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華
當你已經擁有一批收藏,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收藏的價值呢?詹姆斯夫婦(Marie-ThérèseandAndréJammes)的做法為藏家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1961年,詹姆斯夫婦將其收藏作品委托給日內瓦書商尼可拉斯·勞許(LibrairieNicolasRauch)舉辦攝影拍賣會“攝影:自開始到20世紀初”(LaPhotographiedesoriginesaudébutduXXesiècle),這是勞許第三次親自參與策劃的拍賣會,拍賣會介紹出自安德烈·詹姆斯,拍賣圖錄條目由他的妻子瑪麗-特雷絲·詹姆斯撰寫,由于人們并不了解這批藏品的價值,拍賣會不算成功。

安德烈·詹姆斯(AndréJammes)于1927年6月14日出生在巴黎。他的父親保羅·詹姆斯(PaulJammes)于1925年創辦了自己的書店,位于圣日耳曼德佩區戈茲林街3號,這是一家學術書店,之后轉向稀有珍貴的書籍。安德烈與他的兄弟皮埃爾(Pierre)從父親手中接管了書店的經營。與父母一樣,安德烈也是一位熱情的收藏家。從1955年開始,他便以攝影師兼攝影收藏家雷蒙德·勒庫耶(RaymondLecuyer)的《攝影的歷史》(Histoiredelaphotographie)為指南,開始系統地收藏19世紀的攝影作品。勒庫耶的《攝影的歷史》中收錄了法國攝影協會及出自美法英三國不同出處的藏品。詹姆斯的藏品相當于是對該書的注解。他們的收藏側重于攝影術發明之后的100年間,作為一種新出現的藝術創作形式的作品。1961年拍賣會前后,安德烈·詹姆斯開始撰寫與攝影歷史相關的文章,闡述紙質照片與19世紀藝術家創作的繪畫具有同等價值。1967年,他將策展人兼學者波蒙·紐霍爾(BeaumontNewhall)的《攝影史》(HistoryofPhotography)第四版翻譯為法文,并加入些許法國攝影的部分。

1969年11月17日至12月28日,美國的費城藝術博物館推出名為“法國原始攝影”(FrenchPrimitivePhotography)的巡回展覽,后在北美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等地展出,觸發了這些區域對早期攝影的研究與收藏。該展覽在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Hoffman)力邀之下成行,詹姆斯夫婦為展覽提供了約240幅各具風格的攝影作品,并從法國攝影協會、喬治·伊士曼之家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借展了部分作品,展覽基本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
霍夫曼后來回憶,在波蒙特·紐霍爾的建議下,他于1968年到位于巴黎戈茲林街3號的書店拜訪安德烈·詹姆斯。當時他身兼美國《光圈》(Aperture)雜志出版商和費城藝術博物館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中心顧問的雙重身份。在他看來,那些藏品的數量與質量都是世界級的。
《光圈》雜志1970年春季刊以一本特刊的形式給予報道介紹,這本特刊更像此次展覽的展覽圖冊。除美國史學家羅伯特·索比澤克(RobertSobieszek)的評論文章與MinorWhite的介紹文章及展覽作品外,還有從80—101頁留給安德烈·詹姆斯撰寫的評論及展覽目錄說明。有趣的是,這次展覽將銀版照相劃出攝影之外,RobertSobieszek在文章中直接說,“銀版攝影并不是攝影。銀版照片是在金屬上無法復制的圖片,而攝影則利用負片-正片技術,有利于復制”。安德烈在文中詳述了展覽稱為“原始攝影”(PrimitivePhotography)的合理性。他說,波德萊爾批評攻擊的是當時唯一的專業攝影人士——銀版照相師,并非他此次展覽的攝影作品。為此他還提供了佐證——波德萊爾將著名詩歌《航行》(LeVoyage)獻給馬克西姆·杜坎普(MaximeDuCamp,法國作家,攝影師),將《夢幻之夢》(LeRêveditncurieux)獻給納達爾(Nadar),在他臨終前,還為在場的納達爾與卡嘉特(Carjat,法國漫畫家、攝影師)擺姿勢。他們把攝影術的發明歸于伊波利特·貝亞德(HippolyteBayard),稱貝亞德早在1939年6月24日就在巴黎組織過一次紙質照片展,而塔爾博特直到1840年末才公開他的創作過程。他相信,人們在觀看展覽時會發現一些未曾見過的圖片,它們會逐漸被挖掘,幫助人們重新評估攝影史。薩考夫斯基同意這個說法,他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展覽,其中不少名字都是我們之前未曾知曉的,而安德烈已經了解他們的一切。”

