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淳藝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快,能夠精準對接老年人護理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養老輔具(輔助器具)逐漸“走紅”。但與此同時,養老輔具質量不佳、溢價高、功能弱等負面聲音層出不窮。此次,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移位機、爬樓機、翻身器等9 種熱門養老輔具,隨機抽取了50款產品進行測評。結果顯示,養老輔具真正“適老”仍任重而道遠。有些產品的實用性較差,容易導致老年消費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生理不適感;有些產品存在操作界面設計復雜、使用不舒適、占用家居空間、適用條件苛刻等問題,嚴重影響消費體驗;還有些產品在使用說明中未注明或強調使用禁忌及適用人群的身體情況等。如果消費者不慎操作錯誤,很容易造成老年人身體的二次損傷。
養老輔具,初衷就是為養老服務提供輔助,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而某些養老輔具不“適老”,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直接影響廣大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從行業發展來看,我國的養老輔具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老年人由于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對養老輔具的需求差異性很大,企業亟待進一步細化產品種類,針對不同老年人設計適合他們的產品。
其次,相關標準缺失成為制約養老輔具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場上只有一些較為成熟的養老輔具制定了產品標準,大多數養老輔具產品標準仍是空白。標準的缺失,直接導致監管的缺位,難以有效規范養老輔具的生產,容易讓一些企業從中“鉆空子”,造成產品低質高價。
另外,一些企業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忽視老年群體的實際情況。比如,有些養老輔具為了提高價格,會添加一些老年人用不到的“花哨”功能,如影音娛樂、藍牙功能等。而且這類功能按鈕還會出現在主操控區,復雜的界面設計不僅影響產品的正常操作,還會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隱患。
解決養老輔具不“適老”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企業和消費者共同發力。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養老輔具標準,規范企業生產行為,保障產品的安全性、實用性。企業應找到正確的“賽道”,不能一味堆砌各種華而不實的功能,而應真正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加快養老輔具的精細化創新,使產品符合老年人認知和操作能力。消費者則要改變價格越貴越好、功能越多越好的消費觀念,根據家中老人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選擇,理性消費。