓,采用“一壇兩化三微”(技術論壇,講臺化、碎片化,微視頻、微課堂、微課件)的培訓方式,讓培訓實現隨時學、隨地學。該班組依托監控和運維輪崗機制,鍛造懂監控、精運維的設備主人“全科醫生”型人才隊伍,有序推進運維和監控業務融合,把牢安全生產教育關,夯實安全生產根基。
“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一定要時刻擦亮眼睛看、豎起耳朵聽,確保監控仔細、操作精準、通知及時,做電網安全運行第一道防線的守護者!”每次班前會時,監控班班長王茜都會這樣叮嚀,這個日復一日的場景,也是班組筑牢安全根基的縮影。

監控班成員參加業務學習。
他們以班組安全例會為平臺,依托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深入開展安全規章制度、事故通報、安全生產會議精神等內容的學習和宣傳貫徹,帶動全員提升安全思想認識。在每一次的安全例會中,班組成員會針對每一起安全事故認真學習和討論,聯系工作實際舉一反三,引以為鑒。對看似簡單、重復、枯燥的工作,他們從不麻痹大意,做到了“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堅持做”。正是這樣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態度,創造了監控班11年來操作零違章、電壓零越限、平臺零隱患、監控零差錯的成績。
一顆匠心守電網。丁在東是監控班的“定海神針”,先后擔任500千伏祥符變電站值班長、調控班值班長、配網搶修班班長、變電監控班值班長等職務。30年多崗鍛煉的工作履歷不斷豐富著他的知識經驗,他每到一個新崗位都會把新專業領域中最關鍵的業務知識梳理一遍,盡快總結掌握。休息時間,他認真學習鉆研各類設備圖紙及理論知識,遇到難題認真琢磨直到弄懂為止。工作中,他抓住一切檢修、技改等機會,與專業人員密切交流學習,做到知行合一,成為大家一致認可的變電專業“大拿”。
匠心傳承守初心。王茜是監控班的“領頭羊”,也是丁在東的徒弟。她在師傅的精心指導培養下,憑借勤奮好學的態度,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技術過硬、本領高強的帶頭人。去年,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在開封試點建設新一代集控系統,打造“無人值守+集中監控”的變電運維管理新模式。在監控系統更新換代過程中,大量數據需要接入驗收,王茜逐一“啃”完廠家提供的技術規范、說明書,抓住一切學習請教的機會,跟著技術人員安裝調試,同進同出、研究討論系統優化方案。最終,她把新一代集控系統核心內容徹底弄懂學透,系統一旦有異常,她就能及時發現并準確判別,成為名副其實的監控專家。
雛鷹展翅露鋒芒。楊麗是監控班的青年“標桿”,也是王茜的徒弟,如今已能在工作中獨當一面。2022年6月22日,開封地區持續高溫,“桑拿天”的悶熱連同監控大屏上不斷閃爍的紅色數字使值班人員進入更加緊張的工作狀態,統計負荷、調整電壓、改變運行方式……監控室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班長,今天天氣這么熱,班里一定很忙,我現在就趕過去!”在家歇班的楊麗主動請纓,毅然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與值班人員一起有條不紊地進行度夏保供。她積極奮進、勇于擔當,被大家譽為最美青年精“鷹”,先后獲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秀學員、開封市技術能手等稱號。
近年來,監控班積極響應上級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要求,以智慧化、實時化、精益化為導向,著力推進變電專業遠程智能巡視替代人工例行巡視、一鍵順控操作替代常規倒閘操作的“兩個替代”智能運檢新模式,在全面提升設備狀態感知、質量管控以及運維智能化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基層減負提效、賦能創新。
2022年10月,國網開封供電公司首套全景化變電站遠程智能巡檢系統在110千伏龍亭變電站上線運行,并于當年11月通過智能“云巡視”首次發現設備缺陷,實現了首個變電站遠程“人機問診”,在遠程智能巡視替代現場人工例行巡視技術應用方面實現“零”的突破。目前,監控班已承接2座110千伏變電站的智能巡檢工作,根據遠程巡檢計劃要求,結合變電站實際對全站設備每天設置兩次例行巡視,通過機器視覺技術實現遠方精準、智能化巡檢和分析,發現設備缺陷及時跟蹤處置閉環,切實減輕運維人員的工作負擔,大幅提高日常運維質效。
5月份,監控班首次利用集控站端“遠程一鍵順控調用”功能完成110千伏城郊變電站投運試運行,實現了一鍵順控操作替代傳統倒閘操作,標志著國網開封供電公司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目前,監控班已常態化應用一鍵順控功能,電網方式切換更加高效,真正做到了科技賦能,“兩個替代”增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