在1977—1978年間,芝加哥藝術學院(ArtInstituteofChicago)舉辦了“從尼埃普斯到阿特杰:攝影的第一個世紀—安德烈·詹姆斯收藏展”(NiépcetoAtget:TheFirstCenturyofPhotographyfromtheCollectionofAndréJammes)。學者艾比蓋爾·所羅門-戈多曾在20世紀80年代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但凡策劃與法國攝影相關的展覽時,就繞不過安德烈·詹姆斯。無論是從其收藏中商借作品,還是向其尋找展覽與出版的專業建議。而蘇富比拍賣官菲利浦·加納(PhilippeGarner)則稱,詹姆斯夫婦的收藏設定了機構收藏法國藝術攝影作品的內容與方向。詹姆斯夫婦的收藏之地位已獲得學術與商業的雙重認可。1984年,詹姆斯夫婦將部分收藏出售給美國的蓋蒂博物館。這筆交易由紐約收藏家兼私人藝術經紀人丹尼爾·沃爾夫牽線,據說金額高達2000萬美元。
1999年10月27日,他們決定出售另一部分收藏,因為之前蓋蒂博物館的收藏,這批作品被視為美術館收藏等級。V&A的策展人、攝影史學家馬克·哈沃斯-布斯(MarkHaworth-Booth)在《光圈》2000年春季刊中寫道,在倫敦蘇富比的主廳,擠滿了來自英國、荷蘭、德國、法國、美國的經銷商、策展人與收藏家。“我注意到,邁克爾·威爾遜收藏館館長維奧萊特·漢密爾頓(VioletHamilton)、偉大的奧古斯特·桑德(AugustSander)的孫子格德·桑德(GerdSander)、奧賽博物館攝影館館長西爾維·奧伯納斯(SylvieAubenas)、德國國家圖書館攝影館副館長,德國主要私人收藏家托馬斯·瓦爾特(ThomasWalther)、紐約早期攝影的主要經銷商小漢斯·P·克勞斯(HansP.Kraus,Jr.)等都在現場。”在此次拍賣會上,古斯塔夫·勒·格雷(GustaveLeGray)的《塞特的大浪》(GreatWave,Sète1856-1859)以507500英鎊成交,創下了拍賣會上單幅照片的新紀錄。有業內人士猜測,這幅作品有可能是1961年日內瓦那場拍賣會上目錄編號121,沒有估價的作品。這場拍賣會的成交總額長時間占據攝影拍賣史第一,拍品的售罄率(sell-throughrate)達到92.33%,在22件未成交的拍賣品中,有數件在拍賣會結束后立刻售出。馬克·哈沃斯-布斯(MarkHaworth-Booth)不無感慨地說,詹姆斯這個名字,已成為一種護身符,代表的是品質、鑒賞和研究。
詹姆斯夫婦曾與巴黎的奧塞美術館(Muséed'Orsay)協商,將19世紀攝影師夏爾·內格的作品賣給對方,但在2000年時協商破裂。根據巴黎的奧塞美術館所述,該批收藏品的價格一飛沖天,這可能與蘇富比的那場創下驚人成交紀錄的拍賣會有關。2001年3月,詹姆斯夫婦再度與拍賣行合作,兩天時間,巴黎蘇富比即創下共11814210歐元(7322970英鎊)的成交金額。主導這次拍賣的拍賣官依舊是菲利浦·加納,他提到,之所以能這么成功,都是因安德烈·詹姆斯打造出品牌的“光環”,詹姆斯這個名字像有魔力一般……
詹姆斯夫婦為打造這個品牌花費了20余年的時間。很多人可能會被這個時間嚇到望而卻步,但詹姆斯夫婦提升自己藏品價值的路徑為后人提供了藝術市場中“拉高出貨”(pumpanddump)的實務教學示范。核心當然是引起收藏界的矚目。這需要設定一個較為長期的策略,比如對自己藏品的研究,在重要的展覽中展出自己的藏品,成為美術館的贊助人,舉辦以自己藏品為主題的展覽,在藝術及主流媒體刊登對自己收藏的評論,出版以收藏品為主題的書籍等。這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豐富了人們對藏品的認知,確立藏品在學術領域及重要收藏機構的認可度與地位,價值自然也就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