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鳳
目前,臨床上根據濕疹的病程及臨床特點,將其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共3種類型。急性濕疹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瘙癢劇烈,皮損較為嚴重,還可能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一旦出現滲出,就會導致糜爛、結疤;如果放任不管,會繼續出現膿包或者膿痂,后續處理起來就會比較麻煩;如果能及時干預,在3周內做好消炎護理,就能避免反復發作或轉變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亞急性濕疹患者的皮損多以丘疹、丘皰疹、結痂、鱗屑為主,可伴有明顯的滲出液和顏色暗紅的輕度糜爛面。慢性濕疹患者的皮損多局限于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比如手或足,皮損與周圍皮膚的界限清楚,表面呈粗糙樣或苔蘚樣改變,顏色為褐紅色或褐色,可伴有丘皰疹、結痂及抓痕。需要注意,慢性濕疹若治療不當,又會導致急性發作。
鑒于導致濕疹的原因比較多樣,包括環境(化學制劑、金屬制品)、氣候(日光、寒冷、炎熱、潮濕)、全身健康狀況(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功能障礙、精神緊張、失眠、情緒改變等)和飲食的影響,治療要綜合采取多種措施。
規范用藥 在使用抗組胺藥物的同時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能夠很好地控制濕疹癥狀。要注意的是,抗組胺藥物可引起嗜睡、頭昏、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高空作業者及駕駛員應慎用。激素藥膏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能自己去藥店隨意買藥,換藥也要聽從醫生安排;而且此類藥物不適合長期涂抹,否則會引起局部色素沉著、皮膚變薄、干燥等并發癥;面部皮膚較薄者,應選擇弱效激素藥膏。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禁止通過抓、撓、洗、燙的方式來止癢,實在瘙癢難耐可以用冰水冷敷一下,還可以涂抹一些止癢膏。濕疹部位有滲出時可以稍微清洗一下,但不要大面積碰水和接觸化學藥品。平時可用保濕類霜、露、膏等,保持皮膚濕潤,可以減輕皮膚的損害。
避免誘因 確診濕疹后,首先應明確或尋找可疑誘發原因,需留意什么情況下濕疹容易發作或者容易加重,找到規律,去除誘因或者盡量控制誘因。對于因精神焦慮、熬夜導致的濕疹,患者應在生活會中要避免過度興奮、緊張,保持好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臨床上還有一種能夠引發濕疹的疾病需要注意,那就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要注意避免和積極治療傷風、扁桃腺炎、咽炎等。
著衣寬松舒適 濕疹患者的日常穿衣盡量以寬松舒適為主,減少衣服與皮膚的摩擦。可以選擇棉質材料的衣物,這種材質質地柔軟,不易引起皮膚發癢,同時棉質衣物能夠保持體溫,不易使患者因對氣溫變化敏感而發病。此外在夏季盡量穿長衣長褲,避免暴曬。
飲食清淡有營養 濕疹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營養為主,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一些清火類湯水,比如冬瓜蓮子湯,綠豆湯等。少吃辛辣刺激性、糖分含量高、組胺含量高和易致敏的食物,例如海鮮類、酒類、咖啡等。
總之,濕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進行正確治療及規范護理。患者只要盡量避免誘因,調整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及日常護理,一定能擺脫濕疹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