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摘要】 目的:回顧性觀察并分析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的效果。方法:選擇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至12月間收治的60例經過醫學診斷符合納入標準的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化程序將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對照組為30例,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30例,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護理1個月后,將兩組不同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時間、腦脊液實驗指標變化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統計比較。結果: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前,兩組患者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試驗組患者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及葡萄糖含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對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病情治療具有積極意義,該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
【關鍵字】 重癥病毒性腦炎;個性化護理;青少年
病毒性腦炎(Virus Encephalitis)是嚴重危害世界公共衛生的疾病,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顱內急性彌漫性炎癥綜合征,可以牽連腦膜和腦實質,而相對于一般的病毒性腦炎來說,重癥病毒性腦炎則更為危急。除了高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搐外,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持續性昏迷、低血壓休克,甚至是呼吸衰竭、死亡[1]。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由于日常壓力較大,容易抵抗力下降導致病毒感染,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促進青少年患者康復、改善其預后具有深刻的意義。個性化護理是一種綜合創新性、個體性、整體性的護理方法,是深入貫徹以人為本護理理念的服務,其在臨床護理中針對性、個性化的科學應用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本文圍繞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這一主題,分析個性化護理對于該類患者疾病的干預效果和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間收治并經醫學診斷確診為重癥病毒性腦炎的患者60例為研究分析對象,按照隨機化程序將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對照組為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最大者18歲,年齡最小者13歲,平均年齡(15.35±0.69)歲,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最大者17歲,年齡最小者13歲,平均年齡(15.24±0.53)歲,實施個性化護理。上述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醫學診斷為重癥病毒性腦炎;②無其他嚴重疾病;③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有明顯精神異常,不能配合者;②交流障礙者。
1.3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①根據醫囑給予降低顱內壓、降溫、抗病毒、抗感染、鎮靜等對癥治療;②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患者的意識、瞳孔變化;③協助患者及家屬進行日常生活護理。
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佐以個性化護理:①營養護理。對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應用鼻飼管進行營養支持,增加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的補充;發熱的患者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以平衡體內因發熱導致的耗氧量增加,同時加強補液。②發熱的護理。發熱是病毒性腦炎的典型癥狀,護理人員應每日按時為患者測量體溫,若出現體溫升高,應及時匯報管床醫生,根據醫囑進行物理降溫或藥物治療,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和伴隨癥狀;若患者出汗過多,應協助患者更換衣物,保持身體和環境的干凈整潔。③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2]。青少年對疾病的耐受程度相較成年人更差,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及時了解患者的個性、習慣以及需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從而增加醫護信任度,使其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在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也應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及時進行疏導,以患者為中心,針對性護理。④功能康復護理。為減少后遺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的康復,早期肢體功能、語言功能、吞咽功能的康復訓練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患者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并給予專業的指導。同時,可以對患者家屬進行早期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技巧培訓,這有利于輔助患者更好地進行康復訓練。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每天有專人用昏迷恢復量表修訂版(CRS-R)進行評估,記錄患者顱腦神經障礙恢復時間、驚厥恢復時間及意識障礙恢復時間。
(2)腦脊液中實驗指標變化。檢測并記錄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前后腦脊液的實驗指標(白細胞計數、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
(3)護理滿意度評分。兩組護理1個月后,采用醫院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滿意度進行評估,由患者或家屬在出院時填寫,問卷滿分100分,≥90分為滿意,60~89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系統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χ2)檢驗,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時間
試驗組的顱腦神經障礙恢復時間、驚厥恢復時間和意識障礙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的腦脊液中實驗室指標變化
實施護理前,兩組患者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試驗組患者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葡萄糖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
護理1個月后,試驗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3。


重癥病毒性腦炎主要由于病毒入侵患者腦膜與腦實質引發炎癥反應導致,早期以高熱為典型臨床表現,病情進展可出現抽搐、腦水腫、呼吸衰竭等,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腦實質損傷,嚴重者可誘發死亡[3-4]。及時發現和治療病毒性腦炎是關鍵,一旦確診,應立即實施有效治療,避免疾病惡化。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將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害,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給患者本人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目前,在臨床實踐中常規護理缺少針對性,個性化護理正是建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重視護理的針對性和細致性,且護理內容更為充實,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均具備主動的護理意識,不僅僅是從疾病角度出發,更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因人而異,通過其專業的護理技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幫助[5]。
在本研究分析中可以得知,實驗組的顱腦神經障礙恢復時間、驚厥恢復時間和意識障礙恢復時間,相比較于對照組而言,是比較短暫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以表明,在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期間,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對患者實施護理之前,比較兩組患者的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兩者差異較小,但是在護理完成以后,試驗組患者的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比對照組低很多,差異顯著,再次印證個性化護理的積極作用。在結束一個月的護理以后,對患者的滿意度實施調查,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在后續的護理工作之中,病毒性腦炎患者需要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神經系統功能和意識狀態的變化,在不同時間點記錄這些數據,并根據數據進行護理工作調整。針對患者的特定癥狀提供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控制發熱和頭痛等癥狀[6-7];出現食欲不振或吞咽困難等問題時,需要給予營養支持和飲食管理方案,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口感和病情需要,制訂個性化的飲食計劃;適當增加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如蛋類、乳制品等,以幫助身體更好地抵御疾病;提供康復治療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和心理治療以幫助患者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中;給予青少年患者心理支持以減輕他們的壓力和焦慮,包括聊天、娛樂等;與患者的家長或監護人合作,協助他們理解疾病和治療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密切關注患者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等功能,避免可能的并發癥。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更能滿足青少年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臨床需求,本文的研究結果可證實這一點,為了縮短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提升患者的預后和治療滿意度,個性化護理值得在臨床實施。

[1]謝麗麗,楊林.康復護理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9(34):181-182.
[2]渠翠麗.康復護理干預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4):149-150.
[3]徐青霞.循證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研究,2021,29(5):164-165.
[4]余祥華. 康復護理在病毒性腦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16):190-192.
[5]廖兵兵,張洋.個性化康復輔導干預模式在病毒性腦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10):1 257-1 259.
[6]張群英.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10):1 276-1 277.
[7]包艷梅.人性化護理在小兒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6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