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穩 _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附屬實驗學校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指出,要“統籌各門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安排”。新課程改革更加重視學科實踐與綜合學習,更加強調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更加注重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如何科學設計學科實踐活動?如何提升學科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本文以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為例探討學科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策略。
從學生生活情境入手,跨學科統整,系統設計實踐活動。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運動系統的探索欲望,我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整合生物與體育學科,設計了系列實踐活動“編寫運動防護指南”。該實踐活動將學生的“五彩大課間”和日常的體育項目相結合進行任務設計:任務一是采訪教師或醫護人員,記錄不同運動項目的防護措施;任務二是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該防護措施如何起到防護功能;任務三是通過查閱資料,分析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重要性;任務四是編寫運動防護指南。通過該實踐活動的實施,原本枯燥的結構學習變得生動而有意義。
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巧用教學支架,設計適切的活動任務。為了更好地落實“鳥類有哪些特征適于飛行”這一重點知識,在八年級學習鳥類這一內容時,我們設計了學科實踐活動“制作人工鳥”。該實踐活動包括:起草人工鳥模型,羅列出鳥類適于飛行的特征;尋找制作材料,通過分析鳥類的結構特點,尋找能夠代替的材料進行組裝;制作出一只能夠飛行的鳥類模型,讓學生結合物理學科知識設計動力設備,真正使鳥類模型能夠飛行。整個活動圍繞“結構與功能觀”,但因為過于復雜,難度系數較高,最終沒有一個學生成功完成??梢姡顒尤蝿盏脑O置應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設置易于操作的任務進行支撐。
依據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細化評價量規,通過量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管理。通常,我們會在學科活動開始前先向學生亮出評價標準,使其明確努力的方向。例如,“呼吸系統模型制作評價表”在完整度、功能性、美觀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我們通過搭建多方式、多維度的展示平臺,鞏固學習成果,進一步提升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例如,“細菌真菌”系列實踐活動中,年級開展美食的云推廣和品鑒會。云推廣環節,學生化身“大廚”,將自己制作美食的過程和蘊含的生物學知識錄制成vlog;品鑒會環節,教師們化身“食客”,品嘗學生們的作品并給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