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上官文強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可持贈君。”置身于老君山的十里畫屏、馬鬃嶺、舍身崖、追夢谷等處,聽風嘯、鳥鳴、水響,看云來、云變、云去,與大山融為一體,讓人在那一刻有了隱士陶弘景“隱者自怡悅”的心境,也大概知道了當初老子李耳尋遍眾山后為何最終歸隱了老君山。
而如今,老君山絕美的景觀再也藏不住,在各種網絡平臺被冠以“人間仙宮”“北國張家界”“道教圣地”等美稱,網友們直接喊話“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讓老君山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生動再現(xiàn)了“一座山帶動一座城”這句話。老君山玉皇頂海拔2200米,巨闕壁立,為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老君山因老子歸隱修煉而聞名遐邇。
在山腳下可以看到老君山道家文化的核心景點——老子文化苑。這是傳承和弘揚老子思想的圣地,沿中軸線,從闕門依次往上有12座建筑,由崇玄館、三重太極合和廣場、老子銅圣像等組成。進入苑內,印象最深的便是“上善若水”四個題字。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看到這四個題字,隨之想起的就是外地游客對欒川人民淳樸善良的評價,我想,這也許是受老子思想幾千年的浸潤而自帶的氣質吧。一個人的修行就要像水一樣,放低姿態(tài),順勢而為,為而不爭,善于幫助萬物生長而不同萬物相爭。
如今,從入夏開始,每到夜晚,從縣城眺望南山,除了看到山巔的璀璨仙宮,還能看到山上蜿蜒的被燈光照亮的上山步道。老君山景區(qū)的“君山夜爬”活動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到夜晚,熙熙攘攘的登山大軍便邁步出發(fā),一路向上。看到這個情形,便會想起我在學生時代,最喜歡的莫過于約上幾個同學,一起去爬老君山。那時山上沒有纜車,大多是林間小路,呈“之”字形盤旋而上,當歷經四五個小時登到頂峰極目遠眺,不禁心曠神怡,那種成就感讓人特別難忘。山不讓塵乃成其高,也許,參加“君山夜爬”的人們和當初學生時代的我們一樣,都想去嘗試、去超越、去征服。
老君山是道教名山,已有幾千年人文歷史,自然景觀與保護完好的人文古跡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在山下舉目南望,是水墨畫般的青山疊嶂;置身其中,會有內心被怡悅滋養(yǎng)升華的頓悟。道法自然,最高明的招數(shù)是無招勝有招,最高明的規(guī)則是沒有規(guī)則,最偉大的往往是最平凡的。沉浸山水間,醉心看山聽水,洗滌心靈。不鉆牛角尖、學會和自己共情。“知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可能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