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士強,孫家新,陳新軍
(1.蘭陵縣水利局,山東 蘭陵 277731;2.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00)
生產建設項目占地分為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臨時占地指工程的永久征占地面積滿足不了施工要求,需要臨時租用或占用的土地。臨時占地往往得不到建設單位的足夠重視,水土保持投資不到位,監管容易疏漏。同時由于部分水保方案中設置的措施在適宜性、有效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造成了臨時占地范圍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常常得不到有效落實,存在的水土流失問題較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1]。優化臨時占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加強監管成為完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是施工營地在施工過程中大多進行了硬化,施工結束后,施工場地殘留建筑垃圾,硬化層難以破除,不利于后期的綠化或者復耕;二是材料堆放(周轉)場缺乏攔擋、覆蓋措施,臨時堆放的沙、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三是沒有合理的排水及導流設施,場地硬化造成雨水下滲困難,增加了地表徑流,施工營地周圍的邊坡或未硬化區域受到的地表沖刷力增加,造成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加劇。
在主體工程完工后,臨時施工道路要恢復土地原來的利用功能。在實際過程中,大多新修臨時施工道路使用完畢后不進行恢復,直接作為當地農業生產道路使用。但是由于施工道路的等級較低,大多沒有鋪設路面,土壤直接暴露在外,加之排水設施不到位,極易產生水土流失。另外,為了節省施工費用,大多施工道路在施工中用推土機和挖掘機直接整平路基,鋪設碎石,沒有進行表土剝離促進表土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取(棄)土場、土方臨時堆存區是水土流失的高發區域,也是水土保持方案重點關注的區域。在施工過程的管理中,臨時堆土、取土場采取的防治措施多為在坡腳下方設置攔擋,沿著堆土區或者取土場邊坡下方周圍挖排水溝,但對堆土或者開挖坡面沒有具體的水力侵蝕防治措施,致使下方設置的排水溝中泥沙含量較高。在施工完成后,由于場地恢復治理滯后且效果不佳,不少取(棄)土場使用完畢后沒有及時得到恢復治理。有些取土場取土深度過大,低于周圍耕地太多,難以恢復到耕種狀態。有的取土場占用荒地,只是簡單整平土地,沒有恢復植被措施,地表裸露加上土層松散抗蝕性差,使得整地措施難以起到應有的水土保持作用,反而變成了增加水土流失的二次人為擾動。
一是當前水土保持服務機構準入門檻不高,有的方案編制單位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方案編制質量不高,方案中采取的措施定性方面的多,定位、定量方面的少,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臨時用地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是否實施都不會影響主體工程質量,因而得不到建設單位的重視。這些臨時占地一般由施工單位自行管理,在沒有強制約束力的情況下,水土保持措施往往得不到實施或者實施滯后,無法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
監督執法常態化讓建設單位提高了水土保持責任意識;水土保持專項驗收工作也把住了水土保持措施落實的“最后一道關口”,使得建設單位能夠加緊整改現場、恢復場地以達到驗收要求。但是主管部門在監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監管人員不足,致使監督檢查的頻次低,效果不理想。二是監督技術方法有限,傳統的監管方式主要是聽取建設各方參建單位的匯報,很難全面細致的掌握實際情況。部分監管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沒有對批復方案的臨時占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時段深入了解。三是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各級政府比較重視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水利部門監管阻力較大,依托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又不能及時跟上[2]。
在水利水電行業,初步設計階段一般設有水土保持專章,但水土保持專章是主體工程服務的,對臨時占地防護僅僅在施工組織中提出定性要求,而沒有明確的措施要求。在工民建、道路交通等工程前期工作中,基本沒有初步設計階段,臨時占地的恢復與防護措施根據后期需要在施工組織方案中定性提出,缺乏針對性。因此,在主體工程的招投標中無法明確水土保持工程的內容及其工程量清單,工程監理合同也未能明確包含水土保持工程專項監理或水土保持監理內容,這就造成了在工程建設中,對于臨時占地區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建設及投資的遺漏。
不同作用的臨時占地,有著不同的擾動方式和水土流失特點,需要根據具體的問題,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優化臨時占地水土流失措施配置體系,建立起“頂部截排導流、坡面覆蓋固土、下部排水攔擋”多層次立體綜合防護體系。當臨時占地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時,表土資源應加以利用和保護。占用耕地的,后期應采取整地措施,達到復耕要求;占用林草地、空閑地的,要通過整地達到種植條件,并采取植被恢復措施。
在各行各業的規范編制中,應增列水土保持專章的內容,落實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資的要求,才能使相應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中包含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內容。2021年12月17日,山東省水利廳、交通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交通項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對交通項目的棄渣場臨時占地進行嚴格管理,落實責任單位,并要求建設單位增加水土保持專項設計,這說明不同行業已逐漸重視水土保持前期工作。
一是應用新技術提高監管效率。目前傳統的人工監測方式很難全面覆蓋水土流失監測范圍。借助“天地一體化”進行動態監管[3],結合遙感影像資料進行資料分析,借助無人機航拍技術進行現場評價,對疑惑點采用人工現場對照的方式進行核查,能夠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全過程參與提高監管水平。盡早讓監測單位進駐項目,合理布設監測站點,對施工期水土保持資料進行全過程評估,讓水土保持監測為監管單位提供資料參考,才能更好地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