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艷 _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附屬實驗學校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統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主題學習;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為了落實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本文以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例,探索單元整體視角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策略。
對標語文新課標的改革理念,深入分析統編版語文教材“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編排特點,在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時,要站在單元整體的視角,既要關注不同年段的縱向聯系,又要關注單元內部的橫向聯系,聯結課堂內外,聯結生活,利用學科知識進行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問題的解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
對標教材內容,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革命歲月”,教材中編排了《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我的戰友邱少云》五篇課文,其整體的價值導向鮮明,旨在引導學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因此,在這一單元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上,要體現單元價值導向、育人導向,凸顯主題,并圍繞學習主題將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學習方法、學習資源等進行統整,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合作探究,真正學起來、研起來、做起來,實現多學科的融合及多層次目標的綜合發展。因此,將本單元跨學科學習的主題設計為“重溫革命歲月,厚植愛國情懷”,并以“主題展覽”為學習情境,進行學習任務驅動。
學習情境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景,可以是具體情境,也可以是模擬情境。在學習情境設計上要真實,要貼近生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樂于解決實際問題。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讓我們一起向為黨的事業犧牲的革命先烈致敬。我們要開展一次“重溫革命歲月,厚植愛國情懷”主題展覽,表達我們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愛。你既是主題展覽的設計者,也是主題展覽的講解員,屆時我們會邀請3-5年級的同學到這里參觀,希望大家積極參加。
該學習情境的設計有多方面考慮,核心是突出與真實生活情景的貼合性。具體而言,一是緊緊圍繞單元“人文主題”,凸顯主題引領;二是對接生活,確立“角色意識”,明確活動的意義,激發參與熱情;三是體現實踐性,學生通過設計、實施、講解,在多學科實踐中體現了綜合素養;四是體現學習成果的產出,“給3-5年級同學講解”,學生在體驗中有學習成就感,讓學習更富有意義。
學習任務本質是在學習中做事,學習任務設計要結合單元學習目標,整合單元學習內容和方法,體現任務的驅動力和發展力。例如,在本單元任務設計中,要求學生自讀本單元的五篇課文,按時間順序梳理相關的歷史事件,畫出歷史事件時間軸,并在對應時間點上標出歷史事件。該任務設計遵循教材編排的特點,引導學生從不同革命斗爭階段感受革命者精神。而編者編排的五篇課文,從長征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抗美援朝戰爭,其時間連續,歷史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凸顯。
此外,教師還專門設計了主題展覽的任務,要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研究小組,完成主題展覽項目研究書,開展小組任務實踐。該任務設計更突顯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讓學習的外延無限擴大。任務設計體現語文與歷史、美術、信息科技等學科的融合,增強不同學科間的聯系,超越學科本位,讓學習更綜合化。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小組進行主題展覽講解的任務,旨在讓學生在實踐中學交往、學溝通、學交際,優化自身的言語表達,突出成果外化,突出素養顯現。
總之,上述任務設計體現了自我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言語經驗、做事經驗和合作經驗,實現學科素養在真實情景體驗中逐步落地,課程協同育人功能在豐富實踐中有序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