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晶,張芳,郭勤
(新疆理工學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社會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專業服務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作為能源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路線,“投資-做工程-運營維修-開發信息化平臺”技術路線中,必然會出現專業化分工,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好各自的技術,才能促進產業鏈的發展。2021年,國家教育部將能源服務工程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中。能源服務工程專業作為新興交叉學科,是以綜合能源服務為主要內容,涉及到工程投資建設、化石能源與新能源的多能源并網、能源用戶服務、能源規劃與網絡建設等內容,為能源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改革等提供專業技術人才,是工程應用型專業[1-2]。
新疆稟賦豐裕的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儲量均超過全國的1/3,太陽能和風能及水能資源儲量也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由于技術和管理及人才等條件的限制,新疆的能源和消費基本上處于粗放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能效低、能耗高等問題,且煤炭占能源消費的60%以上,新能源消費比例低。因此,新疆高校開設能源服務工程這一新專業,立足于南疆、面向全國培養能源產業和化工能源等用能產業及綜合能源服務行業所需人才,為新疆的能源相關行業實現節能降耗增效提供技術人才支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圖1 當地產業優勢與校內資源相結合
能源服務工程專業立足全疆、服務全國,能源服務工程專業以新疆能源化工支柱產業的人才迫切需求為辦學導向,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逐步將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建設成為新疆絲綢之路核心區上最具鮮明特色的能源化工人才培養主陣地,人才培養模式如圖2所示。

圖2 新疆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新疆能源產業作為新疆產業的支柱,具有發展迅速、企業規模大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全疆有幾十家大中型能源化工企業,其耗電量遠遠超過其他行業,用能成本高、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有些企業為了降低用能成本,自行發電供電。作為用能大戶,企業迫切需要節能降耗增效最佳用能方案、合同能源管理等綜合能源服務以得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能源;作為自行發電供電企業,企業需要有關能源生產和管理的創新技術和節能技術及設備等綜合能源服務。然而,相關人力資源的緊缺嚴重影響和制約新疆能源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能源服務工程專業應運而生,緊密結合企業需求,為新疆能源產業提供專業技術人才隊伍[3]。
目前,新疆大中型能源生產銷售企業布局新疆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板塊,開發和生產銷售煤炭能源、石油和天然氣及新能源。為了改善生產銷售和管理粗放化、能效低等問題,部分企業在2013年前后開始嘗試自行開發運用企業內部的規劃生產營銷自動化系統,解決生產銷售和管理的數據共享和客戶服務效率差等問題。但是,有關科學規劃和生產管理、采用節能增效措施,融合發展多種能源,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節能降耗增效用能方案和相關技術服務等的綜合能源服務還未全面開展,相關人才緊缺,需要大量專門人才的加入。因此。能源服務工程專業可針對上述問題,為新疆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培養專門人才。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要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最后能夠有效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若想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將理論層面的知識和實踐層面的知識靈活運用、融會貫通。相關的考核成績也應分為兩部分之和(專業理論成績和專業實踐成績),專業理論成績指的就是卷面成績,專業實踐成績指的是為學生開展的相關實習工作所得的實踐成績,圖3為校內相關實踐平臺的分類。基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能對本專業學生進行更合理、更專業的指導,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充分理解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習或畢業工作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專業的實用性與契合性。

圖3 校內實踐平臺
應用型人才就是把具有成熟體系的技術理論應用到實踐生產生活當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新疆高校與相關能源企業合作共同研發企業項目,鼓勵能源服務工程專業的學生積極承擔企業項目,這樣學生就可以從企業贊助中獲取相應的經費支持,解決高校企業實踐經費有限這一問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驅動行動,大學生是否真正的想要到企業實踐鍛煉,興趣十分重要。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對企業實踐鍛煉有一定的認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讓他們明白企業實踐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手段、技術路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等等;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專業課程講解自己的研究課題,講述實踐活動的樂趣,也可以向學生發問,調動其積極性和思考能力。
高校可組織開展相關的企業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相應的一線活動,提升學生對于企業實踐的興趣;此外,高??山⑵髽I實踐團體,鼓勵學生建立企業實踐社團,教師給予引導,指導學生開展企業實踐活動,鼓勵他們動手去做,開始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題中來,漸漸積累知識和經驗,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自己實施企業實踐項目,同時可設立企業實踐鍛煉獎,定期評選,讓學生的實踐活動更有動力和目標。新疆高??煞e極開展與內地高校及其重點實驗室之間的交流合作,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家重質油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等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4]。
企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當在本科階段就開始著手,現在大學科研主要集中在學術研究階段,筆者認為本科階段應當讓學生較早的接觸一些企業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青年強,則國家強”。
隨著社會的發展,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校企合作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這種關系對于高校畢業生和企業單位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及時了解企業需求,掌握企業動態。學校通過企業實時的反饋與需要,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鍛煉,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動態性”人才,從而提高高校學生就業率。同時,校企合作可避免教師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時代下傳授知識的滯后性,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前行。企業引入學校也是將企業的部分生產線引入校園內,適應“理論學習”和“實訓實踐”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解決企業場地不足的問題,也可解決學校實習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真正做到企業與學校資源共享,獲得“產學研”相結合的多贏途徑[5-6]。新疆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和較強的能源產業優勢,新疆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當地的資源優勢,發揮好新疆能源產業在國家能源產業當中的作用,既能服務當地社會又能服務國家能源戰略,表1為阿克蘇地區同新疆理工學院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主要企業用人需求。圖4為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表1 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主要企業用人需求

圖4 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新疆高校開設能源服務工程專業,同相關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培養滿足國家和企業能源發展需求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充分利用能源優勢,幫助企業采用創新技術和設備、信息技術提高能效,科學規劃生產運維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促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融合發展,進而實現新疆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